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特点及生理-心理-社会后果研究

2012-05-03 06:18尹繁荣周世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后果消极显著性

尹繁荣 周世杰

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好发人群,国内报道15%的青少年有网络成瘾行为[1]。美国精神病医师Goldberg最早使用了“网络成瘾”这一词,主要包括以下鉴定指标:希望增加上网时间,失去网络联系会有不良的情绪反应,有持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等等[2]。

Young主张用“问题互联网使用”(PI U)这一概念,Young认为PI U指在无成瘾物质条件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现象,它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和不当的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3]。

Davis主张用“病理性网络使用”这一术语,指一种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出现与上网有关的病态行为、认知适应不良、社会适应不良症状等心理障碍[4]。

Davis的PI U认知-行为模式认为:当前的不适应的认知加上心理性疾病是产生PI U行为的关键。先存的精神性病理(如抑郁)是易网瘾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他认为不适应的认知有:自我中心、自我怀疑、低自我效能和消极的自我评价[5]。

不管哪种类型的网络成瘾,对使用者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论文重点阐述其生理、行为、经济和心理-社会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职校学生作为目标人群,依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有效问卷478份,有效率95.6%。

1.2 方法

1.2.1 网络成瘾诊断问卷 采用Young编制的8道题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6]。

1.2.2 网络成瘾测验 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Internet Addiction Test)。

1.2.3 青少年网络相关行为问卷 该问卷包括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一般时间调查,含3个分量表:上网内容、网络态度与网络情感。

1.2.4 网络后果量表(ICON S) 采用Deborah J.Clark和Karen H.Frith编制的网络行为后果量表,该量表包括50个题共4个因子(生理后果、经济后果、行为后果、心理-社会后果)[7]。

1.3 数据处理 统计工具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利用该软件对数据进行了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 网络行为后果问卷(ICON S)的信度效度分析

2.1.1 网络行为后果问卷(ICON S)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网络行为后果问卷包括50个条目,分为4个因子。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rtlett球形检验在0.000水平上显著,KMO系数为0.868,适合做因素分析。对原量表的50个条目做主成分分析,删除因子负荷低于0.40和/或在2个或2个以上因子上有相等负荷的项目,结果保留39个项目,提取4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项目的载荷范围是0.526~0.735,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解释率为44.343%。

2.1.2 网络行为后果问卷(ICON S)的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量表4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0~0.879,分半信度为0.808~0.918。以上数据表明,问卷有较高的测量信度。

2.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 根据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的标准,将所有被试分成3组:成瘾组、成瘾倾向组与正常组。调查总人数478人,网络成瘾组32人,占6.7%,网络成瘾倾向组59人,占12.3%,正常组387人,占81%,见表1。

2.3 成瘾组与正常组人口学资料的差异比较 对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的人口学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在性别、城乡与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4。

表1 网络成瘾检出率

表2 网络成瘾率性别比较[n(%)]

表3 网络成瘾率城乡比较[n(%)]

表4 网络成瘾率是否独生子女比较[n(%)]

2.4 成瘾组与正常组上网时间的差异比较 网络成瘾组的网龄、每次上网时间高于正常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网络成瘾组的上网次数、在线时间、每天/每周上网时间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两者达到极其显著性差异水平(P<0.001),即网络成瘾组在线时间更长,上网次数更多。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第一次上网年龄相差不大,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5。

表5 成瘾组与正常组上网时间特征比较

表5 成瘾组与正常组上网时间特征比较

上网时间 成瘾组 正常组 t P第一次上网年龄(岁) 15.28±2.159 15.96±2.058 -1.788 0.074从第一次上网到现在的时间(年) 5.44±2.747 4.61±1.890 2.306 0.022 1天最多的上网次数 3.25±2.287 2.22±1.157 4.208 0.000平均每天上网次数 2.33±4.079 1.10±0.917 4.779 0.000 1周最多的上网次数 11.23±7.152 6.15±4.508 5.704 0.000平均每周上网次数 8.55±9.160 4.25±3.847 5.143 0.000最长的单次在线时间(小时) 15.72±12.558 7.76±5.600 6.903 0.000平均每次上网时间(小时) 3.33±2.354 2.52±2.155 2.037 0.042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小时) 4.06±2.972 1.96±1.771 6.105 0.00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小时) 26.00±19.494 10.47±10.568 7.436 0.000

2.5 成瘾组与正常组网络相关行为特征比较 上网内容中,两组在信息与技术、性与游戏、娱乐放松、网络人际关系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在网络态度上,两组的网络效能感、对网络的积极评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对网络的消极评价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瘾组的得分高于正常组。

两组的网络情感上的比较显示,上网焦虑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网络满意度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水平(P<0.001),成瘾组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见表6。

表6 成瘾组与正常组上网行为特征比较

表6 成瘾组与正常组上网行为特征比较

?

2.6 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后果比较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抑郁评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瘾组的得分高于正常组。两组在生理后果、行为后果、经济后果、心理-社会后果方面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水平(P<0.001),见表 7。

表7 成瘾组与正常组网络行为后果比较

注:*心理社会后果为反向计分,得分越低,后果越消极

?

3 讨 论

3.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检出情况 本研究对478名被试进行综合检测,检出网络成瘾者32人,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7%;网络成瘾倾向者59人,占总被试的12.3%。

3.2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人口学资料特点 对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的人口学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城乡与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也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推测,人口学资料的特点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不大。

3.3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网络相关行为特征 本研究显示,网络成瘾组的网龄长于正常组。成瘾组平均每次上网时间也长于正常组。网络成瘾组在上网次数、在线时间、每天/每周上网时间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由此可见,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的网络行为在时间和次数的各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在第一次上网年龄的得分相差不大,无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将青少年网络行为分为3个维度进行分析:就上网内容而言,本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在信息与技术、网络人际关系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无论是网瘾的青少年还是正常的青少年都在使用网络查询资料及扩展新的人际关系。就网络态度而言,成瘾组与正常组在网络效能感、积极评价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网络使青少年能便捷地获取信息、提高了生活、学习效率,并且和朋友、家人保持紧密地联系,因此两组都对网络有积极地评价。成瘾组与正常组在消极评价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组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这可能与网络成瘾使青少年产生消极的心理-社会后果和消极的行为后果有关。消极的心理-社会后果有:由于过度上网可能加剧了社会隔离,致使个体产生孤独感[8],以及非常低的自我形象。由于技术问题或游戏操作失败产生挫折感。就网络情感而言,成瘾组与正常组在上网焦虑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成瘾组与正常组在网络满意度方面有极其显著性差异,成瘾组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可能是成瘾者借助网络减缓了紧张、孤独、抑郁和焦虑情绪;使自己逃离了不良应激;并增进了社会互动[9]。

3.4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网络成瘾导致孤独、抑郁。Young和Rogers发现:由于个人原因而高频率地使用互联网与临床中的抑郁症的相关程度明显,而其中的一些人也承认有抑郁、孤独、低自尊感。Young和Rogers认为:这是因为过度上网可能加剧了社会隔离,致使个体产生孤独感。

另一种观点认为孤独感更易引发网络成瘾[10]。有研究显示社交圈的缩小增加了孤独和抑郁感。个体越孤独,越倾向于上网交流而不是面对面的交流。

本研究结果显示,成瘾组与正常组在焦虑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成瘾组的得分高于正常组。McKenna的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与网络虚拟关系成正相关[11]。

网络的心理-社会后果也有积极的一面。国外有调查显示,积极的心理-社会后果有:增补了社会支持;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减少了孤独感。还有研究报道:使用互联网还能减缓紧张、孤独、抑郁和焦虑;逃离不良应激;并促进社会互动。另有研究显示:互联网的使用使个体有更好的学习新技能的能力。早期的互联网使用者从上网中获得的心理后果更积极。这可能表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自尊感是正相关的。国外有研究还显示:群体长时间的定期网上沟通能形成社会支持。经常访问某个群组,聊天室,或电子布告栏系统,可以建立熟悉感和归属感。

国外参与 ICON S的被试中,适量的上网时间(6~14小时/周)的被试在ICON S的心理-社会后果分量表的测试中得分较高,即适度上网有利于心理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在行为后果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即网络成瘾组的消极行为后果大于正常组。

网络成瘾对个体的行为后果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情绪障碍。成瘾者对上网有一种难以控制的强烈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使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情绪明显低落、孤独退缩;②社会退缩。他们逃避广泛的社会关系,而沉溺于和有相似成瘾行为的人群发生联系[12];③耐受性增强。那些成瘾互联网的人需要不断提高使用的次数,才能达到预期的情感满足或减免抑郁孤独感。一些案例研究表明个人电脑的不断升级可能也是一种耐受性方面的问题。个体不仅只需要增加使用互联网的次数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需增加使用的速度和质量;④戒断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生理戒断症状如颤抖。

网络成瘾组在经济后果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即网络成瘾组的消极经济后果大于正常组。有研究显示,成瘾者易出现金融危机、失业、学业下降、婚姻和家庭问题等等。

国外有的研究显示另外一种观点:互联网的使用能造成潜在的经济后果,早期的开发利用者比后来的使用者往往受益更多。

网络成瘾组在生理后果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即网络成瘾组的消极生理后果大于正常组。

国外参与ICON S量表测试的被试承认有一定的生理影响:有时候有眼睛疲劳、头痛、颈部疼痛等反应,但结果并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年轻人通常不会在意身体方面的问题。另外国外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易造成疲劳性损伤。

总之,青少年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日渐突出,如何尽快地使这些青少年从网络回到现实中来,还有待专家们及各界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工作者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1]石庆馨,周荣刚,葛燕军.中学生网络成瘾和感觉寻求的之间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53-455

[2]Maddux J F,Desmond D P.Addiction or dependence[J]?Addiction,2000,95:661-663

[3]崔丽鹃.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Davis R A.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1,17(2):187-195

[5]Caplan S E.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553-575

[6]Young K 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psy-chol.Behav,1998,1(3):237-244

[7]Clark D J,Karen H.The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testing of the Internet Consequences Scales(ICONS)[J].CI N:Computers,Informatics,Nursing,2004,23(5):285-291

[8]Chien Chou,L inda Condron,John C.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internet addiction,educational[J].Psychology Review,2005,17(4):363-388

[9]Gray J B,Gray N D.The web of internet dependency:Search results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J].M ent Health Addiction,2006,4:307-318

[10]N ichols L A,Nicki R.Development of a psycho metrically sound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A preliminary step[J].Psychol Addict Behav.2004,18(4):381-384

[11]McKenna K Y,Bargh J 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1):57-75

[12]Crawford A M.Parallel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sensation seeking and regular substance use in adolescents[J].Psychological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03,17(3):179-192

猜你喜欢
后果消极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耍帅”的后果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众荣的后果8则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