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武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70)
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京杭运河特大桥位于扬州市,新建桥位于既有铁路桥南侧25 m左右。既有桥孔跨布置为:27-16 m先张T梁+5-32 m后张T梁+1-112 m下承式钢桁梁+28-32 m后张T梁。为对孔布置及降低结构高度,新建桥采用(65+114+65)m单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
京杭运河为Ⅱ级航道,通航净高7.5 m,最高通航水位7.13 m,最低通航水位3.33 m,通航净宽≥90 m,设计洪水位H1/100=7.51 m,设计流量为2 107 m3/s,设计流速为1.28 m/s,设计桥梁线路中心与京杭运河水流方向交角为2°。
主桥总布置见图1。
图1 主桥总布置(单位:cm)
(1)线路等级:国铁Ⅰ级。
(2)线路情况:有砟轨道,单线,直线。
(3)牵引种类:电力。
(4)设计活载:“中-活载”。
(5)设计行车速度:客车200 km/h,货车120 km/h。
(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
主梁桥面宽8.5 m,主墩顶桥面加宽至10.2 m。主梁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箱形断面,边跨及跨中梁高3.5 m,支点梁高6.0 m,梁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厚0.4 m,在墩顶位置加厚至0.8 m;底板变厚度,边跨及跨中为0.35 m,主墩墩顶位置处为1.0 m,边跨墩顶位置处为0.8 m;腹板亦为变厚度,厚度分0.40 m、0.60 m、0.90 m三种,腹板厚度变化通过一个节段实现。
主梁共设置4道横隔板,边跨墩顶横隔板厚1.5 m,主跨墩顶横隔板厚3.5 m。在吊杆位置设吊杆横梁,共设12道吊点横梁,吊点横梁厚0.35 m。
主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节段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0号块长度应考虑拱脚构造和挂篮安装空间。②考虑工期紧张,适当加大节段长度。③吊杆中心至各梁段端部最好为一个定值,以方便施工。
主梁悬臂施工共分为13个节段。各节段长度分别为:0号节段长17 m,1号节段长3.5 m,2号~12号节段长4.0 m,合龙段长2.0 m,边跨现浇段长7.75 m。主梁横断面见图2。
图2 主梁横断面(单位:cm)
主梁采用纵、竖双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钢束在最大负弯矩区设置40束19-φs15.2 mm顶板束和26束16-φs15.2 mm腹板下弯束。中跨最大正弯矩区设置12束16-φs15.2 mm钢束,边跨最大正弯矩区设置14束16-φs15.2 mm钢束,边跨和中跨合龙段附近顶板均设置2束19-φs15.2 mm钢束。纵向预应力钢束标准抗拉强度fpk=1 860 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张拉控制应力 σcon=1 302 MPa。
竖向预应力筋采用φL25 mm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其标准强度830 MPa,锚下张拉控制力为346 kN。
拱肋跨径114 m,理论矢高22.8 m,矢跨比为1/5,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拱肋采用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截面,截面高度2.8 m,上、下弦管为φ800×16 mm钢管,腹腔由16 mm厚钢板组成,宽0.55 m。拱肋内灌注C50微膨胀混凝土。两片拱肋横向间距6.7 m。
吊杆采用高强钢丝成品吊杆,每根吊杆采用73根φ7 mm双层镀锌高强钢丝,吊杆下端锚固于横梁底部,上端穿过拱肋锚固于拱肋上缘,吊杆于上端张拉。本桥吊杆力较小,采用单吊杆以简化设计和施工,吊杆顺桥向间距8 m,全桥共设12对吊杆。
两片拱肋之间共设置5道风撑,风撑采用钢管桁架结构,与拱肋固结。风撑钢管规格分别为φ450 mm×12 mm、φ250 mm ×10 mm。
本桥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①施工0号节段,张拉预应力筋。安装挂篮。
②悬臂浇筑1~12号节段,张拉相应预应力筋,在施工12号节段的同时进行边跨现浇段施工。
③浇筑边跨合龙段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
④安装中跨合龙段支架,浇筑中跨合龙段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
⑤在桥面搭设临时支架,安装拱肋和风撑。
⑥将拱肋与临时支架脱离,依次灌注拱肋上弦管、下弦管、腹腔混凝土。
⑦安装吊杆,按设计顺序张拉吊杆。
⑧施工桥面系,调整吊杆力至设计值。
对于连续梁拱组合结构,梁拱刚度之比决定二者承担荷载大小。本桥梁拱刚度之比见表1。
表1 梁拱刚度之比
1/80<E梁I梁/E拱I拱<80,属于刚性梁刚性拱。在二期恒载q=89.3 kN/m作用下,全部吊杆力之和为3 630 kN,中跨二期恒载合计10 180 kN,拱肋承担荷载比例为3 630/10 180=35.66%。
分别建立中跨无拱肋加劲的连续梁模型(模型一)和中跨有拱肋加劲的连续梁拱模型(模型二),考虑施工阶段,对比两种模型内力和位移。有、无拱肋加劲时主梁弯矩对比见表2。
表2 有、无拱肋加劲主梁弯矩对比 kN·m
从表2可见,当有拱肋加劲时,在列车活载作用下,边跨跨中、中跨跨中和中支点弯矩均明显减小;在恒载作用下,中跨跨中、中支点弯矩明显减小,边跨跨中弯矩略有增大。
有、无拱肋加劲时主梁列车活载位移对比见表3。
表3 有、无拱肋加劲主梁列车活载位移对比 mm
从表3可见,当有拱肋加劲时,在列车活载作用下,边跨跨中、中跨跨中位移减小,中跨跨中位移由91.9 mm减小至18.0 mm,拱肋显著提高了主梁竖向刚度。
(1)应力
主力组合下,上缘最小压应力1.09 MPa,最大压应力11.22 MPa;下缘最小压应力2.97 MPa,最大压应力13.12 MPa。主+附组合下,上缘最小压应力0.43 MPa,最大压应力12.17 MPa;下缘最小压应力2.10 MPa,最大压应力13.58 MPa。
(2)强度及抗裂
主力组合下,最小强度安全系数2.20,最小抗裂安全系数1.39,最大主拉应力1.25 MPa。
主+附组合下,最小强度安全系数2.13,最小抗裂安全系数1.35,最大主拉应力1.32 MPa。
(3)刚度
列车荷载作用下,中跨最大静活载挠度17.1 mm,挠跨比1/6 667;边跨最大静活载挠度16.7 mm,挠跨比1/3 892;梁端转角1.0‰。
主力组合下,钢管上缘最大压应力83 MPa,最大拉应力8 MPa;下缘最大压应力132 MPa,最小压应力32 MPa。主 +附组合下,钢管上缘最大压应力85 MPa,最大拉应力11 MPa;下缘最大压应力136 MPa,最小压应力28 MPa。
主力组合下,混凝土上缘最大压应力4.39 MPa,最大拉应力2.36 MPa;下缘最大压应力2.71 MPa,最小压应力-1.31 MPa。主+附组合下,混凝土上缘最大压应力4.88 MPa,最大拉应力-2.85 MPa;下缘最大压应力3.07 MPa,最小压应力-2.03 MPa。
主+附组合下,吊杆最大拉应力268 MPa,强度安全系数6.23>3.0。吊杆最大活载应力幅142 MPa<200 MPa。
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是其固有特性,它是对桥梁进行抗震分析的基础,并对结构稳定有直接影响。采用Midas软件建立空间计算模型,主梁、拱肋及横撑采用空间梁单元,吊杆采用桁架单元。结构自振特性见表4。
表4 结构自振特性
从表4可见:结构第一阶频率为0.606 Hz,表现为拱肋横向弯曲振动;主梁竖向弯曲振动在第3阶出现,频率为1.79 Hz;主梁横向弯曲振动在第6阶出现,频率为2.261 Hz。
结构稳定计算与动力特性分析采用同一空间模型。计算表明:结构失稳表现为拱肋面外失稳。在自重+二期恒载+列车活载作用下,一阶失稳临界荷载系数为7.48,一阶失稳模态见图3。
图3 结构一阶失稳模态
(1)连续梁拱组合结构可以较同等跨度连续梁显著降低建筑高度,并且主梁可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拱肋在合龙后的桥面上进行架设,对航道干扰甚小,非常适合于跨越高等级航道。
(2)连续梁拱组合结构由于拱肋的加劲作用,主梁竖向刚度有明显提高。以本桥为例,由于拱肋的加劲,中跨跨中列车活载挠度由91.9 mm减至18.0 mm。
(3)连续梁拱组合结构失稳模态主要表现为拱肋面外失稳,本桥一阶失稳临界荷载系数为7.48。
[1]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 李国豪.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3] 吴清明.复合钢管混凝土桥梁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 王祯,李凤芹,王召祜.青藏铁路拉萨河特大桥主桥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4(6):1-3
[5] 苏伟.客运专线铁路(60+128+60)m连续梁拱桥动力性能分析[J].桥梁建设,2007(2):18-20
[6] 黄纳新.温福铁路昆阳特大桥主桥连续梁拱施工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5(11):31-33
[7] 李小和,孙新锋,王民焕.铁路(60+128+60)m系杆拱连续梁施工技术[J].桥梁建设,2009(5):53-56
[8] 陈晓波.某高速铁路连续梁拱组合桥结构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11(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