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ERT、Sp1、c-myc在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中的表达差异

2012-05-23 04:01
山东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端粒酶胰岛并联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

胰岛β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是过量分泌的胰岛素释放入血,引起以低血糖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目前,国内外关于胰岛β细胞瘤的报道多数是关于胰岛β细胞瘤影像学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手段,而有关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鉴别报道极少。恶性胰岛β细胞瘤虽较为罕见,但复发率、病死率高[1],因此早期区分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对于指导临床诊疗和判断预后有很大帮助。本文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刺激蛋白1(Spl)、原癌基因转录因子(c-myc)在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和正常胰岛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鉴别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提供客观、简便的诊断方法,以便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0年4月~2010年4月手术切除、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胰岛β细胞瘤石蜡标本43例。良性27例,男10例、女17例,年龄16~66(44±11.8)岁;恶性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21~72(47±12.6)岁。另取正常胰岛细胞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于术前行胰腺CT检查、B超检查、胰岛素释放指数测定,均符合诊断标准。

1.2 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组织中hTERT、SP1和 c-myc蛋白含量。组织标本经10%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4μm厚切片,按照SP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以细胞核和(或)细胞质出现棕黄色为阳性细胞。高倍镜下观察切片,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200个细胞,共计数1 000个细胞。阳性细胞 <5%为(-),5% ~25%为(+),26% ~50%为(++),>50%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hTERT、SP1和c-myc免疫组化的结果在不同临床参数和病理亚组的统计分析分别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和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胰岛 β细胞瘤和正常胰岛细胞组织中hTERT、Sp1、c-myc蛋白的表达 hTERT、Sp1、c-myc在恶性胰岛β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13/16)、75.0%(12/16)、87.5%(14/16),在良性胰岛β细胞瘤分别为25.9%(7/27)、29.6%(8/27)、14.8%(4/27)。正常胰岛细胞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

2.2 hTERT、Sp1和c-myc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hTERT、Sp1和c-myc蛋白表达与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与病理类型相关,在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表达高于良性胰岛β细胞瘤(P<0.05)。见表1。相关性分析显示,hTERT与Sp1、c-myc 的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 0.992、0.893,P 均 <0.01)。

表1 43例胰岛β细胞瘤的hTERT、Sp1和c-myc蛋白的表达(例)

2.3 单用hTERT和三种抗原并联对诊断胰岛β细胞瘤的阳性率比较 43例胰岛β细胞瘤中,三种抗原并联诊断的阳性率为 55.8%(24/43),单用hTERT抗原诊断的阳性率为 46.5%(20/43)。hTERT和三种抗原并联诊断对43例胰岛β细胞瘤作出分级诊断的结果不存在一致性(κ=0.00,P>0.05)。见表 2。

表2 43例胰岛β细胞瘤的hTERT和三种抗原并联诊断的表达(例)

2.4 hTERT、Sp1和c-myc对诊断胰岛β细胞瘤的预测值比较 见表3。hTERT、Sp1和c-myc三个指标并联诊断比单个指标的检测灵敏度更高,阳性预测值和准确诊断指数一致,而准确度和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

表3 hTERT、Sp1、c-myc对胰岛β细胞瘤诊断的预测值(%)

3 讨论

胰岛β细胞瘤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瘤体一般较小,直径<2 cm者占85%左右。肿瘤大部分为良性,恶性者仅占10% ~16%[2]。从形态学上很难鉴别胰岛β细胞瘤的良、恶性,主要根据肿瘤有无侵犯包膜及血管、有无远处器官转移[3]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目前尚未发现能早期诊断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肿瘤标志物。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TERT、Sp1、c-myc在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和正常胰岛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鉴别胰岛β细胞瘤的价值,为判断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提供客观的诊断方法。

端粒酶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核糖核酸蛋白酶,它能够利用自身RNA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加到染色体末端防止端粒缩短,使细胞具有继续增殖的能力。端粒酶几乎存在于所有永生细胞系、生殖细胞、干细胞和近90%的肿瘤中,在正常体细胞中很少表达[4]。hTERT是人类端粒酶蛋白的催化亚单位,是端粒酶的限速成分,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认为,端粒酶活性是鉴别正常组织和恶性肿瘤组织的重要标志物,同时也包括内分泌肿瘤[5~7]。端粒酶在神经母细胞瘤、胰腺癌、肺癌、子宫上皮内瘤变、宫颈癌、胃癌等组织中均呈高表达[8,9],说明端粒酶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病变的进展可能性大,肿瘤的恶性程度高。Lam等[10]研究认为,端粒酶对区分良、恶性胰腺内分泌肿瘤有价值。本研究表明,hTERT在恶性胰岛β细胞瘤中的表达高于良性,在正常胰岛组织无表达。提示hTERT蛋白表达可用来鉴别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

研究表明,hTERT的表达及调控与众多因素有关,其主要调控方式在转录水平,研究该酶的转录调控方式对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Kyo等[11]研究序列的分析表明,hTERT包含 Sp1、c-myc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p1、c-myc和hTERT是同一个通路上的三个基因。Sp1是序列特异性的DNA结合蛋白,可结合并正向调控某些富含GC序列的启动子的细胞基因的转录过程,从而调控肿瘤细胞的生存、生长和血管生成。本研究表明,Sp1在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相关性分析显示,hTERT与Sp1的表达呈正相关。

c-myc是一种原癌基因,其过表达可导致癌的发生。c-myc对hTERT的激活是通过与ATG上游-34和-242个核苷酸之间的中心区域的两个E-box相结合,这一激活途径与细胞增殖及蛋白合成无关,所以hTERT是c-myc的直接转录靶基因。钟鸣等[16]通过用原位杂交检测癌基因转录因子c-myc和Sp1在人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及与hTERT的关系,结果显示AB中hTERT明显增加的活性可能与转录因子Sp1和c-myc有关,三者在AB中的表达趋势与AB的临床生物学特性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c-myc在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相关性分析显示,hTERT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hTERT和三种抗原并联诊断的表达结果显示,三者并联诊断和单用hTERT的结果不一致,三种抗原并联诊断比单用hTERT诊断阳性率更高。联合检测hTERT、Sp1和c-myc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正确诊断指数优于单独检测hTERT。

综上所述,hTERT在胰岛β细胞瘤的表达与转录因子c-myc和Sp1的激活有关,Sp1和c-myc激活后,可以与hTERT核心启动子区内的Sp1和c-myc的结合位点结合,从而激活hTERT转录,导致肿瘤发生。联合检测hTERT、c-myc和Sp1的表达有助于诊断胰岛β细胞瘤,并评价预后。

[1]Kobayashi M,Kawa S,Kobayashi M,et al.Malignant insulinoma presenting a non-functioningmetastatic liver tumor 14 years after resection of the primary tumor[J].JGastroenterol,1998,33(6):891-894.

[2]Dolan JP,Norton JA.Occult insulinoma[J].Br JSurg,2000,87(4):385-387.

[3]Regel G,Lobenhoffer P,Grotz M,et al.Treatment results of patientswith multiple trauma:an analysis of 3406 cases treated between 1972 and 1991 at a German Level I Trauma Center[J].J Trauma,1995,38(1):70-78.

[4]Kim NW,Piatyszek MA,Prowse KR,et al.Specific association of human telomerase activity with immortal cells and cancer[J].Science,1994,266(5193):2011-2015.

[5]罗佐杰,李健玲,秦映芬,等.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和蛋白在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4):336-340.

[6]Tang SJ,Dumot JA,Wang L,et al.Telomerase activity in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J].Am JGastroenterol,2002,97(4):1022-1030.

[7]Orlando C,Gelmini S.Telomerase in endocrine and endocrine-dependent tumors[J].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01,78(3):201-214.

[8]张毓文,王茹英.端粒酶含量测定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7):606.

[9]周峻,何勇,等.端粒酶抑制剂对舌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周期的作用[J].中国癌症杂志,2002,12(2):110-112.

[10]Lam KY,Lo CY,Fan ST,et al.Telomerase activity in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urs:a potential marker for malignancy[J].Mol Pathol,2000,53(3):133-136.

[11]Kyo S,Takakura M,Taira T,et al.Sp1 cooperateswith c-Myc to activate transcription of the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gene(hTERT)[J].Nucleic Acids Res,2000,28(3):669-677.

[12]钟鸣,李自娟,王洁,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cmyc和刺激蛋白1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22(6):499-502.

猜你喜欢
端粒酶胰岛并联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封闭端粒酶活性基因治疗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并联型APF中SVPWM的零矢量分配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