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田地质实习的实践与探索

2012-06-03 10:05:14王金友张立强张世奇刘太勋
中国地质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油田基地内容

王金友,张立强,张世奇,刘太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主要面向油田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能从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科技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油田地质实习是基于多学科的综合生产实习,通过实习可使该专业学生系统接触到上述领域大多技术环节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因此,油田地质实习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增大,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实习人数增加、实习经费不足等形势下,如何加强油田地质实践教学、稳步提高实习效果成为每位指导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该实践教学环节中,探索出了一套方法,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一、建立完善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体系

油田地质实习由于在现场,涉及单位较多,且学生人数多,部分岗位危险性较大,若没有完善的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实习极有可能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实习效果和学校在企业中的形象,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1]。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成立实习领导小组,由实习队长、团委书记及辅导员组成。小组实行队长负责制,每位成员分工明确。队长除了要联系实习基地、安排实习内容外,还要和实习基地共同担负起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团委书记及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保障正常的实习秩序。由实习基地技术人员和带队教师成立实习指导小组,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遇到分组到各岗位轮流实习时,对学生与实习任务的分配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及时解决实习中发生的各类问题。

2.强调安全教育与组织纪律,注重日常考核

通过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不仅让学生明确实习目标,端正实习态度,更要强调实习的安全问题和组织纪律要求。每到一个实习基地,技术人员与指导老师还要根据各岗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教育内容。实习过程中要爱学生、关心学生,对自己、对学生都要有严肃的纪律要求,如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工作制度、安全制度和有关生产管理的规定,注意爱护各种仪器设备。加强班委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到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完善实习日常考核,不仅要进行纪律考核、表现考核,每次实习结束还进行提问和笔记抽查,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实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对学生的顶替、作假等行为绝不纵容姑息。

二、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1.多渠道交流与学习,提高带队老师的指导水平

教师由于本身工作在学校,和现场接触少,对一些更新的仪器设备、工艺和技术了解比较欠缺。而且不同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不同,参与合作的实习单位也不同,对油田地质实习内容的熟悉程度也有侧重。为缩小校企之间的差距,促进校内指导老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期整体上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校组织了多渠道的交流与学习。一是青年教师培养。近年来伴随学生数量增加,很多青年教师走上实习指导岗位,为尽快提高实习指导水平、弥补实习经验的不足,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短期培训或生产锻炼;二是和其他院校交流实习经验。既向本校老师借鉴好的实习经验,也要和有长期油田地质(生产)实习经验的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同类院校,以开展学术交流与教学研讨等形式汲取兄弟院校的优点;三是聘请油田职工培训老师或技术专家来校讲课,随时了解油田当前引用的新设备、新技术或新方法。四是在实习教学期间,每位指导老师自觉做到及时回顾与反思,记下学生在实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这对今后实习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习执教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2.调整实习指导队伍结构

现阶段的油田地质实习常采用油田技术人员讲解为主、校内教师答疑为辅的形式,实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操纵在各基地的有关技术人员手中。实际上,实习基地参与指导的技术人员较少,而且每年都可能变化,难以保障指导队伍的稳定。同时,技术员不了解学生具备的知识结构,对实习教学大纲也不熟悉,讲解内容随意,且教学方法与技巧比较欠缺,不利于今后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为改善这种状况,可通过院际、校企、校际等多渠道的交流与学习,不断积累校内指导老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知识水平,逐步实现实习指导队伍以现场技术人员为主向“双师型”过渡,即以现场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共同讲解为主。这种结构调整不仅提升了校内教师的执教水平,储备了充足的后备师资力量,有效地防止了师资力量与扩招而造成的学生数量增长的不协调而导致实习质量的下降。而且也减少了聘请油田技术员的讲课费用,降低了实习教学经费。

三、完善实习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点

1.依据专业特点,充实实习内容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以往油田地质实习偏重于钻井工程与采油工程,实习内容较单一、系统性不强,难以满足油田对该专业的需求,因此,油田地质实习要采用学科交叉、协同互补的方式进行。实习应遵循以开发地质为主、兼顾勘探的原则,内容定位为三大部分,其一为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资料录取与解释,即如何获取地下地质信息、获取哪些地质信息;其二为对已发现油气藏从评价到开发各个阶段的综合地质研究,即研究不同阶段、不同油气田工程所涉及的地质问题;最后为采油流程及钻采工艺的认识。因此,地质实习要涵盖油田概况、钻井工程、地质录井、测井解释、储层实验测试、动静态开发地质研究、采油工艺等各项技术环节。通过对实习内容的补充与完善,不仅克服了以往知识负载量较少的缺点,还可以把各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优化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效果[2]。按照上述实习内容的设计与经费预算,重新对我校的实习基地进行了优化组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油田地质实习基地分布见表1。调整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在实习内容相同或相似情况下,校内实习基地优先考虑;实习场所相对安全、安静,最好能操作演示;实习基地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远,交通方便;各实习基地的内容衔接比较紧密。

比如将地学实验室的参观由以往在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改放到我校进行。我校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拥有“油藏地质实验室”、“储层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扫描电子显微镜、多功能显微镜、图像分析仪、油气生成模拟、油气成藏机理模拟、构造物理模拟等实验室或设备[3]。又如高危行业的石油钻井,因安全生产的要求和实际环境条件的限制,往常现场实习学生只能以参观形式学习,不能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次选择与胜利油田技能人才训练基地合作,利用该基地的钻井设备对学生进行钻井、录井方面的实践环节的教学,既可以清楚地聆听培训技术员的详细讲解,也可到平台进行参观与操作演示,在实物操作中还降低了许多安全隐患。此外也开辟了一些新的实习基地。如到地质科学院岩心库进行岩心整理与描述。这项实习内容不仅是录井行业从事的常见工作,也是油气田动静态地质研究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基础内容,对今后从事录井或地质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表1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田地质实习基地及教学内容

四、改进教学方法及指导方式,提升实习效果

1.整体把握,做好总结

由于实习基地多,时间紧,任务重。实习结束后学生只能记住少数典型的实习内容,其余基本上忘记了。为加深印象,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利用电教片大致向学生介绍胜利油区的基本情况。接着以勘探到开发为主线,将各实习基地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此使学生们对油田地质实习有一个整体认识,不至于实习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及系统性。实践证明,这对以后十几天的实习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为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到一个实习基地,都要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们思考,鼓励学生与油田技术专家交流,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不足。收队前随机提问,要求每位学生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所得。

2.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

油田地质实习中,多数学生比较关心毕业后可能去的油田单位的基本情况。为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地质的热情,邀请实习基地我校优秀校友,以亲身工作经历,介绍地质知识在不同领域内的重要作用、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所在单位用人机制以及为人处世的社会经验等。通过多次言传身教,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领域的生产、科研的操作流程,加深了对各油田单位的印象,也懂得了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尽快融入工作环境,从而为今后理论学习及毕业去向提供指导。

3.适时采用不同方式指导

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实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华八井,熟悉钻井、固井、录井、测井、测试、采油、压裂等仪器设备,听取固井液配制、采油新工艺、测井新技术、压裂技术及流程等介绍;动手操作综合录井仪,亲身参与岩心整理与描述,利用开发动态参数编制曲线,解析开发区块油藏静态分析图件等。对于钻井、测井、固井及采油工程以认识实习为主,采取集中参观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大致了解这些油田工程的设备及技术流程;对于动静态开发地质方面的实习,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与胜利油田地质情况相似的东辛与胜利两个采油厂地质所,邀请所长或首席专家介绍本厂的地质简况、勘探开发历程、面临的困难以及各研究科室的职能,然后将学生分到各研究科室进行参观与深入交流。最后集中起来对该厂某开发区块地质图件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与认识。这样既有效缓解了实习对各单位带来的负担和不便,学生又能切实学到更多的现场知识。

[1]刘吉余,朱焕来,施尚明,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田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石油教育,2007,(3):74-77.

[2]张立强,蒋有录.校外油田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3):124-126.

[3]张立强.关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8,(20):193-195.

猜你喜欢
油田基地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10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我的基地我的连
掘金油田环保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06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在低渗、低压油田实施油田整体压裂的探讨
探秘心战基地(下)
探秘心战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