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模式 打造特色学校

2012-04-29 00:00:00张继升嵇敏先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3期

山东省潍坊市盲童学校在办学中坚持制度保障、课程创新、文化引领,办出了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制度创新作保障,不断增强力学活力

首先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是依法办学。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学校章程和五年发展规划;明晰校长、学校党组织、教代会的关系和职责;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政务公开,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其次是课堂教学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听课、议课制度,为每班每学科40%以上的学生制定了個别教育计划,任课教师每月进行一次個别教育计划评估,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個别化教育计划,力求使每個学生都得到最大化发展。课堂教学中,注意从盲生认知规律出发,注重集体教学、分类教学和個别教学相结合。注重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注重学生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途径的综合运用。

再次是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建立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等育人为本的十二项制度,将全校每一名学生成长的责任与一名成长导师挂钩,成长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個环节给予指导。成长导师每周不少于3次与所负责的学生进行直接交流沟通,启发引导,对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逐一登记造册、建档,成长导师坚持做到随时掌握思想动态,及时教育疏导,每周与班主任进行交流。

最后是综合素质多元评价。制定和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坚持多元评价,重点关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成绩、能力的提升等。重视教育结果,更关注成长过程,为每個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及时记录成长的足迹,反映学生的個体差异与特长,便于考查学生個体的进步与发展。

二、立足课程、活动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是校本课程开发。按照“国家课程生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活动课程系列化”的要求,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同时,积极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提高其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等能力为重点,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是活动体验课程开发。不断丰富“阳光60分”健身强体活动内容,开发了跳绳、呼啦圈、健美操、趣味游戏、兔子舞等多种门类的若干种活动,并配发了锻炼用的体育用品,做到了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活动,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挖掘节日资源,结合国庆节、“五一”劳动节等开发节日课程,深化“五爱”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最后是“融合”教育实践。针对学生在校寄宿、与社会接触少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把“课堂”延伸到社区中,把小课堂拓展成社会大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使学生充分体验正常人的生活内容和方式,促进他们与健全人的互动。

三、依托校园文化引领,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我校女子盲人门球体育项目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较高声誉,我们将门球教练员、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提炼升华为“盲人门球精神”,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個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鼓舞全校师生克服困难、团结进取的精神动力,创新和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形式、内容,使学校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盲人门球特色品牌学校。

作者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盲童学校

(编辑 王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