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林建生(1965- ),男,江苏张家港人,中共张家港市委党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摘要:在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村级经济如何发展面临困惑。目前通过土地的非农化使用而发展村级经济已经终结,应引导村级集体资本介入到城市经济中来,通过创建新的投资平台,把村集体货币化的资本转化为房产等有形资产,以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村级经济;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5-0046-03
村级经济是张家港市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村级经济总量占到各发展板块的一半以上。在乡镇企业大发展阶段,村级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占绝对优势,并涌现出江苏永钢、梁丰集团等规模型企业。30多年来,每一次经济危机和体制改革,都给村级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今天,在急剧变化的张家港农村中,村级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困境,也孕育着新的发展希望,如何提高村级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是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
一、改革和发展中看村级经济发展
我们所谓的村级经济应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是指在村级区域范围内,所有从事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户和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总量和效益。狭义上看,村级组织从村区域内农户和企业中所收取的各类租金,这些租金是村投入的各类资源的补偿,由于这些租金是村的纯收入,我们就习惯性称之为村可支配收入,这部分收入属集体经济。这两种经济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村资源投入越多,如标准型厂房越多,吸引企业进驻越多,村广义的经济总量和效益就越大,那么,村可支配收入就越多,也就越能增加投入,村级经济就能进入良性循环发展。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村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村级经济发展有了很多变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村级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惑,面临转型问题。
村级经济是沿着体制改革和产业进步两条线不断演进的。从体制改革的路径看,从家庭经营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耕种制度的变革解放了农民,使他们有了从事农村工业的条件,通过农村资源(土地、劳动力等)非农业使用,涌现出一大批乡村企业,这就是所谓的“村村冒烟”。随着市场化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工业企业改制,村级集体经济基本上退出经营环节,村集体经济以出租土地、标准型厂房和变压器(形成电差收入)为主,此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村集体经济还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即驻区域内的企业上缴的管理费。从产业发展过程看,村级经济从农业起步到工业发展,占主导地位的是技术含量要求比较低的轻纺、机械等产业。目前一些村开始通过建市场、搞房地产等手段开始进行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村级集体经济的演变过程看,市场化的改革和产业不断高级化的发展构成了村级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市场化改革以后,村集体经济主要依靠租金的收入,这可以确保集体经济不波动或少波动,减少经营风险和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从产业发展看,村级经济中的集体经济从直接经营产品到经营资源的转变催生出第三产业发展,为村级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服务,并不断把服务延伸到村以外,推动了村级经济的扩张。现在,跨区域发展已经成为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从这两大趋势看,我们可以得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结论:第一,为规避风险,村集体经济以收租为主要的形式,而实现收租就必须使村集体掌握一定数量可出租的资源。第二,收取租金过程实际上是服务的过程,即第三产业应该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域。
目前,随着城乡一体化改革快速推进,建立在土地非农化使用基础上的村集体经济出现了新的问题。首先,村级经济发展的可供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影响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村领导普遍反映,土地的紧缺是村级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用地和征地被国家垄断,严格审批,原来比较宽松的农村集体土地政策已经不复存在,农民缺乏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自由。过去所谓村级经济比较好的村,很多是违法违规用地比较严重的村。而在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目前镇区和市政府再也不会听任村级组织逾越土地红线。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推进,村现有的标准型厂房里的企业要么迁移,要么被拆迁。在新形势下,村现有的依靠出租资源发展经济的做法已日渐式微。其次,面临宏观调控,村级区域内的企业要比开发区内的企业缺乏足够的承受力。例如,承租标准型厂房的小企业缺乏担保物而无法获得或低成本获得银行信贷。企业经营困难,标准型厂房出租市场也随之低迷。由此可见,摆脱依赖土地和其它资源而发展经济,形成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村级经济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村级经济发展的三种类型和产业选择
当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裹挟村级经济发展时,我们可以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把村级经济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完全城市化的村庄,以张家港市杨舍镇城西村为代表。这些村庄已经没有耕种的土地,或者虽有小部分土地但村组织已经没有了对土地使用的支配权(包括离岛上岸的双山4个村)。由于坐落在城区或镇区,其经济已经彻底和城市经济融为一体了。这些村要么把原来的工业企业外迁到各开发区,要么关闭原来的工业企业,通过开发房产,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我们发现,城市的房产对村级经济影响深远。在城区和镇区的一些村,其缺乏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造成集体经济薄弱,但是村民(应该说是市民)家家都有可出租的房产,形成收益可观的房东经济。
张家港市的金港、锦丰、凤凰、乐余等地,新一轮新城区建设正在掀起。在金港镇,沿张扬路的一些村,如封庄、山北、柏林等村必将全部或大部分拆迁。其土地上将建成住宅小区、商业区、街道和其他公共设施,原来的村工业小区大部分被拆除,工厂外迁或歇业。这些将强制性地改变村级经济的发展态势,使城市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酒店、写字楼等生活型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村级经济的主攻方向。我们调研中发现,这些村对家门口的新城区建设所形成的巨大的商业空间跃跃欲试,希望积极分享建成以后的新城区运行中的商业机会。
第二种类型是半城市化村庄。可以以张家港市杨舍镇城南村为代表。和第一类型的村庄不同,这些村庄有土地也有标准型厂房,但是部分组被拆迁和建设成为城区(镇区)的一部分。由于还有土地空间的腾挪,这些村集体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他们或是通过改建标准型厂房,向空间发展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或是通过临近城镇区域的优势,发展堆场、仓库等物流基础性设施建设以供出租。尽管第二种类型并不是处在城镇建成区的区域,但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从事的第三产业要比完全城市化的村庄层次低一些,但是有发展的后劲,因而有进行转型升级的冲动和要求。
第三种类型是坐落在远离城镇区域的村庄。这些村庄有一些标准型厂房,或者有标准型厂房建在镇里的开发区中,村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可支配收入不足应付正常的村级建设的开支,需要市镇两级政府的补助。然而,这些村已经不可能进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因为土地的非农化使用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因此,这一类型的村开始把发展的目光转向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的同时,一些村还设想发展农村旅游,开发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等参与性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受到政府的鼓励,补贴也不断增加,一些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专业化种植、养殖村。
把这一类型的村当成是纯粹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村,而和其他两类型村级经济发展断然区分是不确切的。实际上,这些村同样深深卷入城市经济中。现代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需要资本的大规模投入、农业科技的支撑、精细化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靠天吃饭的自然影响,因而实际上也是工业化的产物。其生产的是市场依赖性强的附加值高的农作物,而不是稻麦等普通的农作物,投入增加势必要追求高效率的回报。这样,农业生产越来越向服务于城市的城郊型农业转变。
把村按照和城镇地理位置上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出三大类型,说明在农村向城市的快速过渡中,在严格的土地监管制度下,村级经济在困境中孕育出新的发展前景。这种前景是和城市经济,特别是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一些村仍然需要在现有的标准型厂房基础上(用电的变压器经济和标准型厂房出租是紧密相连的)发展房东经济,但是,城镇的新城区建设需要另一种房东经济,不是面向工厂的而是面向商务、打工者、零售业等等需求的房东经济。这些房东经济同样符合规避风险、稳定收益、服务经济的特点,其发展前景要远比通过标准型厂房和农村工业化发展来得广阔。
三、村级经济加速转型需要积极解决的一些问题
和产业选择紧密联系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村级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改革来推动,改革应从集体资金的如何使用入手,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规范要求,又符合集体经济发展特点的运行体制。
1.投资如何实现保值增值问题
卷入城市化浪潮的村集体资产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有的固化在土地上的建筑、路桥、村公用土地、树木等等统统转变成货币化的资本,相当一些村积累了数目可观的流量资本,急需寻找投资出路,确保其保值增值。这些集体资本是村摆脱土地经济发展模式以后的最主要的经济力量,是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起点。目前,一些村把这些资本借贷给开发区(杨舍镇)和保税区(金港镇)的政府融资平台,实现超过银行利息的生息收入,这是比较保守但也是无奈的选择。
一些村酝酿联合起来,组团跨出张家港到苏北去买地,建标准型厂房,复制原有的村级经济发展之路。笔者认为,这一做法风险性较大,不符合村级集体经济“规避风险、稳定收益”的特征。首先是技术手段支撑不足。村一级集体经济组织不具有资源优势,人才资源更是缺乏。跨区域投资是资本输出,需要有专业的团队来运作,村组织显然做不到。其次是交易成本无法控制。跨区域投资需要和当地的各个部门、各社会势力打交道,交易成本无法轻易降低。再次是离开本地以后,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也成为难题。确切的说,村组织是以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的,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党和政府对农村的动员和领导,是村民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组织。发展村集体经济,目的是实现党对农村的领导和村民自治。因此,离开本地去从事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纯商业性的经济活动不应是村集体经济的活动领域。
如何实现村级资本的保值增值又要避免高风险的投资,让资本变成资产,最好的途径就是让这些资本参与到新城区建设中,对新的商业性房产项目进行投资,形成如写字楼、酒店、打工楼和商铺等资产,通过出租这些资产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这符合“规避风险、稳定收益、服务经济”的要求,可以弥补新城区投资建设资本的不足,同时也可发挥村在区域内所具有的社会管理职能。
2.集体经济如何运行问题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中,村民搬进城镇区域变成市民,村的界限很快会变得模糊了,有形的村已经没有了,而无形的能拴住村民(市民)聚在一起的,不再是共同的劳动共同的生活,而是共同的利益。村级组织(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所具有的社会动员功能、管理功能被城市的社区组织所代替,但村集体经济仍然把村民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是过去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延续。那么,如何强化这个共同体而不因居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呢?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起和村民利益直接联系起来的经济组织。张家港市一些村已经探索和建立起这样的经济组织,那就是社区股份合作制。这里所说的社区是村社区。社区股份合作制基本特点是把村集体资产量化到农户,按照人口和土地占有的不同进行股份分割。股份合作制的股权具有可以继承和不可转让等特点,体现了村社区人人具有股份的平等性、利益均沾性。加快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成立、运行,可为城乡一体化以后的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制度平台。
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建立有效提供了村集体经济的产权、监管、运行等一系列制度框架。在这一制度的框架内,才能使村民身居城镇心系集体;才能使集体资产在村民关注下不流失;才能使村集体资产的经营者处理好风险和收益之间平衡问题,不出现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的弊端。赶在拆迁之前加快这项制度的实施,是稳定村民情绪的一项积极举措。
3.政府如何引导村级经济发展问题
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推动者、组织指挥者是政府,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应把村集体经济纳入到新城区建设中来,支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诚然,各区镇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需要通过制度化的招投标平台、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但是绝大多数的村不可能像金港镇滩上村一样,具有足够大的资本在土地储备中心回购本村地界上的土地,用于商业化开发。政府要考虑通过联合参股共同开发,创造条件吸纳村集体资本,提高村集体资本参与新城区开发的热情。此外,各新建居民社区的门面房,应该让村集体资本优先购买,以加快村集体资本向资产的转化。
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带来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到“十二五”末当张家港市城市化率达到68%以上的时候,还有多少人生活在农村?村的消亡是必然的,村级组织也必将被其他组织替代。那么,村级经济还能继续活跃在田间地头吗?显然,向城市发展,在城市的发展中求得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村级集体经济的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文正邦.区域法治——深化依法治国方略中崭新的法治形态[J].甘肃社会科学,2008(6):106-111.
[2]李燕霞.地方法治概念辨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6):307-308.
[3]王腊生.地方立法协作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法治论丛,2008(3):69-75.
[4]宋方青,朱志昊.论我国区域立法合作[J].政治与法律,2009(11):19-26.
[5]陈丹.我国区域法制协调发展的若干宪法问题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4):12-17.
[6]陈光.我国区域立法主体制度探析[J].兰州学刊,2009(9):149-154.
责任编辑: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