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的“精英主义”

2012-05-30 10:48石勇
南风窗 2012年8期
关键词:脏东西权贵民粹主义

石勇

在中国,“精英”或自认为是“精英”的人对他们眼中所谓的“民粹”一直骂骂咧咧、捋袖揎拳,构成了一个光荣的传统。

今天,当各领域的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又深入推进,但面临着“公众如何参与改革”的大问题时,他们又登台表演,围剿“民粹”。

精英们指控:民粹仇富、仇官;民粹会导致中国走向灾难;民粹主义是最大的敌人。为此,他们信誓旦旦,民粹远比专制可怕。从表象上看,他们害怕民粹怕得发抖,而在权贵的铁笼下,倒是安全得多。

什么是“民粹”?据说,它是一种民众的非理性情绪,和“民族主义”、“平等主义”等名声不好的人混在一起,为了虚妄的正义、平等,一帮平时被权贵欺压,但又头脑简单、容易被人煽动的民众,会亢奋地践踏法治、自由、他人的财产和生命。

而把这种非理性情绪煽动、组织起来的神秘法术,叫做“民粹主义”。有人考证说,民粹主义最初出现在19世纪的俄罗斯,特征就是抬举民众,蔑视精英。后来,它越出俄罗斯的国界,像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地传播。曾经的中国就深受“民粹主义”的祸害。而现在的拉美等地则正收获其苦果。

就此观之,“民粹”—以及“民粹主义”—是一个“脏词”,恐怕只比“法西斯”好一些。

但它的内涵和外延难以准确地界定,几乎就是一个包罗万象、所指不明的抽象概念。而也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一个万能的垃圾桶,什么脏东西都可以往里面扔—或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扔,然后称之为脏东西。

对于精英来说,这就很方便了,只要看着民众哪儿不顺眼,就可以污为“民粹”,帽子一扣过来,民众的很多正当诉求,立即就被宣布是不正当的。

这种做法,实在有些卑鄙。

今天的中国确实有民粹氛围,至少网络上的很多情绪是非理性的。但它的土壤,恰恰就是精英主导的政治、经济秩序,以及对民众不平等的利益结构。换言之,有了“精英”和权贵对民众的漠视,才刺激出了民粹。

你打了一个人,他有气是很正常的。而要消他的气,避免大家一起玩完,从逻辑上,解决办法正是用民主、公平、正义来让两个人得到和解,而不是相反,把民众的反应和正当诉求斥为民粹—这是在为不平等的利益结构辩护,后果就是更加刺激民粹的产生,更加撕裂这个社会。

这种神经错乱的“精英主义”,不仅可见利益的影子,而且更为反智和非理性。

精神分析学家弗兰克尔有言,心理事件只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层面。今天纠缠中国的严峻问题,比如贫富的悬殊,民众的不满等,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以往的改革“重构利益结构”时,由于奉行“精英主义”的立场,对民众排斥所造成的。

而今天的改革,在“快要受够了”的情绪中,已经不能再忽视民众的正当权益,以及民众作为“主体”参与的问题了。

有必要指出,民众要求收入分配显得合理、公平一些,要求自己的各项权益得到尊重,这绝不是什么民粹,而是现代公民的理性观念;同样,他们要求作为“主体”能够参与社会治理,在经济改革中具有发言权,能够参与民主政治,更不是什么民粹,而是具有民主意识的体现。接下来的各项改革,在制度设计上,万不可对此忽略。

权贵体制、反智的精英主義和民粹,其实是连体怪胎。中国要做的,是对它们进行大拒绝。

猜你喜欢
脏东西权贵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研究的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辨正
“草圣”张芝:不爱权贵爱布衣
淋浴、盆浴,哪个更健康?
祝允明诗书戏权贵
洗衣机也爱“洗澡”
唐伯虎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关于李大钊与民粹主义关系的辨析——重读《青年与农村》
豪门贵妇
一种巴洛克式的民粹主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