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桑
我住的小区和本城的任何一个小区一样,从最开始的簇新清冷,到如今在邻里温情中逐渐透出年久失修的味道,在这变化中,小区外围的商铺也如同树上的枝叶一般,逐渐枝繁叶茂。
楼市红火时,楼下同时有5家中介公司。当看着它们一家家关门,便知道寒冬来了。后来突然冒出4家韩国餐馆和韩国食品店,因为小区里多了若干相貌如同韩剧配角模样的外国友人。湘菜、川菜、东北菜和潮州菜一直轮番上阵,几家服装店总是一茬一茬地换人,几家美容店却经久屹立。
小K,原来是一家便利店的职员,后来便利店倒了,他就在茶餐厅收银,茶餐厅变成水果档之后,他换到冲印店门口卖盗版碟,再后来,我每次去冲印店洗照片,他都高效地帮我PS证件照或者给我冲洗的建议,似乎已经升级为老板。
多变的,似乎还有他的感情生活,带着扑朔迷离的姿态,激起了我这个师奶多余的好奇心。
第一次在小区之外见到他,是在电影院。他身边有个年轻女人,看着面熟,后来经老妈提示,才想起来是书店的湖北小妹。小K和我简单地点头招呼后,就转身去买票,书店小妹走过去试图挽着他的胳膊,他看似不经意地抽离,让小妹的手委屈地退回原地。我老妈对我说:“上次看着小K还带着一个孩子,似乎已经结婚生子了?”
没过多久,我就在附近超市的儿童游乐区见到了小K和那个孩子,还有烧烤店老板娘。至少从我目力所及,这是正常的一家三口所展示的图景(虽然我清晰地记得烧烤店老板另有其人)。那一刻,我发现小K其实还算相貌端正,如果把周围的商铺男女看作是一场社区版《非诚勿扰》的话,他尚可算是人气男嘉宾,在与住户或其他商户的良好互动中,散发出一种熟稔的淡定和亲和力(真像一段推荐感言)。
后来,那个一直给我做美容的小妹告诉我,小K和烧烤店老板娘早就眉来眼去了。我掐指一算,这个“早”,可以追溯到五六年前。“所以啊,都不知道那个小孩是谁的。不过呢,烧烤店老板也经常打老婆,说是去年底卷了一笔钱消失了。”我躺在美容院的床上,一边担心小妹横飞的唾沫溅到我的脸上,一边在想,小K如今是冲印店老板,和烧烤店老板娘也算是“门当户对”,若有真爱又有亲生儿子,倒也是个大团圆的结局。
我又想,或许,我这样的老住户,也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论对象吧。我们在各自的世界里担任主演,又在别人的故事里担任旁白或配角,生活从来都不缺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