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与实施

2012-05-26 08:38王秀丽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应用型

王秀丽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面的,在高等教育已普及化的今天,很多地方院校纷纷结合自身特色,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开始了办学定位的转变。与研究型大学着重培养学术型人才不同,应用型高校更强调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强调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以铜陵学院为例,作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总体的建设思路是:“三改三建”,即:改革思想观念、改革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行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以“应用”为本的办学定位使地方高校的发展“柳暗花明又一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也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时俱进中教学思路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有其光辉的历史。1978年,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匡亚明先生率先在南京大学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增强阅读能力。三十多年来,大学语文不断得到官方的重视,尤其是在母语“内冷外热”的今天,大学语文更是被赋予了光荣的使命,被寄托了太多的期望。2006年,国家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铜陵学院于2008年在各系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由中文教研室的全体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对象为全院大一新生,教学时间共计一学期51课时。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评价较好,评教结果均在良好以上。然而,困扰依旧存在,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并不高,迫于就业等压力,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英语四、六级和专业主干课程上,课堂上老师慷慨激昂、学生各自为阵的尴尬局面时有出现。由此可见,大学语文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学语文究竟该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该如何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合理定位

众所周知,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从宏观的角度而言,课程目标的确定应以国家相关人才培养政策为指导,结合时代、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微观而言,课程目标应考虑到学科的性质、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接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就“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十二字指导方针。德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今后发展的深度。众所周知,“黄山门”事件之后,大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在人们开始对我们的高等教育产生质疑,名校与它的精英学子们成为大众质疑与谴责的对象时,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到了必须自我反思的时候。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至今日,这话依然发人深省。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知识的巨人、道德的矮子,而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完整意义上的人,而大学语文的开设正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文学乃人学,人学乃心学,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启迪人的情感、塑造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匡亚明老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语文’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讲授这门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培养改革人才,激发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是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更加深刻的含义。”[1]

与此同时,“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把《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还必须突出应用性,注重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一种语言就好比是一项武器,引导大学生普遍掌握这一打开科学领域大门的基本武器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应当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听、说、读、写是其中的四个核心内容。在2010年两会期间,针对代表们《关于重视母语教育,提高汉语能力》的提案,教育部给出了如下答复:“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应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托教学指导委员会,引导高校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增加运用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内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人文性使其区别于其它学科,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时至今日,我们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依然不能舍弃这两点,任何的创新都需要有牢靠的根基,大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果舍本逐末,只会使大学语文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同时,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语文能力偏弱的状况,大学语文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应用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第三个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更是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实施

在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对我们的教学对象有所了解。教师应当“关注有关学生的各种研究,尤其是有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方面的研究,以及关于学习发生条件等方面的研究”,[3]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语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生们在语言表达方面比较薄弱,理工科和艺术类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从而最终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结合专业特点,目标分层细化

大学语文的教学涉及到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以铜陵学院为例,全院除去汉语言文学之外,共有42个本科专业,主要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艺术等。各专业差异性很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参差不齐。总体上说,艺术类要弱于理工科,理工科要弱于文科。因此,对于目标的分层细化更有助于因材施教,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针对艺术类学生,在教学中可以“文艺结合”,适当地向学生专业倾斜。众所周知,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会激发后人的创作灵感,二度创作与原作相得益彰。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诗经》中的《关雎》、《蒹葭》被改写成好听的流行歌曲;意境优美的《春江花月夜》有民乐合奏版、舞蹈版、彭丽媛的民歌版、朗朗的钢琴版、李玉刚的反串版;古筝协奏曲《哀江头》以音乐的方式诉说杜甫的心声;昆曲《牡丹亭》更是带给我们无尽的回味。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文学和艺术的契合点,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熟悉感和亲近感。同时,在对比赏析的过程中学生也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以古典诗词为蓝本,学生创作出了不少新的作品,虽然稚嫩,但事实证明,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针对理工科和文科学生,也可以适当区别对待。文科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大多比较扎实,在应用性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文学创作,利用课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理工科学生很多偏科严重,对语文敬而远之,尤其害怕写作文,因此,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在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等方面加强训练。

(二)学思结合,探究型、参与型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了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必须给学生话语权,给他们足够的空间来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曾有专家指出:“语文学科就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侧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兼具‘形式训练’和‘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4]“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教师占据了所有的时间、讲授了“所有的”知识,但没有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自主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中,探究型、参与型学习尤其重要。

《论语·述而》篇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激发课堂的活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同时在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文学的德育功能。教学中这样的引导随处可见:司马迁下蚕室、发愤中完成史记,“刑余之人”同样可以重于泰山;李白“一醉累月轻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超凡脱俗才为一代诗仙;杜甫性若葵藿、忧国忧民,寒苦一生始终执着;苏轼一生大起大落,从容淡定、苦中作乐……他们的作品是文学的典范,他们的人格魅力更是感染着每一个人。在实践教学中,这样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探讨:他们从司马迁的人生里看到了老子 “曲则全”的人生智慧;从杜甫的人生里看到了高贵的理想,明白了社会的人应当勇于担当……而所有这些探讨,都无一例外地有助于学生精神家园的建构。

在参与型学习方面,可以适当的开展课堂活动,比如说:诗歌朗诵会。大学语文的教材中诗词作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谓“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吟诵是我们理解体会诗歌情感的最佳方式。再如:课堂演讲,这可以作为一个常态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进步是明显的。为了参与活动,学生会学习制作PPT,会查阅很多相关的资料,彼此间你追我赶,力求在台上的几分钟内展示最绚丽的自我,这些活动让课堂更富有生命力,也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建构合理的考评体系

合理的考评体系有助于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课程作为考查课,期末成绩占到总评的百分之七十,平时的百分之三十也多是以出勤率为依据,除个别学生之外,大多数学生成绩差异不大。成绩的优良主要还是取决于以往语文的基本功,这样的考评方式会使一些语文基本功较弱、但学习刻苦努力的同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南开大学在考评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该校该门课程开设了网络教学平台,网上题库中有千余道试题,可供学生随机测验,分值占期末成绩的三成;精华帖和原创帖获取的积分则可折算为期末成绩的一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师生可以有更多交流的空间,灵活的考评方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兴趣。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这样的考评方式有可借鉴之处。教学的方法需要改革,考评的方式为什么就不可以灵活多样呢?大学语文的考核如果能明确内容,制定出比较清晰的量化标准,学生也就有努力的方向了。笔者认为,成绩的评定应当考虑到以下几点:出勤率、听课情况(包括发言情况)、参与课堂活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外创作,并且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四)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

多媒体技术融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优势更是可以帮助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笔者曾就大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来自全院各专业的学生86名,调查结果如下:

是否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 人数 比例是79 91.86 1.16无所谓 6 6.98否1

选择“是”的学生大多数认为:多媒体教学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缓解长时间听课产生的听觉疲劳,音乐、画面的配合会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选择“否”的学生认为:多媒体会让老师产生依懒,而忽视了讲授本身。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非常欢迎多媒体走进大学语文的课堂的,少部分同学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它的优势在于:节约板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打通文学与其它艺术之间的壁垒,借助声音、图像等把文学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可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气氛。但切不可过于依赖,用视频来替代讲授,“度”的把握十分重要。

综上,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教学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应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被动的接受变为积极的求索,在表达中学会思考、挑战自我、走向自信。

[1]匡亚明.大学设语文课含义深刻[J].群言,1990,(11).

[2]谢昭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2).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0.

[4]钟启泉.中外母语教材比较丛书·序[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应用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