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萍 段丽娥 刘志永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校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研究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其心理健康受到了较大的威胁。研究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退学、精神障碍、自杀等极端事件屡有报道[1-2]。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就业或择业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3]。统计数字显示,研究生的平均供需比逐年下降,其就业压力正逐渐凸显[4]。虽然医学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专业性、实践性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和需求市场的日渐饱和,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也在逐渐加大,更确切地说医学研究生的就业警报已经拉响。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医学生就业压力的情况,帮助医学生正视就业现实,提高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同时也为高校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和教学管理工作在理论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各年级学生共2527人进行调查。剔除不完整问卷,获有效问卷2476份,有效率98.0%。
1.2 方法
1.2.1 一般问卷调查 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培养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等。
1.2.2 采用就业压力问卷[5]该量表共36题,包括自身条件、职业期望、求职经历、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生理因素6个维度。
1.2.3 采用王征宇[6]翻译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等10个因子,按1~5等级评分。≥2分的即呈阳性、有轻度心理问题,≥3分的有中度或重度心理问题。
1.2.4 程序及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学期中间时段对被试进行集体测查,答题前给予统一指导语。
1.3 统计分析 将原始资料数据输入计算机,资料统计采用SPSS 13.0完成。
2.1 就业压力量表信效度检验 见表1。
表1 就业压力量表的信度检验
从表1可以看出,该量表的信度较好。进一步做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问卷具有稳定的结构,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2 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基本情况 为了分析学生就业压力的基本状况,计算总的就业压力以及来自6方面的压力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进行了排序,见表2。
表2 就业压力基本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按来源程度大小依次是:自身条件、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职业期望、求职经历、生理因素。从压力各维度的波动情况看,学校因素、家庭因素2个维度在不同个体身上有较大差异。研究生总的就业压力处于低等偏上的水平0.858,低于理论中数1.5)。
2.3 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本研究从不同性别、是否参加工作、年级、婚姻状况、培养类型、家庭所在地这6个方面来比较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现状,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男生的平均得分比女生低;已经参加过工作的学生比未参加过工作的学生平均得分低;3个年级的就业压力平均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得分尚不能认为有差别,而它们与三年级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均高于三年级;不同婚姻状况的就业压力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已婚者和除已婚、未婚的其它婚姻状况者之间有差别,其余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培养类型的就业压力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委培者的就业压力最小,而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就业压力尚不能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家庭所在地与就业压力也有关,3组两两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农村学生的压力最高,城镇学生次之,而城市学生的就业压力最小。
2.4 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见表4。
表3 就业压力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表4 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r)
结果表明: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总分及压力各维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且都为正相关。
2.5 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见表5。
表5 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就业压力的职业期望、生理因素、求职经历、自身条件4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其中职业期望可解释心理健康变异量的20.7%,占总解释变异量的79.3%。
3.1 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基本情况分析 从总体情况来看,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处在低等偏上水平。原因可能是,医学生所学知识专业性比较强,就业方向明确。按照学生所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来源的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自身条件、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职业期望、求职经历、生理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主要的就业压力来源还是自身。由于现在就业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往往会设置很多的标准,比如英语水平、计算机等级、成绩排名、是否得过某些奖项、是否学生干部等等,这些往往成为用人单位筛选人才的标准。其次学校因素方面的压力来源排在了第二位,可以看出,在就业过程中,学生对于学校的期望很高,面对巨大就业压力时,学生大多会寻求学校的帮助,因此我们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上的帮助。
3.2 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在性别上,男生在压力总分上低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比男生体验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已经参加过工作的学生比未参加过工作的学生平均得分低,未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可能正在经历着择业的过程,可能是四处碰壁,或者是面对众多工作的选择举棋不定,这时候他们所感受到的压力当然显著高于那些参加工作的学生,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在年级差异上,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得分尚不能认为有差别,而它们与三年级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均高于三年级,这可能因为三年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都已找到工作;在婚姻状况上,未婚的高于已婚的,可能是因为已婚研究生已解决婚恋问题,且多数已工作过、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再次回到校园,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注意力更加集中,科研和临床动手能力更强,更容易完成科研任务,特别是在就业时,一些医疗单位更青睐有临床经验的研究生,因此,已婚研究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在培养类别上,公费的研究生压力最小,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更自信;在城乡差异上,农村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大于城市学生,这是因为与来自城市的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家庭背景一般、经济困难,面对求职就业激烈竞争的时候,他们感觉到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同时对自己缺乏自信,因而就感受到比较强烈的就业压力,这一研究结果与徐长江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3.3 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总分及压力各维度得分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也表明就业压力的职业期望、生理因素、求职经历、自身条件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较大,其中职业期望可解释心理健康变异量的20.7%,占总解释变异量的79.3%。提示我们要加强对医学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及就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4.1 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医学研究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 就业观不正确或者错误有可能导致医学研究生就业难、就业压力过高,因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研究生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医学院校应重视研究生就业工作,建立专门为研究生提供服务的机构和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心理讲座,使研究生客观地对自身进行定位,对当前就业的形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规划。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提高本校的知名度,打造适合社会需要的有竞争力的专业,为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2 加强能力培训,注重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 研究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是其能否被用人单位选择的一大重要条件。首先是要提高专业能力。在研究生期间,要继续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多向导师请教,多思考,多实践,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要注重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在就业求职中,几乎每一个用人单位都有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已经成为求职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另外,研究生顺利就业还需要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方面有好的表现,总之,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无疑对提高研究生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成功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杨秀兰,薛磊,汪娟,等.安徽省四所医学院校毕业班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9):620-622
[2]孟小平.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初探[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1):109-112
[3]徐长江,钟晨音.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27):100-104
[4]王丹平,张建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2005(2):85-87
[5]陈俊.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6]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