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680万大学毕业生又将踏入社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出生于1990年代。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哺育下,这本该是更加开放、充满创造活力的一代人。可是当他们第一次拥有自主选择权的时候,却一窝蜂地涌向政府机关、国有企业,这让主流社会和舆论感到一些失望。
用“80后”、“90后”这样的符号化修辞来描摹一代人的面貌,是一种偷懒行为。很大程度上,一代人所呈现出来的整体面貌仅仅是他们成长年代的社会缩影。当大型国企重新崛起,“无边界扩张”,和政府一道迅速掌握最优质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时,任何一个理性的个体,对职业的好恶排序都是容易理解的。第一批“90后”们的就业选择,生动地说明了过去1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而在就业市场的另一端,海归、高学历、名校生、重点大学、普通院校、专科、高职,教育程度的分化为人才需求方提供了明晰的秩序安排,条件最优的用人单位掐尖,剩下的依次分配。人力资源丰厚的中国,自动生产着越来越精细化的标签以制造差异,确立等级。
中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时显得力不从心,但在发挥对青年人进行筛选、淘汰作用,实现社会分层时却相当高效。身份差异主导就业已是普遍趋势,只不过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身份标签以学历和学校区隔,而中小城市更强调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
不论这样的教育和就业体系是否合理,它在很大程度上维系了一个知识青年群体进入社会的有序通道,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这并非毫无价值。因为历史已经很多次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时代,如果不能很好地安顿青年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给他们提供一个奋斗的方向和有希望的环境,他们将会展现叛逆的一面,成为打破旧秩序最强大的力量。
禁锢与叛逆,保守与开放,新一代知识青年的选择,映射着时代的挣扎。无论如何,“90后”是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具全球视野和创造活力的一代人。如果将他们禁锢在一个功利世俗的社会评价秩序里,而不是致力于激发青年人的热情和创造力,只会让中国越来越保守、沉闷,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