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多元化的影响因素探析

2012-06-04 01:30张晓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多元化影响因素

张晓蕊

摘要:网络舆论呈现出的多元化特征,一方面源于微观环境的影响:传播者的多元、网络传播技术以及网民自身因素;另一方面又深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凸显众多社会问题、新闻体制改革,使媒体间竞争日益激烈和政府对信息管制出现松动以及网络舆论报道的媒体环境改善。

关键词:网络舆论;多元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network show the diversity of public opinio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ne h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from microcosmic: communicators, network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nd multiple users its own factors; On the other hand, by the macro environment influence: Chinese society is in transition, highlights the many social problems, the press system reform,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media and the government in control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appear loose the media environment to improve public opinion reports.

Keyword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Diversity; Influence factors

一、宏观环境的影响

(一)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凸显众多社会问题

中国社会转型是指1978年后,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发生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迁,也就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社会转型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剧烈变化,深刻影响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整个控制机制,出现了严重的失序现象。1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诸多社会问题也暴露出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展江教授认为:“在工业化、城市化成就后面,也积淀了工业国家在转型时期遇到的普遍问题,主要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政治和经济腐败蔓延,以及当代世界普遍的社会偏离(卖淫、赌博、吸毒、不当行为、犯罪、放荡、流浪、自甘潦倒、性倒错等),以及一些中国特有的问题,诸如极左意识形态的终结与真空、人口饱和、地区发展失衡、民族问题、作为社会稳定因素的道德力量的缺失、作为后发国家有一次受到了信息社会的挑战等等”。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关系复杂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公民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人这样看,有人那样看;有人认为正确,有人认为错误。这种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必将在新闻报道中有所体现。

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尤其是城乡贫富差距增大,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的迸发,与之相关,各种犯罪现象层出不穷。事关社会制度各方面的诸多深层次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已经日益暴露出来,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社会问题也在进一步加剧。网络舆论监督报道对公共权力的关注、对民生问题的关切,正是转型期社会问题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

(二)新闻体制改革,使媒体间竞争日益激烈

1978年,《人民日报》等7家新闻单位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拉开了新时期中国新闻改革的序幕。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现在的传媒业实现了市场化转型,新闻传播的理念、观念及其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突出表现在,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已经由原来体制下的受众,演化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消费者。由此,新闻产品的“商品性”日益显现,“争夺眼球”成了众多传媒市场竞争的主战场。市场化转型给新闻传媒业带来的另一个大变化是,其产业的经营方式也改变了,由过去国家“保养”,变成自己到市场上谋生路,去打拼。

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传媒业惊人的增长为世人所公认。至2007年底,中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26家,其中日报共955家,日报的印数为9870万份,发行总量全球第一;3共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87座,开办节目3760套,全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5.4%和96.6%,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计划;4网络的发展速度更为惊人,1987年9月20日,中国向世界发出第一封E-mail,1995年5月,中国成立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1998年底,正式统计的中国网民数量为210万,到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网站数量191.9万,注册CN域名达到1190万。5伴随着媒体数量的迅速增长,媒体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发行大战、收视率大战开展的如火如荼,新闻产品的质量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网络媒体凭借着迅速及时的特性向传统媒体展开竞争,与此同时,网络媒体间的竞争也在展开,为了吸引网民,新闻网站推出24小时滚动新闻、Flash新闻、新闻专题、开设新闻论坛等,同样为了吸引网民,部分网站也会降低品味,一味地迎合网民的心理需要,新闻报道呈现出媚俗化的倾向。

二、微观环境的影响

(一)网络新闻传播者的多元

在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的传播主体都是高度组织化的新闻机构,存在着相对单一化的倾向,这就使新闻传播的信息来源显得相对单一。然而,由于互联网在总体上是一种网状型的信息传播结构,任何一个节点都能够以非线性的方式进入网络,使网络空间的信息流通渠道全面开放。

网络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个人获取、发出信息的自由行和交流的互动性。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时代宣告结束了。7作为新的大众传媒,因特网提供了全所未有的言论多样化的舞台,以及信息自由流通的机会。8因此,少数人垄断信息、控制信息的局面被打破,信息共享成为可能。每个人既可以是网络上的传播者,又可以是网络的受传者。正因为如此,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已从传统媒体的单一化变成多元化。传统媒体网站、商业网站、个人网站或主页、博客日志等共同构成了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作为网络新闻价值的主体,网络新闻传播者的利益需求是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根本出发点,多元的传播者必然带来新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同时也使得网络新闻价值取向呈现出个性化的一面。

1、传统媒体网站

为了追赶传播领域飞速发展的步伐,传统媒体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开设“网络版”、“电子版”,驶入网络传播的快速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逐渐改进成更具网络传播业运作特征的独立网站。传统媒体拥有众多的专业新闻人才,庞大的信息资源和相当的经济实力,此外,传统媒体的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是其网站的重要品牌资产。近年来,传统媒体网站已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主力军。

2、商业网站

商业网站在运作过程中,为了吸引人们的目光,也将提供新闻服务作为业务范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网站纷纷涉足新闻发布,有的网站甚至开辟“新闻中心”或 “新闻频道”,将新闻发布作为自己的主打项目。由于有关政策规定商业网站不具有新闻采访权,集纳新闻成为其报道新闻的主要方式——通过与传统媒体签订有关协议,整合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内容。商业网站凭借高度的新闻敏感,开阔的新闻视野和强大的新闻整合能力,成为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个人网站或主页

互联网的独特魅力在于他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在人人都能成为网络传播着这一理想的鼓舞下,一些个人纷纷开设个人网站。个人网站是指使用自己独立域名,通过购买或租用服务器,以个人名义建立的网站。

(二)网民因素的影响

1、网民心理的变化

网络超强的信息复制能力,使得信息超载现象产生。网民每天面对着数以万计的信息,变得无所适从,心情压抑、困惑不安,产生焦虑心理。这种焦虑是一种认知失衡的表现。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认知失调理论,“作为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减少不协调以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网民往往会采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信息进行选择性过滤,那些和网民以往认知相一致的信息更容易冲破网民的过滤网。网络新闻加强贴近性的价值取向,使新闻信息与网民的以往认知相一致,绕过网民的心理防御,以便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网络新闻传播不仅为传播者提供了跨越时空的便利,同时也为网民获取新闻提供了超越时空限制的便利。网民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浏览习惯、时间、需求等条件对新闻信息进行自我选择,对接受新闻的全过程实施自我调配。这样的信息获取方式充满了随意性,一方面网民不会关注页面上的每一条新闻的全部,很多只是先看看标题,若有兴趣再往下看,新闻标题的重要性在此刻尽显无疑。

最后,时代的快速变迁使网民也萌发了对深刻信息的需求。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迫切需要信息来消除社会认知的不确定性,以便自己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网络新闻过分追求时效,导致信息碎片化、表面信息泛滥等问题,对深度信息的渴望成为网民上网的重要原因。切中网民信息需求,加强深度报道成为新闻网站获取网民关注,打造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2、 网民网络参政意识的增强

文化大革命终结了中国人对政治领导人的个人崇拜,同时也终结了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使得当前的普通中国人有着浓厚的非政治化倾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政治的冷漠加重了,变得现实起来。1998年的一项关于中国对人权的看法的调查显示,中国的沉默的大多数并没有足够的意愿推动民主变革,也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主要来自他们对发展经济、建设强大的中国的目标的支持。12

但是中国人更热衷于在互联网上谈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问题,原因是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自由度高,他们可以对于这些问题畅所欲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的《2003年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调查报告.数据验证了这一现象:71.8%的网民和69.1%的非网民都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观点”;60.8%的网民和61.5%的非网民都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评论政府的工作”;79.2%的網民和77.4%的非网民都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加了解政治”,72.3%的网民和73.3%的非网民都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政府官员可以更多了解群众的看法”13 可见中国人对网络在政治方面的期望值是很高的。

社科院《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调查报告》进一步显示,普通人对网络所能起到的政治作用大多持肯定的态度。在问到的5个方面,人们最多认同的是上网促进人们更加了解政治和政府官员更多地了解群众看法,这反映出网络上政治信息的内容丰富和传播迅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政治的有效渠道;同时网民在网络上发表的看法也更容易获得政府方面的关注和了解,网民在中国已经成为政府和民众直接沟通的桥梁。由此,也有超过半数的人们认为通过上网,政府可以更好地服务人民,人们也有更多机会评论政府工作。

14

参考文献:

1.宫志刚:《中国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2.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世界报业协会:《全球报业发展趋势》(2006),《参考消息》2007年6月6日。

4.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数据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多元化影响因素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