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辉霞,张 娟,陈娜丽,张 婷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壳聚糖(Chitosan,CTS)是唯一一种碱性天然多糖,是甲壳素经脱乙酰作用的产物。壳聚糖分子链上存在大量的氨基和羟基,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此外,壳聚糖还是天然的高分子絮凝剂,作为吸附剂和絮凝剂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鉴于壳聚糖在酸性溶液中易溶解、沉降慢、稳定性差,片状和粉状的壳聚糖使其再生、贮存很不方便,通常人们将其改性、交联制成如微球、多孔小珠等树脂产品,但是在乳化交联过程中,交联剂的用量直接影响着微球的机械性能和饱和吸附量,两者难以兼顾,因此,壳聚糖树脂微球的性能仍不够理想。
近年来,随着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研究的发展,壳聚糖/无机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进展很快。无机物与壳聚糖的复合,一方面改善了壳聚糖材料的机械性能,另一方面又赋予壳聚糖新的功能,对于提高壳聚糖的应用价值意义重大[1]。作者在此对壳聚糖基复合材料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壳聚糖是由β-(1→4)-2-氨基-2-脱氧-D-葡糖胺和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糖胺两种糖单元间隔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分子量根据脱乙酰度的不同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2]。壳聚糖分子链上分布着大量羟基、N-乙酰氨基和氨基,形成各种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不仅是配位作用和反应的位点,同时也形成了壳聚糖大分子的二级结构[3]。壳聚糖的结构式如图1所示。
图1 壳聚糖的结构式
壳聚糖分子链上丰富的羟基和氨基基团,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例如,壳聚糖上的氨基使其呈一定的碱性,可以从溶液中结合氢离子,从而使壳聚糖成为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而溶于酸;壳聚糖分子中活泼的C2位氨基和C6位羟基,使其易于发生化学反应,可进行多种化学修饰,形成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衍生物,从而拓宽了其应用领域。另外,作为一种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还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评价壳聚糖性能的两项重要指标是脱乙酰度和平均分子量,一般而言,脱乙酰度越高、平均分子量越小,壳聚糖的溶解性就越好[4,5]。壳聚糖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其具有良好的粘合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再生性和抗菌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药学、食品、造纸、纺织以及环保等领域。
壳聚糖分子链上存在大量的氨基、羟基和N-乙酰氨基,使其可借助氢键、盐键形成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从而吸附各种无机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壳聚糖对不同物质的吸附有所差异[7],一般分为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化学吸附是单层吸附,有选择性;物理吸附是多层吸附,通过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范德华力等吸附;离子交换吸附是与某些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属等摩尔交换吸附。此外,壳聚糖中的游离氨基能与质子结合形成阳离子高聚物,具有阳离子型聚电解质性质,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絮凝剂。
壳聚糖是天然的阳离子动物纤维,故能通过分子中的氨基、羟基与废水中的铜、汞、铅、银等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进而除去和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壳聚糖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水传染病原体具有杀灭功能,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更佳,且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浓度越大,其灭菌能力越强。壳聚糖的抑菌作用使其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更具发展前景。
粘土是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的,颗粒细小,常在胶体尺寸范围内,呈晶体或非晶体,大多数为片状,少数为管状、棒状。粘土一般具有特殊的层状硅酸盐结构,层间带有可交换阳离子K+、Na+、Ca2+、Mg2+等,且层间的作用力为较弱的范德华力、静电引力和氢键等,故易于插层复合和表面包覆。粘土比表面积大,颗粒带有负电性,因此有很好的物理吸附性和表面化学活性,具有与其它阳离子交换的能力。近年来粘土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发展潜力很大[8,9]。与壳聚糖进行复合应用于水处理的粘土主要有蒙脱土、累托石和凹土等,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壳聚糖与蒙脱土的复合上,而对壳聚糖与凹土以及其它粘土复合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王丽等[10,11]采用壳聚糖和蒙脱土合成了纳米复合材料,并考察了该复合材料对阴离子染料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含量、反应温度、溶液pH值及壳聚糖和蒙脱土摩尔比都对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有影响,加入蒙脱土的复合材料的吸附能力提高,且蒙脱土层间距越大,其吸附性能越高。钟伟华[12]首先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壳聚糖与蒙脱土比例、壳聚糖分子量对插层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插层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分子量对插层影响较大,用分子量大的壳聚糖进行插层时,蒙脱土的层间距由1.25 nm扩大至1.5 nm左右;用分子量小的壳聚糖进行插层时,蒙脱土的层间距扩大至1.5~1.9 nm。可能存在两种插层机理:一是弱电场引力引起的快速插层过程,二是浓度差引起的扩散插层。然后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了具有交联结构的壳聚糖/蒙脱土杂化微球,研究了杂化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蒙脱土以插层型分散于杂化微球中,其层间距为1.5~1.7 nm;甲醛用量为11.59 mL、环氧氯丙烷用量为8.74 mL、蒙脱土含量为50%、乳化剂用量约为0.16 g时,制备的杂化微球具有较好的球体形态、孔隙率达74.11%、对Cu2+最大吸附量达160.4 mg·g-1;壳聚糖经交联处理后,结晶能力下降,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汤义兰等[13]将累托石改性后与壳聚糖进行复合制备絮凝剂用于石化废水处理,并对其絮凝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改性累托石的质量分数为3%时,复配絮凝剂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处理效果明显提高。李爱阳等[14]将累托石和壳聚糖混合制得复合吸附剂,研究了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和吸附剂对水中镍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脱乙酰度为90%的壳聚糖与累托石的质量比为0.06∶1时,吸附率最高;pH值为6~8时,用5 g·L-1的吸附剂吸附30 min,Ni2+的吸附率达到99%以上,处理后的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此外,还研究了累托石-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水中Zn2+和Cd2+的吸附,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两种离子的吸附率均能达到99%以上[15,16]。
Wang等[17,18]制备了壳聚糖-g-聚丙烯酸/凹土复合物,并将其用于水中Cu2+和Hg2+的去除。结果表明:在前15 min内对Cu2+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吸附率达90%以上,经过5次吸附-解析,吸附量仍然较高;对Hg2+的吸附在10 min内达到最大,凹土含量为10%、30%和50%时,复合物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85.20 mg·g-1、679.63 mg·g-1和541.06 mg·g-1。Wu等[19]和张娟等[20]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以鞣酸为模板的壳聚糖/凹土复合树脂,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树脂对水中鞣酸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与空白壳聚糖树脂相比,复合树脂的吸附量从253 mg·g-1提高到445.7 mg·g-1,树脂在酸中的失重率从18.45%降至6.18%,且树脂经过4次再生使用仍然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凹土的加入在提高树脂吸附量的同时,还提高了树脂的耐酸能力。
纳米SiO2具有多孔、一定的化学惰性、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等特点,作为载体在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方面应用广泛[21,22]。研究表明,壳聚糖与纳米SiO2能形成良好的分散与相容,不仅可以增大壳聚糖的比表面积和密度,而且能提高壳聚糖的力学性能[23]。
张军丽等[24]将羟丙基氯化的SiO2颗粒交联固定在壳聚糖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纳米SiO2杂化材料,其对Ca2+和Mg2+的吸附量分别达到0.2893 mmol·g-1和1.4456 mmol·g-1。王亚玲等[25]以四甲氧基硅烷和壳聚糖作用制备壳聚糖-SiO2凝胶复合物,研究了其对甲基橙溶液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可用于不同酸度的溶液中,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对甲基橙的吸附率达到85%以上,并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无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复配使用,能充分利用无机絮凝剂的高正电荷密度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桥连作用,从而达到协同增效、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絮凝性能的目的,已成为研究热点。利用复配絮凝剂处理废水时,只需投加很少量的无机絮凝剂就能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而且缩短了静置沉淀时间,产生的污泥量也少[26]。
孔爱平等[27]制备了聚合氯化铝铁-壳聚糖(PAFC-CTS)无机与有机复合絮凝剂,并将其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的絮凝实验。结果表明,在PAFC∶CTS为5∶1、复合絮凝剂投加量为34 mg·L-1、水样pH值为6~8时,COD去除率达到76.9%,浊度去除率达 95%以上,色度去除率达71%。何兆照等[28]制备了聚硅酸硫酸铁-壳聚糖(PFSS-CTS)复合絮凝剂,并研究了其对黄河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对黄河水的浊度、色度、磷含量、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86%、92.45%、95.01%、90.15%。
王云燕等[29]制备了竹炭-壳聚糖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染料、鞣酸、金属离子等的处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染料和鞣酸的吸附性能较好,在温度20~50 ℃、pH值偏酸性、吸附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对600 mg·L-1的酸性红B和酸性绿O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 664 mg·g-1和 336 mg·g-1;复合材料对Cr6+的吸附速率较快,在前30 min内,吸附率高达87%,实用性较强;该复合材料还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朱华跃等[30]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活性炭-壳聚糖复配吸附剂,其对水中硝酸盐的去除率最高达70.6%。
Kumar等[31]以壳聚糖和珍珠岩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包覆珍珠岩微球,并研究了该生物吸附剂对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够被Langmuir曲线很好地描述,对酚类化合物的最大吸附量可达322 mg·g-1。
王湖坤等[32]制备了粉煤灰/壳聚糖复合颗粒吸附材料,并用其处理含重金属工业废水。结果表明,在壳聚糖与粉煤灰质量比为0.08∶1、乙酸浓度为4%、液固质量比为0.6∶1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好;当复合颗粒吸附材料用量为0.025 g·mL-1、吸附时间为 60 min、温度为 25 ℃时,对Cu2+、Pb2+、Zn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9.25%、75.16%、79.33%,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史佳伟等[33]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壳聚糖-g-聚丙烯酸/海泡石复合材料,其对Hg2+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59.8 mg·g-1。抗酸性实验表明,加入海泡石后复合材料的抗酸性增强。
壳聚糖基复合材料不仅克服了壳聚糖的缺点,而且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其中粘土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和丰富廉价的资源,成为最受关注的无机材料。虽然壳聚糖基复合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多、进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对污(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机理研究有待加强;对重金属离子外的其它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处理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尚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发展以实现产业化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媛媛,余鹏,胡星琪.壳聚糖生物医用共混材料[J].化工新型材料,2004,32(9):13-16.
[2] Azlan K,Wan Saime W N,Lai Ken L.Chitosan and chemically modified chitosan beads for acid dyes sorp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9,21(3):296-302.
[3] 田甜,周方钦,李璐.交联壳聚糖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银[J].分析试验室,2009,28(7):31-33.
[4] 董磊,于良民,姜晓辉,等.高分子模板作用下的正八面体微/纳米Cu2O晶体制备[J].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2):2013-1018.
[5] Ravi Kumar M N V.A review of chitin and chitosan applications[J].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2000,46(1):1-27.
[6] 苏开仲.壳聚糖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水产,2007,(1):16-18.
[7] 张文博,陈盛,夏启华,等.胺基化壳聚糖树脂吸附分离茶多酚的研究[J].广州化学,2010,35(1):22-27.
[8] Bhattacharyya K G,Gupta S S.Adsorption of a few heavy metals on natural and modified kaolinite and montmorillonite:A review[J].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8,140(2):114-131.
[9] Arfaoui S,Frini-Srasra N,Srasra E.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xy-chromium pillared bentonite[J].Surface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2009,45(3):239-245.
[10] 王丽,王爱勤.壳聚糖/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染料的吸附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23(5):1054-1057.
[11] Wang Li,Wang Aiqin.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go Red onto the chitosan/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7,147(3):979-985.
[12] 钟伟华.壳聚糖/蒙脱土杂化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13] 汤义兰,陈吉春,曾德方.改性累托石/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7,28(3):11-14.
[14] 李爱阳,蔡玲,唐有根,等.累托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Ni2+的吸附[J].化工新型材料,2009,37(4):56-58.
[15] 李爱阳,李大森,李安伍.累托石/壳聚糖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锌的吸附[J].金属矿山,2009,(4):143-153.
[16] 李爱阳,蔡玲,蒋美丽.累托石-壳聚糖吸附剂对Cd2+的吸附作用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21(5):660-664.
[17] Wang Xiaohuan,Zheng Yian,Wang Aiqin.Fast removal of copper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chitosan-g-poly(acrylic acid)/attapulgite composite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9,168(2-3):970-977.
[18] Wang Xiaohuan,Wang Aiqin.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tosan-g-poly(acrylic acid)/attapulgite hydrogel composite for Hg(Ⅱ)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J].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45(14):2086-2094.
[19] Wu Jie,Zhang Juan,Zhang Haijiang,et al.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rosslinked chitosan/palygorskite resin with tannic acid as template molecules[J].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2011,335-336:111-115.
[20] 张娟,吴洁,冯辉霞,等.鞣酸模板交联壳聚糖/凹凸棒石粘土复合树脂的制备与表征[J].现代化工,2011,31(9):56-58.
[21] An F,Feng X,Gao B.Adsorption mechanism and property of a novel adsorption material PAM-SiO2towards 2,4,6-trinitrotoluene[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9,168(1):352-357.
[22] 乌艳,刘全勇,石锐,等.纳米二氧化硅补强可生物降解聚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26(5):147-150.
[23] 魏铭,谭占鏊.壳聚糖/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表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1):157-160.
[24] 张军丽,王汉雄,叶文玉.新型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石油化工,2006,35(1):74-78.
[25] 王亚玲,习霞,邵健.壳聚糖-二氧化硅凝胶复合物对甲基橙的吸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9,35(8):69-71.
[26] Ahmad A L,Wong S S,Teng T T.Improvement of alum and PACI coagulation by polyacrylamides(PAMs)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p and paper mill wastewater[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8,137(3):510-517.
[27] 孔爱平,王九思,武鹏华,等.无机与有机复合絮凝剂PAFC-CTS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09,35(4):86-89.
[28] 何兆照,王九思,鲍志新,等.PFSS-CTS复合絮凝剂用于黄河水的处理[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11(9):54-56.
[29] 王云燕,陈清松,赖寿莲,等.竹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6(4):363-367.
[30] 朱华跃,林湘文,蒋茹,等.交联壳聚糖/活性炭复配吸附剂对硝酸盐氮的吸附[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6):334-337.
[31] Kumar N S,Suguna M,Subbaiah M V,et al.Adsorp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onto chitosan-coated perlite beads as biosorbent[J].Ind Eng Chem Res,2010,49(19):9238-9247.
[32] 王湖坤,贺倩,韩木先.粉煤灰/壳聚糖复合材料制备及处理含重金属工业废水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10,26(4):362-369.
[33] 史佳伟,刘菁,严梅君.壳聚糖-g-聚丙烯酸/海泡石复合材料对Hg(Ⅱ)的吸附[J].广州化工,2011,39(5):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