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王子”张秋歌:中年“闪婚”,牵手一世幸福

2012-04-29 00:00:00舞雪
家庭百事通 2012年1期

他草原上生,马背上长,骨子里带着一股桀骜不驯。2011年,迎来了他的爆发年,他在中央电视台2011年9月热播的大型史诗连续剧《辛亥革命》中饰演的袁世凯,不仅形似、神似,而且狡黠又霸气,一时间万众瞩目。其实,这位被观众誉为“话剧王子”的实力派演员,曾经在《红色摇篮》《上将许世友》和《五十一号兵站》中都有不俗的表现,他还曾荣获过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等戏剧大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受欢迎男演员提名奖等多项荣誉,他就是张秋歌。

人到中年,应该是理智和清醒的,但张秋歌却在中年的时候,学着年轻人玩起了“闪婚”,他与妻子相识9天后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而且从此步入了幸福的生活。

快乐单身汉竟成“闪婚”族

张秋歌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单身生活,曾一再跟他的朋友说单身的好处,告诫他们“千万不要被婚姻的枷锁套牢”。

1999年,张秋歌到黑龙江牡丹江市参加电视剧《东北大剿匪》的拍摄。因为他曾经在哈尔滨当过文艺兵,所以他一到牡丹江,一帮过去的战友就来找他喝酒。当战友们得知他现在仍然是单身时,有人想给他撮合,但张秋歌连连摇头,说这辈子都不打算结婚。

因为他自己对找对象的事不上心,战友们也就没再当回事。但仅仅过了几天,在一次聚会上,一个陌生的姑娘竟然让他失魂落魄。有人向张秋歌介绍:这位是王晓梅,牡丹江话剧团的副团长,前一天刚从北京捧回戏剧梅花奖……听到这里,张秋歌突然想起,战友们聚会时曾有人想把一个叫王晓梅的姑娘介绍给他,当时只是一听了之,没想到世界这么小,在这里见到真人了,而且竟然是同行。张秋歌便对王晓梅多了一份亲近,但碍于面子,他只是礼节性地与王晓梅握了下手,便和朋友们喝酒聊天去了。

可张秋歌还是借着几次倒酒的机会,仔细地观察着王晓梅。他看到在聚会嘈杂的人群里,只有她安静恬淡地坐在酒桌前,气质独特。

张秋歌突然有一种冲动,于是端起了酒杯,冲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的王晓梅说:“不好意思,我们只顾聊天把你给冷落了。来,我敬你一杯!”

王晓梅笑着说:“那我喝一大口,好吗?因为我不会喝酒。”说完仰头就喝了一大口。她的大方深沉地触动了张秋歌草原人的心弦。

张秋歌从来都是特别骄傲,对女孩从没主动过,但是今天却把持不住了。从王晓梅仰头干杯那一刻起,他不仅视线追随着王晓梅,而且一口一个“晓梅”叫得十分亲切。

聚会结束,张秋歌脑海里全是王晓梅的倩影,以前的那些独身誓言统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半夜,他实在睡不着,就打电话给好友寇振海:“老寇,糟了糟了!”从睡梦中被吵醒的寇振海纳闷地问:“怎么了?”张秋歌大声说:“我爱上了王晓梅!”寇振海说:“好啊,明天我陪你去追!”

第二天,拍完了自己的镜头,张秋歌就忍不住想见王晓梅。在寇振海的陪同下,他从片场驱车直奔牡丹江。突然出现在王晓梅面前,张秋歌忐忑不安地说想同她交流下思想,没想到王晓梅一点也没有拒绝的意思,连张秋歌都觉得惊讶。两人来到一个饭馆,边吃边聊,张秋歌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他自己在马背上度过的童年,讲他的有着“草原歌王”之称的作曲家父亲,还讲自己的恩师栾福仁。当时,张秋歌从部队转业,准备回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放牧,他和栾福仁告别后,栾福仁追了半站路,死活要他去考上海戏剧学院,知道张秋歌没钱,栾福仁还塞给了他40元钱,亲笔写了一封介绍信为他找熟人。当时隆冬的哈尔滨已经滴水成冰,栾老师却只穿着一双塑料拖鞋,由于跑得急,塑料拖鞋断成了两截。

他给王晓梅唱父亲写的歌,还给她唱日语歌,感叹父亲对自己的爱和启蒙恩师对自己的教育……就这样,一直说到饭店打烊。然后,张秋歌又开车拉着王晓梅闲晃,到路的尽头,两人下车走在无人走过的雪地上继续聊。当时东北零下30多度,雪都被冻硬了,走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响,张秋歌穿的单皮鞋被冻硬,踩断了一只鞋底都浑然不觉……

此后一连几天,张秋歌一忙完工作就去找王晓梅“谈心”。终于,王晓梅眼中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张秋歌动情地说:“晓梅,我真的想娶你!”

一直未说话的王晓梅此时开了口:“我也想嫁给你!”

两人在认识9天后,张秋歌把王晓梅娶进了门!剧组的朋友都说:“张秋歌到东北剿匪没剿到,倒‘剿’了个媳妇。”

厄运来考验,“话剧王子”修成模范丈夫

其实,身边的朋友对他们的“闪电”婚姻并不看好,熟悉张秋歌脾气的弟弟,曾经预测他们的婚姻不会超过3个月。就连王晓梅的父母也怀疑女儿昏了头。

亲人的担心,在他们的婚姻经过最初的甜蜜开始显现矛盾的时候应验了。婚后不久,王晓梅调到了张秋歌所在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两人工作相同,单位相同,工作中难免出现交集,经常会因为角色理解的问题而吵架。

两人吵完架,下班后各走各的。但他们住的小区有一段路没有灯,而张秋歌又怕黑,所以每次“分道扬镳”的结果,都是王晓梅站在路口等着带他回家,而他只要一看到王晓梅,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大男孩一样:“老婆,还是你好,知道带我回家。”那憨厚的表情让王晓梅想气也气不起来了。

张秋歌喜欢开车,但从来不记路。而王晓梅基本上只要是去过一次的地方都记得,但张秋歌偏偏是个不服输的人,有时候遇到岔路他就是不听王晓梅的。

有一次,张秋歌载着妻子和几个朋友,从北京市区去门头沟办事。在途中,张秋歌对车内的人说,去门头沟的路是他这辈子记得最熟的路,这次他一定不会走错。不一会,到了岔路口,张秋歌果断地把方向盘打向左边的路口。王晓梅发现他又走错了,便轻声提醒了一句。他一下子就爆发了。“好,你不是说我错了吗?我现在转头走那条路看看到底谁错了?”他一面向王晓梅怒吼,一面违反交通规则原地转头走上了王晓梅指的路。果然,开了不到一公里,张秋歌便发现的确是自己错了。他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霸气:“老婆,我错了,还是你这个‘导盲犬’厉害。我向你道歉。”此刻,他温顺得像只小绵羊。

王晓梅说,因为摸透了他的脾气,所以每当他发火,她就独自安安静静地待着。没了对手的张秋歌,火气慢慢就没了。王晓梅的宽容和善良就像润滑剂,使这段“闪电”婚姻度过了最艰难的磨合阶段。

早年,王晓梅曾因出演话剧《女大十八变》中的“喜鹊姑娘”而一举成名,但也因此落下了腰伤。当时,全国巡演的任务非常重。她硬撑着完成巡演,却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一直到了2001年年初,王晓梅的腰伤已经非常严重。一次,下楼时王晓梅一脚踩空,一下子躺在地上起不来了。经医生检查发现,王晓梅的腰部有个9公分大的肿瘤,很可能是恶性的。张秋歌一下就傻了,抓住医生的袖子不松手,连声质问:“是肿瘤吗?你确定吗?怎么可能!”王晓梅急忙劝他:“秋歌,你冷静一点……”

当天晚上,王晓梅对张秋歌说:“秋歌,我只有一个要求:如果我真的走了,就拜托你照顾好我的父母。”

心酸到极点的张秋歌却想出一个能让妻子开心的点子:“晓梅,你放心。你要真不好,我就再娶两个媳妇来照顾咱爸咱妈。所以,你要是不想让我的阴谋得逞,还是快点好起来吧!”

2001年4月,王晓梅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进行了好几个小时,一直等在走廊上的张秋歌,深深地为自己以前的种种行为感到愧疚。他想了很多很多,最后只希望王晓梅能健健康康地走出那扇门。他在心里发誓,只要王晓梅好起来,让他做什么他都愿意。

结果,手术很成功,肿瘤被完整剥离,经检查为良性。张秋歌喜极而泣。

自从王晓梅生病后,张秋歌就像变了一个人,性格变得温和,也知道疼爱关心王晓梅了,有空时竟然还帮忙做家务。他对他的弟弟说:“你的‘乌鸦嘴’是不会灵验的。因为我成熟了,懂得担当了。”

婚后来恋爱,火暴丈夫变身责任男

为了帮助手术后的王晓梅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张秋歌遵照医嘱,每天帮助王晓梅做康复训练:他用绳子固定住王晓梅的两条腿,双手托住王晓梅的腰,让她坚持做仰卧起坐。这样的训练一次就要做三四个小时,等结束的时候,张秋歌常常累得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

到了晚上,张秋歌还要坚持为王晓梅做按摩来放松腰部。有一次,王晓梅睡醒后发现,张秋歌趴在床边睡着了,想让他起来到床上睡,可怎么叫也叫不醒,仔细一看,张秋歌在睡梦中双手还保持着按摩的姿势。

王晓梅感动得泪水哗哗直流,她终于明白,虽然与丈夫磕磕绊绊,有争吵有烦恼,但在自己最无助的日日夜夜,她见证了丈夫的责任,见证了他对自己的爱。

第二天,王晓梅深情地对张秋歌说:“秋歌,咱们在一起有吵有闹。对不起,都是我没有做好。”

其实,张秋歌在这段时间里也一直在反思:他们当初爱得如痴如醉,走进婚姻后却吵闹不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作为丈夫的他缺乏应有的包容,没有用男人海洋般宽阔的胸怀去呵护照顾妻子。听到王晓梅的表白,张秋歌剖析了他们产生矛盾的原因:“我们相识即结婚,跳过了恋爱的环节,突然进入婚姻,彼此心态都没有转变。所以,我们要补上恋爱这一课。”这话让王晓梅茅塞顿开,她说:“对!我们要在婚后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只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对生命才会有新的感悟,才会更加珍惜彼此。2004年,夫妻俩联手合作了话剧《萨勒姆女巫》,获得一致好评。2005年之后,张秋歌主演了《上将许世友》《五十一号兵站》等作品,每一个他饰演的角色都让人眼前一亮。王晓梅也不甘落后,她先后在《夏绿秋黄》《李小龙》等电视剧中扮演了多个角色。

2011年,在《辛亥革命》剧组筹备阶段,张秋歌曾是剧组确定的“黄兴”人选。为了这个人物,张秋歌已经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还专程去了湖南采风。后来由于角色调整,张秋歌最终被确定出演头号反面人物袁世凯。因为此前曾饰演过许世友、彭德怀等开国将军,都是正面人物,这一次让他演袁世凯还真有点接受不了,他甚至一度有过弃演的想法。

这个时候,是王晓梅给了他鼓舞和信心。她说:“角色没有好坏,就看你对人物的把握有没有进步。”后来,调整好情绪的张秋歌再次背起行囊启程,这次他直奔了袁世凯的老家河南项城袁寨村。从河南回来之后,张秋歌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天津,参观了袁世凯练兵的小站等地。这次采风使他对剧中的表演细节有了很好的把握,因为袁世凯的女儿说,父亲总叼着雪茄烟,但是从来不抽,他就是要那种“范儿”,所以,张秋歌在剧中加了很多抽烟、看表、说方言的细节,这些都是遵循了当时的历史。

一次,王晓梅带了一堆好吃的前去探班,看到张秋歌把衣服领子勒得紧紧的,就想突出袁世凯的胖,不禁心痛地对他说:“秋歌,你也太拼命了!”而张秋歌却已经完全投入到角色里,浑然不觉。

因为他们拍戏经常天南海北聚少离多,所以他们约定:每周要有一个团聚日。这一天,两人不管离得多远,都要飞回北京团聚,或是去吃一顿烛光晚餐,或是去看一场电影,体会一下恋人的浪漫感觉。

张秋歌曾说过:婚后再恋爱,感觉超棒!

2011年,张秋歌佳作不断,在《红色摇篮》中成功塑造了彭德怀元帅,在《月嫂》中化身上海男人,扮演男主角江茂林,在话剧《深度灼伤》中饰演红军英雄科托夫将军。2011年5月开拍的由中影集团出品的电影《国父孙中山》中,张秋歌再次扮演袁世凯。在剧中他的一举一动仿若袁世凯穿越时空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惊叹不已。手持权杖,坐在“皇椅”上的张秋歌,让人仿佛回到那个时代,感受到当时袁世凯企图将中国收归囊中的野心。

这位“戏魔”男人充满深情地说,晓梅是一本书,每一页都是新的,天天翻都不会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