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
每一位亲妈,都会有后妈时刻吧?
女儿小年五岁之后,受了批评或委屈,就会眼泪汪汪地指控我:“妈妈是后妈。”
这不是我的错,乃是迪士尼、格林兄弟以及安徒生们,塑造了太多恶劣的后妈形象:阴恻恻的黑衣,真正的锥子脸,乌鸦停在她们肩上,笑声比鸦唳还要惊怖。
她几时会认为我亲妈后妈不分呢?比如,弹琴。
有人说:没有不挨打的琴童。足以证明小年根本不是琴童,她只是每天在钢琴上玩半小时而已。因为我一巴掌也没打过她,顶多板着脸说:“小年,你今天弹够十遍了吗?”她在玩具上头也不抬:“我先要画画。”
我坚定地说:“不行,说好了的。”随之诱之以利,“你想不想要STICKER(贴纸)了?”这是我从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学来的把戏,买了一大堆各式贴纸和写着“好”、“好极了”的印章,以资奖励,早已贴满印满我家每一扇门每一面墙。她叹口气,郁郁地坐到琴凳上,宣判我:“妈妈是后妈。”
还有,我不让她喝饮料。她认字之后,就很爱看广告,估计是因其朗朗上口。我家不怎么開电视,她就看户外广告牌和电梯间里的,一字一字念出来:“多喝多健康”或者“怕上火,喝×××”。转身,带着贪馋的小神情看我:“我也要。”我不为所动:“妈妈给你带了水。”她发动口碑营销:“小石头昨天就喝这个了。”我正色道:“那妈妈明天遇到石头妈,跟她说,不要小石头喝这些了,对身体不好。”
小年不再要求,只是有时候眼巴巴看着同伴们大快朵颐,向我扁扁嘴巴:“妈妈是后妈。”
我的后妈行径还多的是:她跟姥姥发脾气,伸手乱扑打,我厉叱,逼她道歉。她哇哇大哭着问:“什么是道歉呀?”我说:“说对不起。”她哭得伤心欲绝:“对……对不起。”我说:“这样没有诚意。要说:‘姥姥,对不起,我不该发脾气。我下次不这样做了。”她眼泪巴撒,抽泣着,跟我一句一句复述。
这一次,她大概自觉理亏,没投诉我。倒是我,一阵阵的于心不忍。
早些时,我对她说过:“有时候宝宝是天使,有时候宝宝是魔鬼,大部分时候都是魔鬼与天使的混合体。”她当时正在刷牙,一听大为紧张,立刻问我:“我今天是天使还是魔鬼?”特意多刷了一分钟。
她不知道,她最魔鬼的时候也是天使。就好像我最后妈的时候,也是亲妈。爱之深望之切,于是责之苛,我不求她出人头地,但我绝不希望她成为多余的人:每个人,都要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上奔跑。还有,健康、卫生、讲道理、努力、上进……这不过是将人与动物区分出来的一些最底线,她总得有。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时代进化,父母都同时身负教责。总得有个人对孩子凶,总得有个人,告诉孩子这社会的残酷,人生的不可撼动,所有的规则,其实都是为了保护孩子。菩萨心肠,才能有金刚手段;亲妈的爱,才积累出后妈时刻。
而我,爱她,有时候爱天使的她,有时候爱魔鬼的她。我也知道她爱我,有时候爱我的亲妈心地,有时候爱我的后妈嘴脸。
摘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