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执教“圆的周长”一课,通过教学提升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能力和数学文化三个方面的数学素养。
一、渗透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智慧
1.注重“四基”教学,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在本节课教学中,始终贯穿两条主线:一条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条是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我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把“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有机地渗透在“四基”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同学们,怎样能得到祭天台的周长呢?”“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的卡片,用它代替祭天台,你能测出它的周长吗?”“老师这儿有绳子和直尺等工具,你能上来测一测吗?”有的学生用线绕圆形卡片一周,量出线的长度;有的学生将圆形卡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量出圆的周长。本环节教学时,我没有将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用围一围、滚一滚的方法得到圆的周长。同时将具体操作与形象直观的课件演示相结合,学生理解了圆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2.注重猜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猜想是依据事实,凭借直觉做出合理推测,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我引领学生经历以下过程。
师:同学们,根据你的观察或者你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经验,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生1: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生2: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
……
我在教学中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有关,而是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猜想后学生会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对不对,会产生验证的欲望。当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正确时,他们感受到猜想的乐趣,就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环节的探究中。
3.注重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出结果的过程。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祭天台上层的周长是多少”,接着引导学生把这一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求它的周长就是求圆的周长”,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实验、验证,得出圆的周长公式,最后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了课始提出“祭天台上层的周长是多少”的问题,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数学建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模型思想。
二、培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提出:“培养创造力的基础有三条: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当前,创造力培养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的经验积累上。”因此,这节课我特别注重学生经验的积累。
1.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中体验圆周率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要研究这个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做?”学生们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测量不同的圆,比较它们的周长和直径。接着我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任务以及具体步骤,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试验。实验中,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可以每人测一个圆,又可以两人合作测一个圆,然后将数据收集、整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圆周率的意义。动手实践是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
2.操作与思考相结合,在合作交流中内化公式。
只有操作,没有思考,就失去了操作的意义。本节课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并在组内交流。
师:通过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组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发现?
……
这个环节我是通过两个层次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第一层次,学生从本组的实验数据中提出自己的发现;第二层次,在交流各小组发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全部实验数据,归纳得出“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猜想,是学生在动手实践,是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积累了活动经验,提高了学习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渗透数学文化,体现文化价值,积淀文化素养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本节课我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领学生感悟数学的文化魅力。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介绍圆周率产生的历史,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先猜想后操作的方式,有机地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了活动经验,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升了数学素养。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