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城市梦》
(2012年第20期)
对于村庄“升级”为市,我本来也不想说什么,但忽然联想到新农村社区建设——都是打算通过并村腾出土地用于開发。 所谓通过集中农民居住的宅基地,达到节约耕地的目的,理由大多是现在的农村缺少规划,农民建房比较随意,浪费了土地资源。但是,推平之后的村庄能变成耕地吗?如今大多数农家院子地面也都硬化了,加上房屋建筑,拆掉的话将产生多少建筑垃圾?又该如何消化这不计其数的建筑垃圾?就算村庄变成耕地,也不比建设新农村社区所圈占的耕地肥沃,而且复耕的成本也很大,未必划算。依我看拆迁乡村节约耕地不过是个托辞,看着到处乱占耕地、毁地建厂、大片耕地闲置,怎么就不提节约耕地?县乡各个政府机关的大院子像公园一般,一个政府大院比一个村庄还大,领导们走进去的时候似乎就忘记节约耕地这回事了。
大规模地迁村移民,农民的资金也不得不浪费在房子上,政府的补贴未必够买新房子,装修又得一大笔钱,影响农民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很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提升。本来不够富裕的农民手里仅有的资金又集中到了少数开发商手里,进一步拉大农村的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吗?这种把房子交给开发商建造的做法也存在很大弊端,房子质量不能保证,官商勾结腐败现象难以避免,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农民。
各级政府完全可以换个思路,新农村建设可以推行,但不妨慢一点,不要强行呼啦啦一下子推平村庄,可以鼓励农民到新农村社区或者迁往城镇,给农民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如果农民愿意守在故土,可以限制宅基地面积,限制一户多宅,制订合理的宅基地标准,也就达到了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自愿搬迁的农民所留下的宅基地不必统统变成耕地,而是顺其自然因地制宜植树造林,把村庄转化为林场,扩大农村绿化面积,这对改善农村环境以及整个地区环境也大有益处,不妨鼓励留在故土的农民成为林场守护人。这样“旧”农村也变成了新农村,除了想借新农村社区建设发非分之财的人——这种人很可能对政策制订和执行拥有较大的决策权——这对谁都有益,政府的资金也少浪费了,还不会因为强制拆迁跟农民之间产生冲突,也就避免激化矛盾,本来不够和谐的官民关系可能会得以理顺。
我希望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这个问题上,真心实意为农民服务,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要再犯“大跃进”式的毛病,要以“不折腾”为原则,在充分考虑现实的基础上,推行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千万别把西辛庄当作榜样跟风效仿。
河南 马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