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导向”

2012-05-25 09:23柳博隽
浙江经济 2012年8期
关键词:导向浙江资源

□ 文/柳博隽

必须重新审视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善于创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浙江是资源“小”省。人均耕地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几乎没有油和天然气,人均矿产资源量综合指数居全国倒数第三,却创造了经济“大”省的奇迹。2011年,浙江以占全国4%的人口,在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国7%的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8万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971元和13071元,农民收入连续27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成为我国最具经济实力的省份之一。

浙江是环境“次”省。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建国后国家投资很少,基础设施条件相当落后,区域发展环境比较差,却率先启动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经济活力不断迸发,形成了创业创新的独特氛围。有数据显示,全省民营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生产总值、6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出口和90%以上的就业岗位,全国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50强中,浙江有25席,占据半壁江山,成为我国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

浙江是生态“弱”省。“七山一水两分田”,陆域面积偏小,人口密度偏大,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敏感、环境脆弱,却通过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1年全省累计建成6个国家生态县、41个省级生态县、4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我国人与自然关系最协调的省份之一。

进入新一轮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浙江资源制约问题十分严峻,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生态保护压力也日渐趋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善于创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讲,要坚持“三个导向”:

导向一:浙江要力争战略资源,更要集聚创新资源。即要以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为契机,在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建设中,加强与央企开展战略合作,争取更多、更优的战略资源投放到浙江。更重要的,是要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载体,坚持引资和引智、引技并重,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集聚浙江,共建共享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让科技创新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导向二:浙江要改善发展环境,更要优化创业环境。即按照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要求,以轨道交通和清洁能源建设为重点,加快综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推进“法治浙江”和“信用浙江”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特别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主体的创业热情,吸引和鼓励浙商回归,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推动浙江经济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导向三:浙江要保护自然生态,更要涵养人文生态。即要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行动,通过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等行动,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在建设文化大省过程中,要高扬人文精神的光辉,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人文资源,涵养现代社会人文生态,在促进历史文脉传承中,进一步弘扬新时期的浙江精神,凝聚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总之,在新一轮发展中,浙江要树立全新的资源、环境、生态理念,以大转型的豪迈气概,书写一首大发展的壮丽诗篇,努力在可持续发展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猜你喜欢
导向浙江资源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偏向”不是好导向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