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2400440102)。
随着文明的开放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性”不再那么避讳,不避讳并不代表主动,因此,很少有人会以“性”作为小说题材或进行学术研究,毕竟这个字眼对多数人来说还是敏感的,性只有当你直接面对它的时候,才是健康的、才是美的。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谈论性的时候既猥亵又卑琐,特别是在文人笔下,因为他们总是用言不由衷的话去遮掩。劳伦斯用思想家、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性,描写性,对西方文化进行强烈的抨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西方文化的反思。
一、前言
劳伦斯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出生在一个煤矿工人的家庭,没有家产、没有背景,唯一拥有的财富是满腹的才华,年轻时曾当过教师,他的一生比较短促,一直处于社会动乱和政治大动荡的时期,在文学道路上,他独树一帜,创作的作品中有大量描叙两性关系的片段,他把性爱看成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经验,对这种经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将它提升至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在劳伦斯性爱片段的描写中,许多描写性爱场面的语言都很袒露、细腻和炽烈,在过去的那个时代中,性一度被人丑化、扭曲和异化,因此劳伦斯作品引来的争议可想而知。但劳伦斯的性爱不只是表面的描写,他将性爱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用健康、正常的眼光来看待性,只有健康的性才能让人感到幸福。劳伦斯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在英国文学上掀起了一场强风暴雨,但他对性大胆露骨的描写却引发了人们的热议,然而这些热议中也包括了对劳伦斯的诋毁,当热议过后,重审劳伦斯的作品,人们发现他的作品中对于性的描写充满了艺术感染力,人们看到的不再是表面的性,而是两性和谐带来的美好。
劳伦斯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让他的作品内容饱满丰富,且写作风格别树一帜,写作角度独特、犀利,而作品对性大胆露骨的描写,让他一度被冠以“黄色作家”的称号,文学评论界对于他的评论有好有坏,国内外都是如此。在英国,人们对于劳伦斯作品的评价也有褒有贬,福克斯是一个支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评论家,他对于劳伦斯作品的看法持褒扬的态度,他看到了劳伦斯作品对于国家文化的痛心和抨击,同时他也读懂了劳伦斯在这抨击之后更多的是对国家的热爱,因此,他称劳伦斯是对国家挚恋的最后一人。而反对劳伦斯和他的作品的人也不在少数,最典型的评论家代表就是艾略特,他也是英国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人物之一,他在文学上崇尚古典文学,因此,在他看来劳伦斯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及对性的描写是不切实际,粗俗、低级的文化,他对这些文化是如此的不屑,而劳伦斯对性的追求和幻想让他觉得他根本就是一个幻想家,一个没有精神、没有思想的彷徨者。
二、劳伦斯的性爱观
两性和谐是劳伦斯一生追求的理想,但这里的和谐并不是指男女间不存在矛盾,而是指两性在矛盾冲突中理解和感受两性和谐本身的意义。在劳伦斯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有对男女之间关系的描写,而他们自始至终都处于斗争状态,这种状态让整篇文章始终笼罩在爱恨交织的情感里,这种情感的描绘正是现实中劳伦斯与妻子的真实写照。人对于事物的情感会随着事物的改变和时间的流逝而潜移默化,特别是情感细腻、思想敏感的人,劳伦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男人和女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欲望,一种征服他人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存在并不利于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至少在劳伦斯看来是不利的。在《儿子与情人》中,保罗周旋于母亲莫瑞尔、情人克拉拉和女友米丽娅姆之间,他们都想从精神或是肉体上征服保罗,而这种模式的发展最终让保罗逃离她们,独自一人流浪。而在《恋爱中的女人》这本小说中,欧秀拉一心想让伯基成为她的爱情囚鸟,而伯基却一直希望在灵与肉的交融中寻找两性关系的和谐,让彼此在心灵上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模式对他们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从劳伦斯这两部小说来看,劳伦斯追求的是两性的和谐,他希望男女关系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他希望男女的自然结合能让彼此在心灵上保持一定的距离,性爱和精神应同样受到重视。在劳伦斯的作品中,他对于性、爱和婚姻的看法都是处于自然的状态,在脱离自然之后,这一切都将成为悲剧,亲近自然,让性、爱、精神和婚姻都融入自然,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的最后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他描绘了康妮和梅勒斯对于性的大胆追求,他们在小屋中享受原始激情的性生活,这种灵与肉的交融让康妮重燃爱火和希望,而莫伊纳汉曾对这部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做过评论,他认为两性的交合不是一种苟合,相反男人和女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灵与肉的交融中,關系更加和谐,心灵更加接近。虽然康妮和梅勒斯之间的性生活违背了婚姻道德的底线,但他们对于性的追求以及相处的模式正是劳伦斯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劳伦斯的多部作品都不遗余力地阐述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崇敬,其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自然可以唤醒人的肉体,让人充满力量;其次人与自然可以进行交流,而交流后的人犹如重生,活力无限;人是从自然中进化而来的,人一出生就处于自然之中,因此,人是属于自然的。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对大自然的描写,因此,大自然是人类最理想的归宿,它代表着淳朴和真实。在劳伦斯看来自然是聚满能量和生机的地方,与自然交融就可获取能量,重获新生。劳伦斯除了写性,在写景方面更是一绝,在常人看来普通的景色,经他笔尖流出后顿时充满生机,活灵活现,仿佛自然就在面前,心灵各处都洋溢着自然的气息。在《虹》这篇小说中,描写自然的笔墨更是充分体现了劳伦斯对自然的赞美和崇尚之情,布朗文家族的农业时代、英格兰的田园风光以及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景物的描绘,让整篇文章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幸福的味道。在这篇小说中,人与自然始终都保持着一种亲密的关系,人们对自然开采、挖掘,靠自然生活,而自然也因为人类的活动洋溢着生机,呈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景象。
劳伦斯一生都处于社会和政治动荡的时期,工业文明下的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化,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渐皲裂。因此,在劳伦斯的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他就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工业文明下的环境,企图呼吁人们回归自然,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劳伦斯这种呼吁的力量过于微弱,他始终活在理想化的世界中。虽然他的呼吁过于理想化,但只是针对那个时代而言,现在的生态环境在人们不懈的努力下,确实得到了保护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三、劳伦斯的性爱观对现代人的启示
在劳伦斯的小说中,自然的两性和谐不仅可以解决社会和道德等问题,还能让人类走向理想世界,让处于工业文明下的英国恢复以往的生机。用劳伦斯的思想来理解就是男人和女人就像是围绕着美索不达米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而被包围的美索不达米亚就是幸福的伊甸园,当这两条河流交汇环流就出现了婚姻。事实证明,劳伦斯的看法没错,同时它也是衡量男人和女人婚姻幸福的标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描绘了康妮和梅勒斯对于性的大胆追求,跨越了道德底线、冲破了世俗眼光,但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人们无法接受的,正是由于劳伦斯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才让他的作品在文明开放后广受追捧,这在文学史上也是一次改革。不知在现实生活中的女人在面对这种两性关系时是如何抉择的,是坚守道德底线相守到老,还是冲破世俗眼光追求幸福生活,这对人的心理是一次很大的考验。但小说和现实生活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作者在塑造克里福德的形象时,不仅形容他是自私残酷的男人,在工业文明的摧残下还沾滿铜臭味,这让读者对他由开始的同情转为憎恨,同时也从心理认同了康妮的出轨。
劳伦斯在现实中是一个喜欢干家务活的男人,不仅会干各种家务活,连种花养草的活都会干,因此,他应该是广大女性心目中的理想男人。劳伦斯一生接触的女性很多,爱丽丝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一位已婚妇女,比劳伦斯较为年长,而且还有个四岁的儿子,但她长得较为妩媚,曾与劳伦斯在家中发生过关系。劳伦斯曾想与爱丽丝私奔,但爱丽丝放不下儿子和家庭,而且她认为劳伦斯对她没有爱,只不过是为了排遣苦闷和烦恼才和她在一起,所以她果断地拒绝了他,并断绝了联系。弗丽达也是劳伦斯生命中的一个女人,同样作为母亲和妻子的她,毅然抛弃了一切跟随了劳伦斯,相比之下她对劳伦斯的爱和勇气就比爱丽丝多得多。试问有几个女人能有她那样的勇气?
在劳伦斯看来,性是欲望的表达,这种表达应该是洁净的、被尊重的,同时它也牵引人从年幼走向成熟。它只是对于人生的一种体验,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灵与肉的交融中达到两性和谐,才是真正的爱情。应对劳伦斯性爱观进行分析,接受其中的精华进行思考和反省。
[参考文献]
[1] 郭瑞娟.戴·赫·劳伦斯小说中的性爱观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 温爱玲.从灵与肉的割裂到灵与肉的和谐——评劳伦斯的性爱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06).
[3] 张静.人性的回归——D·H·劳伦斯小说中的性爱观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4] 张建刚.论劳伦斯之性爱观[J].铜仁学院学报,2007,1(02).
[作者简介]
杨群艳(1976—),女,河南虞城人,硕士,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英汉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