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空气和食物(创作谈)

2012-05-08 05:08刘凤阳
星火·中短篇小说 2012年4期
关键词:凤阳生活节奏雨衣

刘凤阳

从内地来到南方之后,我学到了一种新的气象名词:“回南天”。每年的三四月份,潮湿的空气像一层厚厚的雨衣,紧紧地包裹着身体,几近令人抓狂。回南天又称“桑拿天”,真是形象而生动。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正处于“育龄”的朋友,有的甚至已经到了“超龄”阶段,却迟迟没有孩子。并非他们要赶时髦做“丁克”,而是——看似简简单单而又水到渠成的事情,到了许多人身上却成为难题,最后不得不花上一大笔钱求助于医院里的人工授精。最令我惊异的是,有一对年轻夫妻,也为此加入了求医问药的队伍。不经意间和人议论起这件事,我说:“老辈人过的日子远远比不上現在的富足,在生养方面却从来没有这么多难题。人类到底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立刻引来众人的反驳:“老辈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匮乏,可是,他们吃的是健康、放心食物;呼吸的空气没有被毒化;饮用的水没有被污染;他们的工作也没有如此大的压力;生活节奏也没有如此快到让人喘不过气来——更不用提現今中国人食谱中的‘元素周期表了!”

水、空气和食物,人们赖以生存的几大要素的日益恶化,加上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加快,也许足以解释我身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育龄男女罹患不育症。不要以为“現代人”和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如今真的已经把“无后为大”的旧观念彻底摒弃,很多看上去时尚、新潮的家庭,正在因“无后”而濒临解体。去年,我的一位好朋友离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不了孩子,去医院诊断,结果令人匪夷所思:双方都“没有问题”,又都“有问题”。到底问题在哪里,医生也无法做出合理的解答。

在写《回南》的那些日子,气候已经入夏,可我的身心却无法摆脱“桑拿天”那种被雨衣紧紧包裹着的感觉。“麦登珠”和“岑伟胜”、“吕禾”和“苏颂”,无论是本土居民还是外来人士,无一例外都面临着“造人”的难题。这与其说是他们“生”的困境,不如说是一种生存的甚或是精神的困境。我想要表达的是,在飞速发展的現代化、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样的惨痛代价?吕禾的噩梦注定是不可避免的吗?

劉凤阳,男,1963年6月生于湖北。1984年起先后在《人民文学》《山花》《清明》及《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小说、评论等。1993年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隔夜茶》。現居广东顺德。

猜你喜欢
凤阳生活节奏雨衣
气球雨衣
透气感
雨衣变形记
可爱的黏土小蜗牛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改善失眠,从“吃”开始
论《凤阳歌》的流变在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中的艺术价值
生活节奏自驾驭
雨衣·天空
凤阳乔涧子明代琉璃官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