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2-06-01 06:18:02王平冯晓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头影弓丝矫治器

王平 冯晓娟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最基本的治疗目标是减少前牙的覆牙合、覆盖,纠正磨牙关系,改善侧貌美观。MBT(mcliaughlinbennett trevisi,MBT)直丝弓矫治系统的上前牙托槽加大了根舌向转矩,矫治后能达到较理想的前牙整体内收及唇组织的变化[1-2]。本文回顾我科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8~23岁,平均15.6岁;所有患者磨牙远中关系,上颌前突,开唇露齿,前牙开牙合3~7 mm,伴轻度下颌后缩。将2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即在排齐整平阶段初始弓丝使用0.36 mm或0.41 mm热激活镍钛(NiTi)丝,采用尖牙向后结扎控制尖牙并排齐切牙,弓丝末端回弯控制切牙唇向移动。牙列基本排齐后选用0.48 mm×0.64 mm热激活NiTi方丝继续排齐整平,之后使用0.48 mm×0.64 mm不锈钢方丝以滑动法关闭间隙,完成阶段使用0.36 mm不锈钢丝进行精细调整。对照组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数据分析 SNA、ANB、LIMP、MP-SN治疗后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1-SN、U1-L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开牙台7 mm,治疗后OB2 mm,恢复正常覆牙合覆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效,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见表2。

表1 观察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数据分析()

表1 观察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数据分析()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SNA(°) SNB(°) ANB(°) U1-SN(°) LI-MP(°) U1-L1(°) MP-SN(°) OB(mm)治疗前 84.20±3.26 78.31±3.12 4.45±2.33 113.15±6.65 94.61±6.24 118.25±8.24 32.5±4.2 -7±0.36治疗后 82.31±2.52 79.40±4.23 3.01±1.22 105.20±7.49 93.13±7.27 123.77±8.85 31.7±5.3 2±1.2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SNA(°) SNB(°) U1-SN(°) U1-L1(°) LI-MP(°) OB(mm)观察组 82.31±2.52 79.40±4.23 105.20±7.49 123.77±8.85 93.13±7.27 2±1.25*对照组 81.46±3.20 78.58±3.26 110.28±6.45 122.51±5.23 92.55±6.31 1.1±0.98

2.3 两组患者矫治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矫治时间(23.8±2.2)个月,对照组平均矫治时间(28.0±2.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MBT直丝弓矫正体系是最新直丝弓矫正器。简单易于掌握、效率高应用于临床的拔牙病例中,效果良好。该技术不仅具有传统直丝弓技术的共同优点,而且还具有以下特点:①将支抗控制下的方形弓丝上的牙齿整体移动与Begg技术中的细丝轻力、组牙滑动有机的结合,使用持续轻力的滑动法移动牙齿,明显地减小了后牙支抗的负担;同时MBT矫治器在托槽设计上减少了上前牙的轴倾度,减少了支抗的需要,减轻了治疗早期咬合加深的倾向。②MBT技术矫治过程中应用热激活镍钛丝,保持原弓丝较好的弹性和强度,减少了复诊更换弓丝的次数,快速有效地排齐牙齿。MBT矫治技术不仅具有直丝弓矫治技术简化临床操作,提升矫治效果的优点,而且精确定位牙齿,合理使用矫治力,简捷等优点更突出,值得在临床推广。

[1]乌兰其其格,刘汝平.MBT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3):367-368.

[2]孟庆杰,张丛莉.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拔牙病例中的初步应用(附7例病例报告).哈尔滨医药,2003,23(3):48-49.

猜你喜欢
头影弓丝矫治器
矫正方式有很多,适合自己最重要
康复(2023年9期)2023-05-06 02:10:34
正畸弓丝与托槽间摩擦力建模及试验研究
摩擦学学报(2022年3期)2022-07-08 08:05:30
CBCT三维头影测量常用指标的初步探索
口腔医学(2021年8期)2021-09-16 02:30:16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数字化头影测量在正畸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正畸舌侧矫治技术蘑菇型弓丝技术与舌侧托槽》
口腔正畸学中三维头影测量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外医疗(2016年27期)2016-10-22 06:08:42
上颌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治乳牙反牙合的头影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1:58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10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