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俊杰
(临汾市汾西水利管理局,山西 临汾 041000)
汾西灌区位于临汾市境内,设计灌溉面积4.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3.3万hm2,纵贯洪洞、尧都、襄汾3个县(区),南北长120km,东西宽5~15km。主要水源有汾河、龙子祠泉和郭庄泉,取水枢纽3处,干渠9条,中小型水库7座。灌溉面积占临汾市总灌溉面积的1/4,担负着霍州发电厂、临汾钢铁公司、侯马冶炼厂、曲沃宇晋钢铁公司、襄汾星原集团的工业供水和临汾市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汾西灌区运行50多年来,一直沿用旧的管理模式,虽然进行过改革,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灌区内骨干工程长期带病运行,年久失修,末级渠系配套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灌溉面积不断萎缩,水费回收率过低,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制约着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全面实行“以水计征”制度,从而提高灌区水利用效率。
据临汾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可知: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世界平均水平的1/24。按2000年人口计算,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80m3,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按国际标准,属极度缺水地区。全市每公顷水资源占有量为2940m3,比全省每公顷占有量2835m3多3.7%,但仅为全国水平的1/9。
为此,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使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成为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2011年底,汾西灌区针对目前灌区的水资源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变了灌区的农业灌溉模式,全面实行了“以水计征”,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收费模式,做到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从根本上解决了灌区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汾西灌区纵贯洪洞、尧都、襄汾3县(区),辖区120km,总局设在临汾市,下设5个分局(处),其中包括:洪洞分局、尧都分局、襄汾分局、西贾扬水处和七一水库管理处。灌溉渠道主要有七一渠(汾河水源)、跃进渠和红卫渠(龙祠泉水源)、七一水库二支干渠(七一水库水源)等。在五个分局(处)中,西贾扬水处(在七一水库中采用泵站提水)和七一水库管理处已基本实现了“以水计征”,但水资源浪费现象仍有发生,还需进一步加强。在灌区上中游的洪洞、尧都、襄汾3个分局中大部分沿用旧的灌溉模式,采取大水漫灌,以单位面积计征水费或“论堆收费”,跑水、漏水现象时有发生,每公顷用水量大多在4500m3,有的高达7500m3。水资源浪费严重,且水费回收率过低,严重制约着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实行“以水计征”是汾西灌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灌区全面实行“以水计征”后,改变了以往的收费方式,实现了从“灌溉管理”向“用水管理”的转变,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农民平田整地,高标准管理田间渠道,实行科学灌溉,有效利用水资源,从根本上扭转了灌区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面。
灌区根据各分局(处)近年来的灌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综合考虑确定了各分局(处)2012年度的灌溉任务和指标,具体见表1。
表1 汾西灌区2012年度农业灌溉计划表
目前灌区的农业灌溉管理机制为总局—分局(处)—管理站。总局下达的指令通过分局(处)才能到达一线灌溉工作的管理站,使得各项指令不能快捷、有效、准确地执行。为此应加强对一线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将职工的工资与水量水费相挂钩,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倡导“水商品”思想,从而达到“以水计征”的目的。
管理科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临汾市汾西灌区“以水计征”实施方案》《临汾市汾西灌区“以水计征”管理办法》等。同时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进而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为灌区群众服务。此外,印发《通告》和《宣传册》,帮助灌区群众科学种田、科学规划,广泛宣传实行以水计征的好处,确保灌区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以水计征”工作顺利进行,灌区购置了10台流速仪,并对一批素质过硬的专业测流人员进行培训,测量灌区的渠道流量,绘制各条渠道的水位流量关系图。同时投入资金30余万元对灌区内末级渠道的量水设施进行修建改造,提高了末级渠道的量水精度。
为减少各个管理环节的水量损失,一要减少输水环节的损失,经常对输水渠道进行清淤、维修和养护;二要确保分水设施启闭灵活,减少跑水、漏水现象;三要不断创新水费征收模式,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农业灌溉水费征收新模式;四要继续执行“一票制、三公开”制度,实行阳光作业。
汾西灌区经过多年运行,部分灌溉面积已萎缩或丢失,为此灌区应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信誉度,积极开拓新的灌溉市场,确保灌区长期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