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状况及临床特点调查

2012-06-07 07:28魏立民马军任路平刘娜王子婧
河北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暴发性酮症酸中毒

魏立民 马军 任路平 刘娜 王子婧

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F1D)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 et al.等报道的1型糖尿病的新的亚型,F1D是由于迅速以及完全的β细胞损害导致的结果[1,2]。1型糖尿病可分为自身免疫性(1A)和特发性(1B)两种类型,美国糖尿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将F1D归于1B型糖尿病。在日本1型糖尿病患者中F1D发病率大约占20%[2]。F1D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并伴有多种酶学改变,患者存在较高生命危险。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至2011年收治的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1型糖尿病患者,对比F1D患者与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旨在进一步认识F1D,并对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连续入选2004年3月至2011年4月以糖尿病酮症在我院住院的1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经典1型糖尿病(T1DM)组及暴发性1型糖尿病(F1D)组。T1DM组共95例,年龄8~51岁,平均年龄(20.9 ±8.1)岁,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F1D组共5例,年龄28~53岁,平均(37.4 ±11.7)岁,F1D 依据 Imagawa等[2]诊断标准:(1)1型糖尿病发病病程在7 d以内,伴酮症或酮症酸中毒;(2)随机血糖≥1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3)空腹C肽 <0.3 μg/L,糖负荷后2 h C 肽 <0.5 μg/L。2 组均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严重肝脏疾病及肾脏疾病。

1.2 临床指标检测 患者入院后检测随机血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层析法)。酮症纠正且病情稳定后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检测胰岛素(放免法)及C肽(化学发光法)。其他生化指标检测包括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肌酐(Cr)、尿素氮(BUN)、电解质、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血脂、白蛋白、血气分析以及血常规、尿常规。以上检测均在我院检验科及内分泌实验室完成。

1.3 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及抢救规范进行,酸中毒纠正后均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胰岛素泵或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所有经治患者均好转出院。

2 结果

2.1 F1D发病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3月至2011年4月我院共收治100例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其中5例符合F1D诊断,F1D占1型糖尿病酮症患者5%。

2.2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F1D组发病年龄明显高于T1DM组[(32.14 ±8.07)岁 vs(20.98 ±10.62)岁,(P <0.01)];病程明显短于 T1DM 组[(3.26 ±2.81)d vs(33.26 ±18.33)d,(P<0.01)];F1D组5例患者均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等,或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较T1DM组患者发生率明显增高(χ2检验,P <0.01)。

2.3 实验室检验比较 5例F1D与T1DM组比较实验室检查主要结果见表1。其中F1D组5例患者血糖、AST、ALT、CK及WBC值均高于T1DM组;Na+及pH值均低于T1DM组。5例F1D组患者仅有1例GADA+,而T1DM组阳性率63.12%。

3 讨论

本调查连续入选100例伴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结果共发现5例符合F1D诊断标准,F1D患病率为5%。中国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调查发现F1D占该院8年间连续住院糖尿病患者的0.1%,占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9.1%,在大于18岁的患者中的患病率为14%[2]。目前我国尚缺乏全国性的全面的调查结果。

表1 5例F1D患者与T1DM组实验室检验结果比较

F1D的临床特点包括病程短、发病急、胰岛功能极差(C肽水平极低)、血糖极高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较低。是一种重症的1型糖尿病,具有相当高的危险性。本研究中F1D患者均符合上述特点。此外,本研究中F1D患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T1DM组,与此前的调查结果相近[2]。在其他的生化指标检测中本研究还发现,F1D患者血糖、AST、ALT、CK及 WBC值均高于T1DM组;Na+及pH值均低于T1DM组。这些结果提示F1D患者可能存在多脏器的功能异常以及电解质紊乱,这可能导致患者处于较危险的状况。

1型糖尿病分为自身免疫性和特发性两种。一些特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病程相对较短,这部分患者就是F1D[1,3]。目前F1D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不同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型可能与F1D的易感性有关,比如HLA-A24与胰岛β细胞破坏有关,而拥有DBB1*0405-DQB1*0401型的个体更容易患F1D,而其他一些HLA型可能与F1D无关[4]。另一个可能导致F1D的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由调查显示26.9%的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前有过流感症状,而F1D患者为71.7%[5],但目前具体的病毒类型以及导致F1D发生的确切机制尚存在很大争议。

糖化血红蛋白一直是评估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病情的金标准,但F1D患者由于发病急骤,糖化血红蛋白在发病初期并不增高,在对F1D病情评估方面存在不足。果糖胺是反映更短时间内血糖水平的指标,有学者认为果糖胺水平的变化更能真实的反映F1D的病情[6],也有学者提出果糖胺/HbA1c比值的增高是F1D特征性的变化,其结果可以预测患者病情的凶险程度[7]。

F1D患者会出现更加严重的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生化指标的紊乱,发病急骤,预后差,目前对此病的认识尚不完善,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临床医生需要特别的甄别此病,积极全面的治疗,以防出现严重后果。

1 Imagawa A,Hanafusa T,Miyagawa J,et al.A novel subtype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characterized by a rapid onset and an absence of diabetesrelated antibodies.N Endl J Med,2000,342:301-307.

2 郑超,林健,杨琳,等.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患病状况及其特征.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188-191.

3 Imagawa A,Hanafusa T,Miyagawa J,et al.A proposal of three distinct subtypes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based on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evidence.Ann Med,2000,32:539-543.

4 Kawabata Y,Ikegami H,Awata T,et al.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of HLA with three subtypes of type 1 diabetes:fulminant slowly progressive and acute-onset.Diabetologia,2009,52:2513-2521.

5 Kawasaki E,Matsuura N,Eguchi K.Type 1 diabetes in Japan.Diabetologia,2005,49:828-836.

6 Masafumi K,Jun M,Hiroshi S,et al.Correlation of glycated albumin but not hemoglobin A1c with endogenous insulin secretion in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J Diabetes Investigation,2010,31:279-282.

7 Tominaga M,Makino H,Yoshino G,et al.Japanese 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 for JDS Lot 2 haemoglobin A1c.Comparison of Japan Diabetes Society-assigned values to those obtained by the Japanese and USA domestic standardization programmes and by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reference laboratories.Ann Clin Biochem,2005,42:41-46.

猜你喜欢
暴发性酮症酸中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警惕暴发性心肌炎
山西省暴发性害虫中后期趋势预测
暴发性臭氧中毒29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
一起暴发性牛焦虫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