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鸿,申国明,向德恩,秦兴成,陈明辉,张兴伟,王正旭,时 鹏,徐宜民*
(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青岛 266101;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3.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湖北 恩施 445000)
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是我国烟草行业“十一五”科技规划的重要内容,烟叶香型风格评价定位是特色烟叶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烟叶差别使用的主要指标和依据。上世纪 60年代,朱尊权、王承翰等根据香气把我国烤烟划分为浓香型、清香型和中间香型3种类型。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进一步细分为清香型、清偏中型、中偏清型、中间型、中偏浓型、浓偏中型、浓香型及浓透清香型。到目前为止,香型的划分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的感官评吸来确定,这种评价方法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人们一直试图通过品质的分析对不同香型进行客观的描述,弥补这一缺陷。
湖北恩施烟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便形成了多样性的烟叶香型风格。该烟区有关气候条件、土壤养分、栽培措施对烤烟质量的影响已有较多报道[1-6]。但关于恩施烟区不同香型烟叶品质的分析比较,却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比较了恩施烟区不同香型烟叶的品质特点,旨在探讨不同香型烟叶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上的差异,为恩施烟区进一步改善优质烟叶资源配置和卷烟工业原料选择提供依据。
烟叶样品采集工作于 2008—2009年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咸丰、宣恩、巴东、恩施、鹤峰、建始、来凤8县(市)进行。选取当地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7,共采集C3F(中橘三)77份,其中2008年取样45份,2009年取样32份。样品由专职评级人员按照GB2635—92烤烟分级标准进行定级。
化学成分检测指标包括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总氮、钾、氯共 6项。其中总糖和还原糖按YC/T 159—2002方法测定;总氮按YC/T 33—1996进行测定;总植物碱按YC/T 34—1996进行测定;钾按YC/T 173—2003进行测定;氯按YC/T 153—2001进行测定。感官质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评吸委员会组织专家依据农业部备案方法NY/YCT008—2002进行评吸(具体评价说明如表1)。样品各项指标数据采用SAS9.1和Excel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产地生态条件的差异是影响烤烟香型风格的主导因素之一[7],不同生态区域的烟叶香型构成是不同的。依据这一观点,对恩施烟区烟叶香型风格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恩施烟区中部烟叶香型评价结果的分析统计(图 1)可以看出,恩施烟区烟叶主要有3种香型:浓偏中、浓透清和中偏浓。其中浓偏中香型所占比例较大,为其主要香型;浓透清香型比例为37.35%,而中偏浓香型比例相对较小。较大比例的浓透清香型是恩施烟区烟叶香型的一个特点。
表1 感官质量评吸打分标准Table1 The Scoring standard for sensory quality
图1 恩施烟区烟叶香型的构成Fig.1 The composition of tobacco aroma types in Enshi
恩施现行烟叶生产管理条件下,800~1400 m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最适宜植烟,800 m以下为较适宜植烟,而1400 m以上由于气温较低、土壤氮素稍高,应适当调整种植方式[11]。因此,可将恩施烟区海拔高度分为3个层次,即低于800 m、800~1400 m、高于1400 m。并在不同海拔层次上分析不同香型烟叶的分布。由图2可知,浓偏中香型在3个海拔层次上均有分布且比例相对较大,均达到了40%以上。浓透清香型的分布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即800~1400 m海拔层次是浓透清香型的主要分布区;而低于800 m海拔层次内所取样品中没有浓透清香型出现;高于1400 m海拔层次浓透清香型为30%,均小于800~1400 m海拔层次上45.6%的比例。中偏浓香型的分布呈现随海拔层次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低于800 m范围中偏浓与浓偏中香型为主要香型,各占50%的比例;而在800~1400 m和高于1400 m海拔层次其所占比例分别下降至12%和10%。
图2 不同香型烟叶在不同海拔上的分布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flavor types in various altitude in Enshi
2.3.1 化学成分指标分析 将烟叶样品按照香型的不同,划分为浓偏中、浓透清和中偏浓3种类别。对3种不同香型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派生值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表2)。结果表明,恩施烟区3种香型烟叶的还原糖、总糖含量总体较高;糖碱比适宜,烟叶余味和刺激性较协调,烟气比较醇和[8-9]。氯含量低于 0.3%~0.8%的优质烟叶适宜范围[10],钾氯比较高,总氮、总植物碱、钾含量适宜。不同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以氯最高,还原糖和总糖相对较低。
表2 不同香型烟叶的化学成分描述性统计Table2 Statistics of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flavors
对3种不同香型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及派生值指标进行方差分析(表3)。结果表明,总糖、总植物碱和总氮在浓透清香型和中偏浓香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化学成分及派生值指标在不同香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还原糖、钾和钾氯比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浓偏中>浓透清>中偏浓。总糖和糖碱比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浓透清>浓偏中>中偏浓。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总植物碱含量浓透清最低,表现为中偏浓>浓偏中>浓透清。氯含量变化趋势则表现为中偏浓>浓透清>浓偏中。氮碱比表现为浓透清>中偏浓>浓偏中。
2.3.2 感官质量指标分析 3种不同香型烟叶的感官质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量见表 4。3种香型烟叶的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余味较舒适,杂气有至较轻,刺激性微有,燃烧性较强,灰色为灰白。不同香型烟叶感官质量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以燃烧性最高,灰分较低。总体来说,3种香型烟叶感官质量均较好,感官质量评价总分以浓透清最高,浓偏中次之,中偏浓最低。
对3种不同香型烟叶样品的感官质量进行方差分析(表5)。可知,香气质、余味、杂气在浓透清香型与其他香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为浓透清香型得分最高,中偏浓得分最低,得分高低顺序为浓透清>浓偏中>中偏浓。香气量在中偏浓和浓透清间存在显著差异,以浓透清香气量最足,在浓偏中和中偏浓香型间差异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刺激性在浓偏中和浓透清之间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刺激性均小于中偏浓香型;燃烧性和灰分在3种香型之间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表3 不同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含量Table3 Chemical component contents for each flavor types
表4 不同香型烟叶感官质量描述性统计Table4 The statistics of sensory quality from different flavors
表5 不同香型烟叶感官质量差异Table5 Tobacco sensory quality for different flavor types
恩施烟区烟叶的香型主要为中偏浓香型,浓透清香型和中偏浓香型,其中浓透清和中偏浓是其主要香型,所占比例超过了80%,而较大比例的浓透清香型是恩施烟区烟叶香型构成的一个特点。不同香型烟叶在不同海拔层次上的分布存在差异,作为恩施烟区的主要香型,浓偏中在各个海拔层次均有分布且比例较大。浓透清香型的分布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800~1400 m海拔层次是其主要分布区。中偏浓香型在3个海拔层次间呈现随海拔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主要分布在低于800 m海拔范围,高于800 m海拔范围也有分布,但比例相对较小。
恩施烟区3种香型烟叶的还原糖、总糖含量总体较高,刘春奎等[4]研究表明,烟叶总糖、还原糖与烟叶大田期日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恩施烟区无霜期长,≥10 ℃积温高,日均温≥20 ℃持续天数多[12],这些可能是导致其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较高的原因。氯含量低于优质烟叶适宜氯含量的最低值,向永生等[13]认为恩施烟区土壤氯含量较低是导致烟叶氯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总氮、总植物碱和钾含量适宜。生产上应保持钾素的良好供应,适当添加含氯肥料,促进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其中浓透清香型拥有相对较高的总糖含量,较低的总植物碱、总氮含量。而中偏浓香型拥有相对较低的总糖含量,较高的总植物碱、总氮含量。浓偏中香型的总糖、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在3种香型中处于中等水平,其他化学成分指标在3种香型间差异不显著。
综合分析各项感官质量指标,评吸指标中的香气质、余味、杂气差异有可能作为简单区分浓透清香型与其他香型的直接指标,香气量有可能作为中偏浓和浓透清区分的指标。但造成烟叶香型差异的因素很多,划分香型的确切指标难以确定,这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研究。3种香型烟叶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余味较舒适,杂气有至较轻,刺激性微有,燃烧性较强,灰色为灰白。综合评价以浓透清类型最高。
影响烟叶香型的因素有很多,气候、土壤[14]等生态因素对烟叶香型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因此,尽管同属恩施烟区,但不同香型烟叶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地域分布均存在差异。而对烟叶香型影响的因素有待深入的研究。
[1]焦敬华,刘春奎,许自成,等.湖北宣恩不同海拔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分析与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36-8937,8949.
[2]甄才红,刘国顺,王彦亭,等.海拔对恩施州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0(6):49-53.
[3]黎妍妍.湖南烟区烤烟质量和生态因素综合评价[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4]刘春奎.湖北恩施烟区气候因素和烤烟质量综合评价[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5]李锡宏,林国平,陈国华,等.恩施山地特色烤烟形成的条件与生产技术探讨[G]//湖北省烟草学会 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27-32.
[6]李锡宏,林国平,陈国华,等.恩施州烤烟种植气候适生性与土壤适宜性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5):18-21.
[7]李章海,王能如,王东胜,等.不同生态尺度烟区烤烟香型风格的初步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5):67-70,76.
[8]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9]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杜咏梅,郭承芳,张怀宝,等.水溶性糖、烟碱、总氮含量与烤烟吃味品质的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0,21(1):7-10.
[11]黎妍妍,李锡宏,李进平.恩施州不同海拔高度植烟区气候和土壤条件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10-114.
[12]李锡宏,李进平,黎妍妍,等.恩施烟区特色烤烟生产区域定位分析[G]//湖北省烟草学会 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35-42.
[13]向永生,邹焱.鄂西南烟区土壤、烟叶含氯状况及施氯效果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23-25.
[14]李良勇,谢鹏飞,刘峰,等.湖南浏阳烟区气候土壤因素和烟叶质量特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5):49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