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伦敦》(2012年第29期)
编者按: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吸引了全世界所有媒体的注意力。本刊特选取数则评论,以飨读者。
奥运会最受诟病的是其过度的商业化。每一届的开幕式无不例外地承载着该国组委会的承诺:超越以往承办者,办一次令世人难忘的盛会。
现代奥运会(尤其是其开幕式)的商业化和偏离奥运精神,始于1936年的柏林。当时希特勒把奥运会的宏大场面及相关活动视为宣扬仇恨意识形态的工具。“柏林奥运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政客们意识到,原来可以通过操纵奥运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体育和社会理论教授贝尔纳说。
事实上,柏林奥运会还进行了两项组织上的创新。从希腊将奥运火炬接力传到奥运会举办地的做法正是始于1936年。奥林匹克圣火在奥运会期间照亮主会场的想法也是柏林奥组委决定的。一直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奥运会的商业化潜力才真正开始得到挖掘。那么民族主义、商业化和不断提高的竞技水平,将把奥运会带往何方?一个终极问题是,一届奥运会要呈现出多大成分的爱国主义才算成功?“企业奥运会”的观众数量还会继续创造纪录吗?毕竟,过激的民族主义本身就存在着危险。
《纽约时报》 William C. Rhoden
在7月份奥运会开幕式之前,方方面面都被一个个坏消息“精心”填满。只有当你把一件件小事放到一起,才会感受到,2012年奥运会组织者从一开始,就是要打造一座“空城”。伦敦将属于“奥林匹克大家庭”,属于那些手里有票的幸运儿。
我曾天真地以为,一届成功的奥运会需要公众的参与。而组织者们认为,真正重要的那群人,是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数十亿观众。向北京、德里、纽约和东京传送的画面才是衡量成功的真正标准。
那些远在万里之外的观众将看到运动员们畅行无阻地通过空空荡荡、管理有序的希思罗机场。他们将看到列车运行通畅的报道,不仅如此,他们还将看到新闻报道里说:红色巴士在没有路障的道路上疾驰,餐厅、酒吧、公园和博物馆空旷宜人。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伦敦的确将保持正常运转。但只有我们这些真正住在此地的人才知道,这些全都是骗人的把戏。
《金融时报》 菲利普·斯蒂芬斯
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丹尼·博伊尔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影片将伦敦描绘成一座世界末日降临之后被携带病毒的僵尸占领的荒城。不过,博伊尔构思的本周五晚奥运会开幕式的开篇场景会稍稍温和一点:会有羊、马和鹅等动物登场亮相。
由于这场盛会被戏称为节俭奥运,再加上英国经济处于50年来最严重的二次衰退之中,博伊尔没有那么多的预算,无法搞出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的人海表演。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的舞者、打击乐手和其他表演者共有约1.4万人。虽然中国没有披露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花费,但外界认为应该是伦敦奥运开幕式的若干倍。英国对这场开幕式给出的预算大约是2,700万英镑(合4,200万美元)。
尽管如此,博伊尔仍希望让自己执导的这场开幕式更温暖、幽默且更具包容性,演出场地上设置了公众可以站立的场区。
《华尔街日报》 Cassell Bryan-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