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芸
如果说五四时期召唤的是摆脱“旧文化”与“旧家庭”的个体主义革命,今天的中国,个体化的进程多了全球化与信息化的特质,却是一场未完成的关系革命。
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发表于1948年的经典之作《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认为,在中国人个人成长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祖先崇拜和家族组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体制承担的诸多社会保障功能转移到家庭,强化着家庭作为经济联合体的功能。比如,不分房子了,不代表人们的价值观变革到愿意租房生活了,而是转嫁给了父辈。这不仅可能透支上一辈的养老钱,也可能让年轻人个人生活逻辑无法舒展。但这一问题困扰几代人而无解,罕见年轻人或他们的父辈能够真正跳出“家=房子”的价值设计。
再比如性别关系的革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取消了,三从四德是过时了,但在消费主义的侵蚀下,女性在性别关系中的地位从过去的人身依附到现在的经济依附或精神依附,依然处于“被统治”、“被宠物”的物化位置。
当欧洲社会在讨论“后家庭时代”的家庭,讨论阶段式婚姻,讨论从“需求共同体”到“选择性亲密关系”的两性关系;中国人在讨论宝马上哭泣还是单车上欢笑,讨论丈母娘与房子的关系。诸如此类价值观上的不对称,不仅仅是发达国家与转型中国家的差异,更为深刻的,恐怕仍然有着强大的文化基因———价值观的变革远未来临。
从中国个体化进程可以看到,个体与家庭及两性关系依然紧张而混沌。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虽然经历了去体制化过程,虽然大锅饭不再,就业分配不再,但个体仍紧紧依附于组织和单位,这从大学生的考公务员热可见一斑。
由于公共生活的单一,个体所能归属的小共同体资源极为有限,这也导致了各种圈子推崇个人对“组织”的皈依与崇拜,并不鼓励人格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和意见表态,“圈子文化”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呈现。“圈子文化”的极致则是各种利益共同体的站队、意识形态化的左右对立,殊不知,所谓左右,可以有“政右经左”、“政左经右”、“文化上的保守主义”等等交叉和精致的细分,以左右作为切割显得粗暴而蒙蔽是非,只为立场和圈子而急于“卡位”。
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家庭到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国家,中国社会可能正在孕育着新的个体主义和关系革命。这需要重新认识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独自设计个体生命的逻辑,重新建构你的社会关系,而价值观的破茧革新只是开始。▲(作者是广东知名媒体人)
环球时报201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