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生活化,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但在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同时,不能忽视纯数学规律的探索,数学方法的深入研究,纯数学带给我们的数学思考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进行数学思维型课堂的教学研究,以学生积极的终身发展为前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智慧得到提升,创新素质得到培养,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也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新课改理念为引导,对教材内容、先进的教学理论进行整合,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维型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构建了一种数学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它与以往的课堂有了很大的不同。从课堂准备、课堂教学到课堂练习,都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改变。
1.课堂准备
既注重教师的课堂高效,还注重了学生的学习高效。主要体现在课前和课堂。
课前:每一节课课前孩子们都会有一点空余时间,或者因为有些孩子打铃时已经在教室,或者因为老师刚从另一个班匆匆赶来,或者老师想检查他们的学具情况……这个时间孩子们该干什么呢?就是做好上课的准备——复习、预习、阅读。复习前面的知识,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阅读数学课外书。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刚开始我会检查他们复习、预习或阅读的内容,教给他们方法。当形成一定的习惯后,就开始将一些学习内容教给孩子们独立完成或由他们自己当小老师来讲述。除了在课前进行外,练习后也同样鼓励孩子们进行这样的训练。不同孩子完成练习的速度不同,写得快的孩子在完成基本练习后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数学阅读(数学书、数学课外读物)或者数学思考即完成老师提供的一些思考题,从而达到珍惜时间、学会学习的目的。
课堂:学会做笔记。因为我的一些鼓励,虽然是低年级,一些孩子已经开始做课堂笔记了,但大多数学生只是将老师的板书全部抄下来。因此,我在上课的同时随时指导孩子们如何做笔记,引导他们发现、认识到需要将哪些内容记录下来,而哪些内容是不需要记录的,并且必须让他们意识到不能影响课堂听讲。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已经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了。
2.课堂教学
数学思维型课堂的教学,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还结合教材内容安排了专项思维训练课,如信息推理课、审题训练课等,并且它的课堂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
第一,在教学中我们关注探索规律,即从给定的事物中发现隐含的简单规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知道每一个算式的结果,而且还要知道结果之间的变化关系;学生要思考的不仅是结果,而且还要思考过程是怎样的。
例如,二年级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在2、3、5、7、9这5个数字中,选择其中4个数字,组成3个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题目。并计算。
这道题到底有多少个答案?引导学生一起来找一找。通过探索规律,体现了数学思考,凸显了过程与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感、符号感、观察和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思考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第二,在教学中我们关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重视学生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获取信息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仍以二年级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为例,在2、3、5、7、9这5个数字中,选择其中4个数字,组成3个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题目,并计算。首先学生在审题后很快提取出信息:①2、3、5、7、9;②选4个;③组成3个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题;④计算。接着让学生闭眼思考符合要求的算式,然后限时让学生写出符合要求的算式,不计算。最后同桌互查,找出不符合要求的算式。从细节处着想,结合学科教学,时刻关注信息素养。
第三,在教学中我们关注基本数学思想的形成,即演绎和归纳。
例如,在学习了两位数不进位与进位加法后的练习课中例题设计为: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75。有哪些不同的填法?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从第一个加数为最小的两位数开始考虑,则第二个加数为75-10=65,之后依次给第一个加数加1、第二个加数减1,就可以找到所有的答案,也就是利用不变的规律来完成。
第四,在教学中我们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
例如,在学习了认识两位数后的练习课中的习题为:用9颗围棋子摆两位数,有哪些不同的摆法?通过在一张数位表上让学生用9颗围棋子摆数。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并将积累的活动经验上升,归纳出围棋子颗数与摆出的数的个数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数的大小、数位的理解。
在学习了米、厘米等单位后,让学生通过测量身高、臂长、手腕、手掌、肩膀、课本的长宽等,建立长度的概念。在学习了克与千克后,让学生通过在超市里掂一掂不同物品的重量这一体验活动,感受克与千克,建立重量的概念……
第五,在教学中我们关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如,图形的分解和组合、数立方体个数、在复杂的图形中找出隐蔽的图形、图形的组合判断等。
3.课堂练习
由于课堂教学的改变,课堂练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训练基础能力,还增加了思维训练。仍以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为例,当学生在有规律地探究这道题到底有多少个答案时,就是通过思维训练来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思维训练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还延伸到课后,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四则运算后,让他们在家通过扑克牌计算24点,既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还练习了四则运算的计算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数感,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课题实践研究的初步成果
思维型课堂教学注重数学本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现在,孩子们已经自然地在计算时、在观察情景图时、在审题时、在数的排列组合时……寻找规律和方法,而不是只解决问题而已。
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基本构建了数学思维型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纯数学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成长,越来越喜欢数学课了,碰到数学问题会不知不觉地就开始分析、找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不仅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探索精神、自主意识得到培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小学
(责任编辑 王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