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分析

2012-05-26 12:14吴自强
群文天地 2012年7期
关键词:微博

摘要:从微博自身的特点和微博参与主体等角度出发,分析微博空间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匿名性和集体性的信息环境,便捷的情绪表达途径,微博参与者的不同目的和在公共领域表达意见能力的差异,微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不断出现。

关键词:微博;群体极化;网络行为

近两年,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微博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很多媒体事件的发源地和孵化地。在中国,网民是在公民中社会参与热情度最高的群体,是网络舆论的群众基础,而微博是承载网络舆论的最大的最便捷的平台。微博与论坛和社交网络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开放性和互动性,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微博赋予了每个人一个的麦克风,当微博中的声音成为一种舆论,往往深刻影响事件的走势,促进网络民主。但是,微博中往往出现很多口水话语和非理性的言论,如果这些言论上升到群体极化的程度,将对我国网络环境的和谐产生不良影响。

一、概念界定

(一)微博

微博是一种互联网产品,是微型博客的簡称。原型是美国的Twitter,为传统博客的一种变体。中国最大的微博提供商新浪微博的介绍如下:“在微博中,您可以将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不超过140个字),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您的朋友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你发表的信息,随时和您一起分享、讨论。您还可以关注您的朋友,即时看到朋友们发布的信息。”微博是一个虚拟的传播平台,但在网络空间已经和成为现实空间的一部分的时候,它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2009年8月,新浪涉足微博领域,开创了中国微博的蓬勃发展局面。目前国内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多达几十家,像最早在中国实验迷你博客应用的饭否,以位置社交见长的嘀咕,以文学评论为主的豆瓣说等,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用微博这个词语,微博服务用户群也各有侧重。

(二)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的概念是1961年美国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James Stoner)根据研究群体讨论时出现的现象提出的。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可能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本文所说的群体特指参与了微博讨论或书写的微博使用者。

极化不仅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走向极化的过程。就极化的方向来说,可能是朝向好的方面,也可能朝向负面的方向。芝加哥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用群体极化的理论解释了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他给群体极化下的定义:团体成员一开始就有某种倾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后来,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在研究中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在网络和新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具有相似意见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凯斯·桑斯坦也在其《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网络就像一个巨大的回音室”,网络中的人们置身于相近的看法中,会强化原有的观点,变得极端,最后会导致“群体极化”的后果。

二、微博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微博用户对微博的利用习惯

微博参与者数量众多、背景各异,但是从中国的微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承担了民众太多对于民主的渴望。每个微博中的公民都可以是惩恶扬善的法官、道德审判者、政策评论家、信息发布者多种身份,通过这些角色扮演,网民在微博中呈现出一个自我来。所以微博空间充满了怀疑、批判的声音和情绪表达。微博的其他参与主体,如政府机构、媒体、企业,可能利用社会情绪实现自己的利益,把网民的情绪作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

2.匿名的微博更易沉醉于集体的狂欢

中国是个面子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即使一个人有了错,人们往往处于自己修养的考虑或者对别人尊重的考虑等因素,不会对当事人直接恶语相加。微博中,人们是在后台,并没有面对面、一对一的和当事人交流,所以不存在给对方留面子的问题。微博中人们往往还是匿名的,匿名性可以降低其心理压力,不必在意自己的话语对自己的影响,更愿意使用快意恩仇使得谩骂来发泄自己的愤慨。尤其是大家都在挥舞着道德的大棒打向当事人的时候,每一个个体其实是去个性化的,是融入群体之中的。在这种集体围观的环境下,会让个体有一种自己的声音被极度放大并被广泛认可的错觉,在群体的保护下,表现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行事倾向也就不难理解了。

3.微博的书写机制和关注机制助推极化情绪

网民的意见表达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环境里相互影响形成的。微博的具有简短、碎片化的特征,短短的微博不足以阐述太多的观点,140个字的容量限制了人们充分说理的欲望,人们在书写微博时往往不会经过仔细思考,往往会通过转发并加上自己简短的评论表示自己的关注,在接受某一个信息时,往往会是感性的主观的情绪的认识,根据已有的经验贴标签、下结论。名人微博聚集了数量庞大的粉丝,人声嘈杂,人们往往有墙倒众人推的心理,简短的语气词往往最符合微博的传播环境。

从微博的关注与跟随机制来看,粉丝可能只是因为围观心理关注微博博主,而众多的关注者之间没有关注关系,别人说什么自己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精力批驳,在一群情绪化的人群里,有理性的声音往往被很快淹没,愤怒的情绪更易被分享。其去中心化的结构和便利的交互性,使微博舆论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网民往往处于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中。

4.现阶段,我国很多网民还不够理性和成熟

多数网民并不会独立的产生自己的观点,这部分群体处于集体无意识中,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认为,在群体的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占了上风。这部分人更容易受到意见领袖和有支配欲望的人的影响。而大量关注者的声音会影响其他的关注者的看法,从社会规范的角度来看,当人们认为群体的一般意见是什么的时候,那种意见对于自己来说就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人们会通过比较,衡量自己的观点和一般性言论的距离,并倾向于把自己的观点向可以预见的方向靠拢,或者被说服,或者主动把自己的观点收起,选择沉默或者附和,最终,小群体意见保持了趋同和极端化的倾向。从意见领袖的角度来看,在微博中会观察事态的走向,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的立场,因为大多数意见领袖关注者众多,身份明确,对于他们而言,自己位于角色扮演的前台,更愿意说一些能够符合民众心境的话语。当意见领袖发现自己身边都是附和自己观点的声音,会强化原有的观点。

三、小结

在涉及到道德情感的事件中,不少网民依然缺乏理性和人文关怀精神。这和微博的聚集效应和传播方式有关,也和网友的非理性情绪发泄有关。更多的时候,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微博发挥了科学分析、理性引导的作用,也承担了社会情绪的减压阀的作用,有了这个平台,现实生活中积攒的怨气才寻找到一个相对宽松的出口,所以不必对一些情绪化的言论过分指责。但是群体极化现象可能带来“多数人的暴政”,甚至导致现实生活中极端行为的发生,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对广大网友开展网络修养的教育,减少网络上莫名的愤怒情绪和嘶喊似的语言暴力,有利于更好的互动并解决问题,能够提升网络空间的文明与和谐程度,促进网络民主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介绍:吴自强(1986.6- ),男,河南省民权县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社会学。)

猜你喜欢
微博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基于社交网络的英语互动微平台建设
基于Redis的微博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出版社微博传播分析及发展策略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