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军,王世明,黄有方,匡兴红,杨琛
(1.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上海 201306;2.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上海 201306)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逆变器[1-2],Z 源逆变器[3]具有可实现升降压变换以及逆变器桥臂可以直通等优点,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7].文献[8]提出一种改进Z源逆变器,能大大减小Z网络电容电压应力并具有内在的抑制启动冲击电流的能力,从而可以使用低压电容以减小系统的体积和成本、增加可靠性[9].
对于三相Z源逆变器,目前主要有3种控制策略[10-12]:简单升压控制、最大升压控制、最大恒定升压控制,这些控制策略中升压因子与调制度相互关联.文献[13]提出一种双载波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策略,可使升压因子独立于调制度,但部分直通零状态在非零矢量作用时间加入,会改变原来的PWM波形,增加输出谐波.本文提出一种三载波PWM策略,通过3个三角波载波与三相调制信号比较控制6个功率器件,可以使升压因子独立于调制度,并且不改变原来的PWM波形.分析表明,采用该调制策略时,改进Z源逆变器电容电压应力和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均低于传统控制策略.将该方法应用于改进Z源逆变器,可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改进Z源逆变器[8]拓扑见图1.假设Z网络对称,即 L1=L2,C1=C2,则 VC1=VC2=VC,vL1=vL2=vL,且有
式中:直通占空比D0=T0/T,T0为一个开关周期中的直通时间.VC小于传统Z源逆变器电容电压,有利于减小电容的体积并节约成本.
图1 改进Z源逆变器拓扑
升压因子
假设逆变器的调制度为M,则电压增益
因此
逆变桥两端的峰值电压为
逆变器输出的相电压峰值可以表示为
图2 双载波PWM波形
文献[13]提出一种双载波PWM策略,通过3个正弦调制波Va,Vb,Vc与两个高频三角波载波信号比较控制6个功率器件,见图2.图2中一个载波没有直流偏置电压(如粗实线三角波),调制波Va,Vb,Vc与其比较之后获得的脉冲波控制图1中上面的3个功率器件 Sap,Sbp,Scp;另一个载波存在正的直流偏置电压(如细实线三角波),调制波与其比较后获得的脉冲波控制图1中下面的3个功率器件 San,Sbn,Scn.直通时间即由 Sap与 San,Sbp与Sbn,Scp与Scn的错时通断产生.这种方法在调制度M不变时,可以通过调节载波的直流偏置电压改变升压因子B,从而调节电压增益G,具有M与B相互独立的优点.另外,由于每个直通时间内只有一相桥臂的两个功率器件同时闭合,该方法较其他方法的开关损耗小.
但这种方法也有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较高的缺点.在载波的1/2个周期内,3个调制波Va,Vb,Vc与其中一个载波有3个交点,这3个交点若Va>Vb> Vc,则 Sap与 San,Sbp与 Sbn错时通断产生的直通时间不属于传统零矢量作用时间.这会改变传统PWM输出的三相电压波形,增加输出电压的总谐波畸变率.
图3 三载波PWM波形
本文采用3个载波:载波1不叠加直流偏置电压,载波2和3分别在载波1的基础上叠加正直流偏置电压Voff和负直流偏置电压 - Voff,见图3.在载波1的1/2个周期中,3个调制波与载波1必有3个相交点,这 3个相交点若 Va>Vb>Vc,则:Va与载波3比较获得Sap,与载波1比较获得San;Vb与载波1比较获得Sbp和Sbn;Vc与载波1比较获得Scp,与载波2比较获得Scn.这样,Sbp与Sbn不存在错时通断,Sap与 San,Scp与 Scn存在错时通断,直通时间由这种错时通断产生.这两处的直通时间都在传统零矢量作用时间加入,与传统方式相比零矢量作用时间没有变化,因此不会改变输出电压PWM波形.
在M不变时,同样可以通过调节载波的直流偏置电压Voff改变B,从而调节G;每个直通时间内,同样只有一相桥臂的两个功率器件同时闭合.因此,该方法也具有双载波PWM中M与B相互独立、开关损耗小的优点.
若载波1幅值为Vt,则有
由式(2)有
由式(3)有
一般要求 B>0,所以D0<0.5,因此要求 Voff/Vt<0.5.Voff越大,B 越大,在一定的调制度M下G越大.当M=1时,G与Voff/Vt的关系见图4.
为尽量避免调制波与三载波不全相交的情况,调制波也采取3次谐波注入[14]的方法.
设A相调制波表达式为
图4 电压增益与Voff/Vt的关系
注入1/6倍3次谐波后,A相调制波为
由式(5)可知功率器件电压应力为
可见当输入电压相同时,可用升压因子的大小比较功率器件电压应力.改进Z源逆变器采用三载波PWM时,升压因子用B3C表示,即
改进Z源逆变器采用简单升压法、最大升压控制、最大恒升压控制的升压因子分别用BSB,BMB,BMCB表示,由文献[8,10-14]可知
M=1时,简单升压法、最大升压控制、最大恒升压控制、三载波PWM升压因子与电压增益之间的关系见图5.图中SB,MB,MCB,三载波分别表示简单升压控制、最大升压控制、最大恒升压控制、三载波PWM控制.其中三载波PWM方法中,通过调节Voff/Vt来调节G的大小.为便于与文献[13]和[14]的类似图形比较,图5~8中G的范围都取0~10.
由式(6),(14)~(17)可得,输出电压相同时,简单升压法、最大升压控制、最大恒升压控制、三载波PWM下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分别为
式中:ks,SB,ks,MB,ks,MCB,ks,3C分别为这 4 种控制下的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因子,
当M=1时,这几种控制方法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因子与电压增益之间的关系见图6.
由式(1)~(4)可得,改进Z源逆变器电容电压应力为
简单升压法、最大升压控制、最大恒升压控制、三载波PWM下的电容电压应力分别为
即这几种控制下的电容电压应力因子为
当M=1时,这几种控制下的电容电压应力因子与电压增益之间的关系见图7.
由式(6),(19)~(22)可得,输出电压相同时,简单升压法、最大升压控制、最大恒升压控制、三载波PWM下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分别为
式中:k'C,SB,k'C,MB,k'C,MCB,k'C,3C分别为这 4 种控制下的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因子,
当M=1时,这几种控制下的电容电压应力因子与电压增益之间的关系见图8.
通过仿真比较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的有效值及总谐波畸变率,以验证第2节关于本文方法输出PWM波形的分析.
图9 线电压、线电流波形
对Z源逆变器采用双载波PWM、三载波PWM进行仿真,以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仿真参数为:C1=C2=1 000 μF,L1=L2=3 mH,调制波频率为50 Hz,载波频率为5 kHz,调制度M=0.8,输入电压Vi=150 V,采用三相阻感负载,每相为 50 Ω与10 mH串联.文献[13]中 Voff/Vt=0.15,则升压因子B=1.5Voff/Vt=0.225,为使升压因子与其一致,这 里 Voff/Vt=0.225(满足第2节对 Voff/Vt的要求).采 用MATLAB/Simulink搭建模型仿真,获得的线电压、线电流波形见图9.
线电压峰值理论计算值为272.73 V;本文仿真结果为272.19 V,与理论值十分接近.三载波PWM获得的线电压、线电流与文献[13]双载波PWM比较见表1(文献[13]中线电压有效值、峰值理论计算值为154.3,267.2 V是不对的).
表1 线电压、线电流比较
经傅里叶分析,线电压、线电流基波及各次谐波幅值见图10.
由表1和图10可见,三载波PWM在Z源逆变器上效果较佳,明显优于双载波PWM.
图10 线电压、线电流频谱分析
在改进Z源逆变器中采用三载波PWM,参数设置同第5.1节.功率器件电压应力、电容电压应力见图11.功率器件电压应力、电容电压应力理论计算值 为 272.73,61.36 V;仿真获得的这两个电压应力为 272.82,61.01 V,与理论值十分接近.
线电压、线电流理论计算值、有效值及总谐波畸变率与第5.1节一样,线电压和线电流有效值分别为131.87 V和1.529 A,线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和线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分别为0.16%和0.04%.可见三载波PWM是一种较好的控制策略.
图11 电压应力
为使Z源逆变器升压因子与调制度相互独立,且不改变传统PWM输出波形,提出一种三载波PWM策略.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小改进Z源逆变器功率器件电压应力、电容电压应力.Z源逆变器及改进Z源逆变器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控制策略.
[1]夏永明,索志民,王洋,等.用于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五电平逆变器[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2(2):56-60.
[2]XU Bowei,LI Junjun.Harmonic reduction for cascaded multilevel inverters using modified PSO[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2,33(1):85-90.
[3]PENG F Z.Z-source inverter[C]//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f Pittsburgh,PA,USA,2002:775-781.
[4]KULKA A,UNDELAND T.Voltage harmonic control of Z-source inverter for UPS applications[C]//13th Int Power Electron & Motion Contr Conf,Poznań,Poland,2008:672-277.
[5]BAKAR M S,RAHIM N A,GHAZALI K H.Analysis of various PWM controls on single-phase Z-source inverter[C]//Proc 2010 IEEE Student Conf on Res & Dev,Putrajaya,Malaysia,2010:448-451.
[6]CHANDRUDU K R,RAJU P S.Comparison of Z-source inverter fed induction motor with traditional source inverter systems[J].Res J Applied Sci,Eng & Technology,2011,3(5):386-392.
[7]侯世英,肖旭,张闯,等.改进型Z源逆变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31(8):24-28.
[8]TANG Yu,XIE Shaojun,ZHANG Chaohua.Improved Z-source inverter with reduced Z-source capacitor voltage stress and soft-start capability[J].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2009,24(1):409-415.
[9]汤雨,张超华,谢少军.新型Z源逆变器[C]//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杭州,中国,2008:273-273.
[10]PENG F Z.Z-source inverter[J].IEEE Tra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2003,39(2):504-510.
[11]PENG F Z,SHEN Miaosen,QIAN Zhaoming.Maximum boost control of the Z-source inverter[J].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2005,20(4):833-838.
[12]SHEN Miaosen,WANG Jin,JOSEPH A,et al.Maximum constant boost control of the Z-source inverter[C]//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 Annual Meeting,Kowloon,Hong Kong,2004:142-147.
[13]ALI U S,KAMARAJ V.Double carrie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ontrol of Z-source inverter[J].Eur J Sci Res,2011,49(2):168-176.
[14]张超华,汤雨,谢少军.改进Z源逆变器的三次谐波注入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9,24(11):1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