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摘要: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强调创新、变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知识传授。但在展示出一片曙光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一分忧虑:学生对文本尚未充分解读,便展开热热闹闹的讨论……。这决不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是我们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做法出现了偏差,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当讲则讲,当活动则活动,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对。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学生主体;误区
2001年国务院颁发《关于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的决定》,同年6月国家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拉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任何领域、任何形式的改革都不能完全割裂历史,都应既继承又创新。“过”与“不及”都与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在课程改革以其蓬勃的发展态势深刻改变着基础教育的今天,什么研讨会、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比赛课纷至沓来,此起彼伏,热热闹闹,应接不暇。笔者也参加过不少此类活动,总觉得不少教师不能正确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意义,不能很好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要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必须走出下面几种误区。
一、走出“课堂是老师表演的舞台”的误区
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交往的舞台,是引导、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场所;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智慧的充分展现。然而,在课堂上,有的教师总是感觉不吐不快,不痛快淋漓地发挥一番不过瘾。这种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的花里胡哨的务虚的教法必然会贻误学生。
传统的教师身份——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往往促使教师把学生投之九霄云外,天马行空,唱独角戏,在学生面前扮演一番学识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自己的风采,迷惑了纯真的学生。殊不知,学生除了认为老师课堂很精彩外,一无所获。因为这口若悬河永远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了学生的佩服倾慕之外,并不能表示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又哪里谈得上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依托呢?可怜的是我们有的“教书匠”还沉迷于自己的“成功”课堂而沾沾自喜呢!
教学离不开“学”与“教”,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学法指导,提出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强调基础知识的把握的基础上,更注重了学生“人”的发展。传统的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使得我们的学生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习惯于依赖教师,习惯于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没有自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认识,更没有在学习中有自己的发现,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这些都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背道而驰。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然而,在很多教师身上,尽管改变了原来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式,但有一个关键问题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就是教师没有用自己的“教”去适应学生的“学”,而是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思想下的教学忽略了一个关键:学生的个体发展。每个学生都存在较大差异的个体,教师的教学应该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而不应该试图“消灭”这一差异,企求整齐划一。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思想,才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二、走出“我不教你就不会”的误区
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课外获取的知识量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大的。因此,教师要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不必凡事都越俎代庖,明白知识的传授永远不如技能的传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就少讲或不讲。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而应该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大胆取舍。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了现代的学生;力争做一个牧羊人,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
三、走出“学生多讲”就是“主体地位”的误区
新课改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否定知识传授的作用和地位,而实际上新课改的目的是“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新课标虽然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未完全否定知识传授的应有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当讲则讲,当活动则活动,正确把握好一个度。
目前,在各级各类观摩课中发现有的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就“不讲”;尽量让学生多讲,让学生多活动,担心一讲就不被认为是“课改”了,这不是滑稽吗?于是,课堂上学生举手纷纷,热闹非凡,冠以“自学自悟”;或多媒体课件异彩纷呈,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
“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笔者认为它们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新课程改革并不排斥老师讲。教学教学,教师不“讲”何来之“教”?问题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可见,课堂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有利于培养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讲。
我们不能当讲的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去挖掘体会,这样的教学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学生也得不到发展。教师大多能见学生所未见,思学生所未能思。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从以前教师的繁琐分析到现在教师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加上精当的评点,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加上启发引导,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加上精妙的点拨,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
总之,有意或无意地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知识传授的既定作用,实质上未能正确解读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未能充分把握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不应当将二者对立乃至割裂开来,而应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看到二者实乃为达到既定目的而不可缺少的有机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在对任何一方具体操作时都应讲究分寸,讲究实效,严防“过”与“不及”,否则我们的新课改的目的就可能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