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鹏 郭晓东 李海波 张丽艳 曲道炜
加味小青龙汤临床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疗效确切[1],临证中发现很多AR患者存在阳气不足,水饮内停之表现,加味小青龙汤具有益气温阳化饮之功用,为深入研究加味小青龙汤益气温阳化饮的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本课题组制备了变应性鼻炎的大鼠模型,以AR大鼠血浆IL-4和鼻黏膜病理形态为指标,对加味小青龙汤进行拆方研究。
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体重为200~240 g。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2000量认(辽)字(S2011)号。
按照成组实验设计方法,将大鼠按体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9组,每组10只。分别为:(1)正常对照组;(2)模型组;(3)益气组(黄芪6 g、白术9 g、防风6 g);(4)温阳组(麻黄9 g、桂枝9 g、白芍9 g、炙甘草9 g);(5)化饮组(干姜9 g、细辛5 g、五味子9 g、半夏9 g);(6)益气温阳组(黄芪6 g、白术9 g、防风6 g、麻黄9 g、桂枝9 g、白芍9 g、炙甘草9 g);(7)益气化饮组(黄芪6 g、白术9 g、防风6 g、干姜9 g、细辛5 g、五味子9 g、半夏9 g);(8)温阳化饮组(麻黄9 g、桂枝9 g、白芍9 g、炙甘草9 g、干姜9 g、细辛5 g、五味子9 g、半夏9 g);(9)加味小青龙汤组(麻黄9 g、桂枝9 g、白芍9 g、炙甘草9 g、干姜9 g、细辛5 g、五味子9 g、半夏9 g、黄芪6 g、白术9 g、防风6 g)。
实验用中药购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鉴定均为正品。生药剂量根据《伤寒论》小青龙汤原方剂量比例进行配比。各治疗组药物煎煮后浓缩成含生药量1 g/ml的浓缩液。
(1)试剂:卵白蛋白:上海化学试剂厂(20090508)。吸附白百破疫苗由辽宁中医药大学疾病预防中心提供,规格5.0 ml/支,批号:201001009-2。氢氧化铝:沈阳市试剂三厂(批号:20080912)。(2)主要仪器:切片机型号为AO-820(美国制造);荧光显微镜型号为OLYMPUS(日本制造);照相机型号为OLYMPUS C-35AD-2(日本制造)。
乙醚麻醉大鼠,在大鼠左右前肢、后肢跖部分别注射0.1 ml、0.2 ml的抗原佐剂混悬液致敏。初次致敏5天后强化致敏,将0.5 mg卵自蛋白溶解于1 ml生理盐水注入大鼠背部。初次致敏第7天开始用卵白蛋白滴鼻,1次/天,10 μl/次。连续滴鼻7天。之后隔日给予卵白蛋白1 g/L滴鼻,以维持对鼻黏膜的刺激。连续灌胃给药4周,每隔7天观察一次鼻部滴蛋白液30分钟内搔鼻次数和喷嚏次数。
采取记分法记录鼻分泌物量、喷嚏次数及鼻痒程度。方法如下:(1)鼻涕:流至前鼻孔1分;超过前鼻孔2分;涕流满面3分。(2)喷嚏:4个以内1分;5~10个2分;10个以上3分。(3)鼻痒:轻度抓鼻1分;频繁抓鼻2分;抓鼻不止3分。自鼻腔激发开始观察30分钟,采用叠加法记分,总分超过5分为动物造模成功[3]。
按照《药理实验方法学》[4]人与动物等效剂量换算方法,人与大鼠药物每公斤体重剂量之比约为1∶6,因此各组药物灌胃剂量如下:(1)正常对照组:按照每100 g大鼠体重予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2)模型组:同正常对照组;(3)益气组:按每1 kg大鼠体重予以2.1 ml所试药物煎剂(相当于2.1 g生药)灌胃;(4)温阳组:按每1 kg大鼠体重予以3.6 ml所试药物煎剂(相当于3.6 g生药)灌胃;(5)化饮组:按每1 kg大鼠体重予以3.2 ml所试药物煎剂(相当于3.2 g生药)灌胃;(6)益气温阳组:按每1 kg大鼠体重予以5.7 ml所试药物煎剂(相当于5.7 g生药)灌胃;(7)益气化饮组:按每1 kg大鼠体重予以5.3 ml所试药物煎剂(相当于5.3 g生药)灌胃;(8)温阳化饮组:按每1 kg大鼠体重予以6.8 ml所试药物煎剂(相当于6.8 g生药)灌胃;(9)加味小青龙汤组:按每1 kg大鼠体重予以9.0 ml所试药物煎剂(相当于9.0 g生药)灌胃。各组每天一次灌胃给药。
参考1997年在海口修订AR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5],治疗后症状累计积分减少2或3分为显效,减少1分为有效,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
将大鼠用25%乌拉坦腹腔麻醉,仰卧位固定。剪开颈部皮肤,钝性分离,暴露颈动脉,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颈动脉血3 ml,立即注入抗凝管中,静置2小时后3000转/分离心15分钟,分取血浆,-20℃保存并送检。IL-4、TNF-α含量检测采用ELISA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造模后,造模各组大鼠症状累计积分平均达到5分以上,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造模成功。经过药物治疗,各药物治疗组大鼠症状较模型组均有所减轻,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味小青龙汤组明显降低,与益气组、温阳组、化饮组、益气化饮组、益气温阳组、温阳化饮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给药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bP<0.05,加味小青龙汤组与各治疗组相比较cP<0.05
鼻黏膜组织光镜检查:正常对照组鼻黏膜上皮完整,无炎症反应(见图1);模型组可见鼻黏膜水肿、充血,上皮不完整,重度炎细胞浸润,嗜酸粒细胞浸润明显,黏膜上皮坏死(见图2);益气组、温阳组、化饮组鼻黏膜有充血,中度炎细胞浸润(见图3、4、5);益气温阳组、益气化饮组鼻黏膜有充血,少量炎细胞浸润(见图6、7);温阳化饮组鼻黏膜上皮完整、黏膜少有充血,有少量炎细胞浸润(见图8);加味小青龙汤组鼻黏膜轻度充血,炎细胞消失(见附图9),尤以加味小青龙汤治疗组恢复最好。
图1 正常对照组鼻黏膜组织形态(HE染色10×40)
图2 模型组鼻黏膜组织形态(HE染色10×40)
图3 益气组鼻黏膜组织形态(HE染色10×40)
图5 化饮组鼻黏膜组织形态(HE染色10×40)
图6 益气温阳组鼻黏膜组织形态(HE染色10×40)
图7 益气化饮组鼻黏膜组织形态(HE染色10×40)
图8 温阳化饮组鼻黏膜组织形态(HE染色10×40)
图9 加味小青龙汤组鼻黏膜组织形态(HE染色10×40)
模型组IL-4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IL-4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各给药组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IL-4含量的作用。化饮组、益气温阳组、益气化饮组、温阳化饮组与益气组、温阳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加味小青龙汤治疗组效果最好,与益气组、温阳组、化饮组、益气化饮组、益气温阳组、温阳化饮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果见表2。
表2 加味小青龙汤对AR大鼠血浆IL-4含量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相比较aP<0.05,bP<0.01,加味小青龙汤组与各治疗组相比较cP<0.05,各治疗组与益气组、温阳组相比较dP<0.01
加味小青龙汤治疗AR临床效验显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进行组方的。本方是以小青龙汤、玉屏风散合方,具有益气温阳化饮之功用。而AR在发作期多数体现出其病机特点为阳气虚弱,水饮内停[6],故用作加味小青龙汤及其拆方的实验研究。
AR属Ⅰ型变态反应反应,以鼻局部的集中症状鼻痒、喷嚏、流涕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减轻局部症状是改善和调整Ⅰ型变态反应的客观依据,构成了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的主要内容[7]。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提示:在给药前,各治疗组和模型组症状积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总积分超过5分,表明模型制造成功。经过治疗后,各治疗组喷嚏、搔鼻、流涕的积分值显著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积分减少2~3分,表明各治疗组均能改善AR大鼠的症状,其中以加味小青龙汤治疗组效果最显著。
根据对大鼠AR鼻黏膜形态学的观察,模型组可见鼻黏膜水肿、充血,上皮不完整,重度炎细胞浸润,嗜酸粒细胞浸润明显,黏膜上皮坏死(见图2),与文献报道一致[8],各治疗组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鼻黏膜的病理形态,其中尤以加味小青龙汤治疗组鼻黏膜病理形态恢复最好,其治疗作用是通过抑制了炎症细胞在鼻黏膜的聚集,减少了肥大细胞脱颗粒,进一步促进了鼻黏膜的修复,这与症状积分改善程度相一致,提示鼻黏膜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与疗效相一致,因此鼻黏膜组织形态学研究可用于AR疗效评价。
本研究通过检测AR大鼠血浆中IL-4含量反映Th2细胞亚群的状况,并从此角度来探讨加味小青龙汤及其拆方对IL-4含量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调节IL-4含量的作用。其中,化饮组、益气化饮组、温阳化饮组优于益气组、温阳组,说明化饮在治疗AR中具有重要作用。益气温阳组优于益气组、温阳组,揭示二者起协同作用。加味小青龙汤组疗效优于各治疗组,说明温阳、益气、化饮在治疗AR中表现出协同增效的整体调节作用,体现了加味小青龙汤配伍的高度科学内涵。当然,单纯依据血浆IL-4含量这一指标,也不可能对加味小青龙汤及其拆方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目前我们正在从免疫调节网络的角度开展相关研究,有望获得更加系统全面的结果,为加味小青龙汤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参考文献
[1] 王树鹏, 郭晓东, 张丽艳, 等. 小青龙汤加味对变应性鼻炎大鼠IL-5和TNF-α含量的影响[J]. 中医药学刊, 2006, 24(4): 635-637.
[2] 陈忠, 唐法娣. 大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建立及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30(6): 276-278.
[3] 张志明, 孙树岩, 季文樾. 真菌性抗原致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建立[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5, 12(5): 313-315.
[4] 徐叔云, 卞如濂, 陈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8-179.
[5]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与疗效评定标准[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3): 134-135.
[6] 王树鹏, 刘书宇.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理论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5): 575-576.
[7] 顾瑞金, 顾之燕.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评定标准专题学术讨论会纪要[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1, 26(3): 131-133.
[8] 刘建国, 刘月辉. 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结构变化及微血管重塑实验研究[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0, 17(1):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