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就头痛,觉得无话可写。其实,对于一个有十几年生活经历的中学生而言,不应该缺乏作文素材,他们缺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积累。为此,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让学生随时记下生活片段
一是记下让自己高兴的事。当遇到高兴的事时千万别让它一笑了之,笑完之后,要让学生把它记下来。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如某学生对一个生活片段做了这样的描述:“一晚,全家人坐在屋里看电视,您突然起身要出去,奶奶问你要去哪里,您说出去溜达溜达,过了许久,您回来了,还拿着几串不同口味的糖葫芦,一边递给我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雪花。我惊呆了,望着您满身的雪花和冻红的脸,我有种酸酸的感觉涌上鼻尖。吃着那串糖葫芦,感受着您给予的爱,我眼里的泪水始终没滴落下来,因为我知道,您希望我是快乐的,您喜欢看我笑。”这样的素材就把自己得到爱的那种幸福描画出来了,形象生动,也有生活的味道。
二是记下让自己烦恼的事。烦恼虽不是人们向往的情感,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回避的。它和幸福同样成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素材。如某学生记录的一段话:“看着墙上慢慢走着的指针,已经是10点30分了,我不由深深地吸了口气,等到身子感到有一丝丝冷意侵入时,便不由得缩紧身子,赶紧钻入被窝里。爸爸妈妈到现在还未回家,我闭上眼睛,整颗心却依旧平静不下来。我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忙什么,临近考试的我,却得不到他们一丝的安慰与鼓励,甚至也难见他们的身影,我不由苦笑一番,一颗心沉到谷底。房间里昏暗的灯光映射在床头的另一角,气氛有点凄凉,我努力让自己快点入睡……”这段文字通过行动、心理等细节描写,把一个考试前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孩子的内心烦恼体现得很好。
三是记下其他让自己有感触的片段。其实,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一些事情,只要有感触,都可以记下来。如“她缓缓地向我走来,越来越近,她的脸也越来越清晰,像是一个40上下的人,一张瘦小的脸,黄中带黑,这也许是长年在外奔波所致吧,但却是带着微笑的。再靠近一点,我几乎可以看见那一条条如沟似壑的皱纹,让她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沧桑。她身着一件黑色的如同中山装的西服,白色的袜子把裤脚裹在里面,特别显眼,脚上一双破旧的解放鞋倒是与全身的装备很搭配。她用力地蹬着三轮车,一下,一下……”这是某学生在上学的早上准备坐人力三轮车时,看到的一个女车夫的形象,因是及时记录,所以非常逼真。
四是记下阅读中一些有价值的片段。北宋大文豪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阅读,汲取书本里面的精华包括思想和内容,写作时视情况巧妙地运用。阅读使人心胸开阔,豁达晓畅;阅读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阅读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阅读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总之,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有诸多的专家写过相关的文章,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二、让学生写一些对人或事的感悟
首先,评论自己生活中的人或事。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一些事,如果能把对其的感悟及时写下来,那么写作的能力就会提高。“我走进阳台,也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打湿了我的面颊。那晚的雨对于你也是一个不小的灾难,你风韵的花瓣被摧残得一无是处,但你仍像个芭蕾舞者傲然挺立在池的中央。我蹲下身子,我以为我看见了你,其实,我看见了我自己。是啊!你也和我一样,经历了一场考验,而且,你要保全的是生命,而我面对的只是一场小小的测验。你能坦然面对生活,而我却提不起信心了。看到你,我知道了: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这是一个学生对自己考试失败后看到池塘里被风吹雨打后的残荷的感悟,作者从大自然感悟到了做人的哲理,这样的作文思维,继续下去应该是令人欣慰的。
其次,评论阅读中遇到的人或事。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无疑是举足轻重的,然而,一般人阅读之后虽或多或少有所感悟,但很少及时写下来。其实,那些瞬间的感悟对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及时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人的感悟能力,长此以往,便成了素材丰富、思维敏锐的人。“可见,在生活中我们要处处留心,不能马虎大意。在生活中要学会选择。要知道,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比如,把一颗金子和一颗米粒放在一只公鸡面前,金子再宝贵,可对于公鸡来说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而米粒却可以填饱肚子。但对于我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金子。”这是朱蓉在阅读苏格拉底叫他的三个弟子去麦田里挑选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玉米的故事后写下的一段感悟。这样的感悟已经相当于作文的一个“零件”了,这样的“零件”多了,写一篇好的文章也就不难了。
最后,评论影视名著中的人或事。学生相对于课本来说,更喜欢影视、名著等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应顺其所好,从这些方面去培养他们的文字素养。不管是影视还是小说,只要学生被其吸引,肯定就有所感悟。或认同或反对,或赞扬或批评,或感动或憎恶,都有其见解,如果及时写下。既可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又可培养学生的审美(丑)观念。“青春,你是一个长句,需要慢慢品读。二月,我们不看花开,我们去看海。你的快乐比发丝还长,十八岁积蓄的青瓷般的笑声,证明有你,我们多么快乐!在充满青春的日子里,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在青春纪念册里写下些什么呢?让我们执起笔,书写下传奇绚丽的人生。”这是一个学生在看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时随手写下的一段抒情性的评论。也正是因为她有及时感悟的习惯,所以她的感悟才非常“美丽”。
三、让学生适当做些连词成文的游戏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也可从自己看到的好文章中抽出四五个貌似不相干的词让学生连词成文,这样的好处是能保证有好的文章供学生参考。如在一堂课上,我随机抽了五个同学给出了“兵法”、“友谊”、“智慧”、“上帝”、“商场”等词汇,并要求学生作文,作文中必须出现以上词汇。一个学生在他作文的末尾写道:“孙子兵法适合战场但不一定适合商场与友谊,虽然都需要智慧,但对象不同,一个对象是敌人,一个对象是上帝。如果用兵法去经营生意或是友谊,或许,我们会得到一时的成功,但很难有永恒的辉煌。因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我想,这样的训练,既是素材的积累,也是思维的训练。
四、安排学生做一些事情,帮他们创造作文素材
虽然生活中也在不停地发生一些事情,但毕竟不是每一件事我们都会亲身体验。一个人只有亲身经历,而且只有主动去体验,才会有更深的印象,才会有更深的感悟。为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做一些事,如“向杂志社投一次稿”、“养一只动物”、“漫无目的地坐一次公交车”等,然后让学生把这些过程和感悟写下来。“这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我从邮局领完稿费,和爸爸同撑一把伞回家。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个水坑,只觉得父亲拉了我一下后缩回了手,不自然地扶了扶腋下的公文包。那时,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总是开心地抱起我,跨过一个个水坑。却不曾想现如今,小小的我已经长得和他差不多高,能一脚迈过水坑了。心中涌起一陈暖流,我不自觉地挽起父亲的臂膀,鼻子上又闻到了父爱的味道。父亲转过身,先是一愣后又露出笑容:‘这是你的第一桶金,想拿它做点什么呢?’‘我想请你吃饭。’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请我吃饭?好吧!’父亲有点儿兴奋。”这是一学生在投稿后领到稿费时与父亲的一段对话。这种真实的体验比杜撰的故事总要深刻得多。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编辑 罗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