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耘 谭磊 郭树恒
摘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尊师重教”的思想在教育界里广受推崇。我国学生从最初受教育开始,教师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终身教育的必备能力,对一个人认识自己的优劣势和适应社会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学生习惯了“送上门的教育”,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大学后,大部分学生缺乏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入手,在审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探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途径,最后给以小结。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继续推进,国际竞争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是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来源。所以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认识到,所谓“创新”是基于一个人对某一个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出于自身知识的积累和灵感的凸显,而不是“教”出来的。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
1.1 国内外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目前在外语学习领域研究较深”[1]。1981年Holec出版专著《自主性与外语学习》(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中阐述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内涵和实践[2]。从此,自主学习开始在外语学习中应用。随着研究的推广和逐渐深入,我国学者也开始着手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但是较多的研究方向仍停留在英语教学方面。
1.1.1 国外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探讨的问题。自20世纪初,国外学者就开始研究自主学习,其中以维果斯基的“自我指导”、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杜拉的“社会认知”和弗拉维尔的“元认知”为代表。在90年代后,国外学者们试图给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明确的界定,对此美国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教授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自学习就是自主的”。
1.1.2 国内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我国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有更悠久的历史,我国早期的孟子、程颐,近代的俞子夷、蔡元培都指出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虽然有很多思想的支撑,我国的教育却过于“重教”,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教育家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9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并开始对自主学习的研究。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董奇和庞维国的“心理主导说”、程晓堂的“如何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等。
1.2 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大学的教学是教师以引导为主,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这与之前受到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大学教师对于学生的监管放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部由自己主宰。对于自主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这种环境使他们有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但是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大学的这种特色成为他们自由发展的制约条件。总结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于一下几点:
1、中国传统教学模式阻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国传统培养学生的模式是老师传授,学生记忆。这种培养模式在学生早期阶段就开始抑制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不利于以后学生思维的扭转,但是一些其他的国家更趋向于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以美国为例,美国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小学期间的作业就以论文为主,他们从小就懂得为某一论题搜集大量的资料。当中国的学生盯着课本为考试拼命做习题时,美国学生早已学会合作、辩论和思考社会。因此,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不纯的学习动机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缺乏积极性。
根据心理学,人的行为起因是动机。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内在学习动机源于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种动机使得学生能够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探索力。相反,外在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外在推力,这种推力是短暂的。当具有外在学习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学习目的,对知识的渴求度会极度下降。
对于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来说,外在学习动机占主要地位,这是一部分是由于我国“重教”的传统教育体制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专业具有前瞻性但与自己的兴趣不符,他们学习的目的在于满足家长要求。只有拥有内部学习动机的大学生才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且在遇到困难时少或者不依赖他人,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
3、学生脱离老师管束后学习无方向。
在大学之前,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将知识点总结后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的思维也紧跟着老师走。但是大学课程灵活性较大,学生自由时间较充足,老师的监管下降。这对已经习惯老师指点的学生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早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新学习方法的养成过程中存在较长的时间。
4、大学生自我评估能力差致使学生的未能意识到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核仍以学习成绩为主,但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与学习成绩之间只存在勉强的关系,即学习成绩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部分反映,但是学习成绩却不能衡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学生不易发现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也就无法针对性的去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大学生在学校里老师教授的知识仅为基础框架,其中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填充。为了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就学生个人而言,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早期的受教育过程中,知识过分统一,学生的思维缺乏多样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逐渐成熟,思维开始呈现多样化,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学生适应自身需求和自身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
就社会而言,国家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社会向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指出:半个世界以前,人们在大学毕业后所学的知识大约有70%可以在退休前运用,而现在缩减到2%,这就意味着98%的知识来自社会的实践所得。大学生倘若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在步入社会后,仅凭2%的知识是不能够立足社会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应该字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努力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3. 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的主要途径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大学生学习观念应当转变,由低层次的“给什么学什么”向高层次的“我要学”转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和深化的自己的兴趣,将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在没有外在推力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良好的学习态度,这就是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表现。同时,大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调控能力也相应的提升。
2、加强教师加强在学生早期受教育的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众所周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和“解惑”。这种定位在学生思想意识水平较低时期是很准确的,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就要摒弃教师“知识搬运工”的定位,提升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接近真理和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可忽略。
3、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服务体系。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服务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环境,并且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学校图书馆系统、机房、实验室等设施都能为学生发散思维提供好的平台。
4. 小结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培养学生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面。社会这个大课堂,只有具备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够生存。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当明确洞悉社会需要什么并有能力学会学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尽早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列入教学计划,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淘汰。■
参考文献
[1] 李丽霞.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新能力调查与分析.语文学刊. 2010(11)
[2]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M].Oxford Pergam on Press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