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的差异

2012-05-14 13:38徐迅雷
杂文选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有偿打麻将麻将

徐迅雷

事实上,中国出去的留学生,大抵有两类:一类是学习很好,一心求知求学;另一类是读书较差,一心想着混张文凭,镀上一层金就完事。

一个名叫黛西·霍尔多夫的美国女孩,是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她用镜头记录下中国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中就有中国留学生整日生活在中国人的小圈子里、打打麻将之类的生活照。对这样的镜头,其实不用感到奇怪,因为出国留学者中,本身就有一批这样的人。

在国内考不好,于是就谋求出国留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有权或有钱的人。别说什么“好好学习”,即使仅仅买张文凭以充数,有的孩子及其父母也都愿意干。不求真才实学,只求文凭到手,一切也就万事大吉了。

究其根源,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亦有个人内在的因素。在国内考大学,不仅竞争激烈,而且许多学生到了大学就“解放”了,不学了,反正“严进宽出”早已是事实。高等教育本身,也渐变成谋利的工具,让人大为失望。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批判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是“要钱不要脸,要钱不要命”。

我们的许多教育机构,还停留在忙于赚钱的阶段,不仅高校,许多中学亦是如此。比如,去年教育系统在全国共派出检查组一万一千多个,共查处各类中学的乱收费五亿多元;已清退三亿八千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的有三千六百九十六人,甚至还清理出八万余名虚报注册“吃空饷”人员;教育部说,下一阶段治理重点将是有偿补课,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将影响评优和聘用……教育之乱,可见一斑。不仅行政化,而且利益化的教育,必然是对教育本身的扭曲。

国人越来越多地逃离这样的教育环境,这就是“用脚投票,出国留学”,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看到,留学的差异,不仅仅是留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国外教育和国内教育巨大差异的体现。

反思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尤其是教育文化,大家都要清醒,就是千万不能被“国足”踢坏脑子。可事实上,我国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已被踢坏了脑子,只是“谁”踢的不知道。那些到了美国留学,却忙着打麻将的学生,从小所培养的主要习惯,就是或玩麻将、或玩游戏,他们继承的正是“麻将文化”的国粹。

教育的核心是“立人”,立人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该从习惯培养开始。所以可以这么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一段话很有名,我想在这里再引用一下:“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这里所说的都是内在因素,其实教育的生态也是一样的,那就是:教育的思想与理念,经过一步步演进,最终也变成受教育者的命运,甚至是教育本身的命运。

无论是留学去远方还是工作去远方,都需要以真正的“立人”为前提、为内核。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校长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致词的题目就是《远方》,其中有些话让人无法忘怀,在此引以共勉:你们要把人文情怀带到远方,你们要把诚信带到远方,你们要把互信带到远方,你们要把独立的人格带到远方……

【原载2012年7月4日《教师报·博采》】

猜你喜欢
有偿打麻将麻将
妈妈打麻将
中国麻将走红国外
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任务 基本完成
对教师有偿补课要分而治之
“麻将迷”妈妈
打麻将
“打麻将糊了”?
浪费时间
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