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扫描】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举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10次。“感动中国”是一部唱响时代主旋律的经典之作,体現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材料一: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坚守雪域高原的支教者胡忠谢晓君夫妇、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刘金国、飞越海峡两岸的希望之翼张平宜、为民造福的好书记杨善洲、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最美妈妈”吴菊萍、悉心照料养母12年的孟佩杰、妙手仁医吴孟超、无臂钢琴师刘伟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走过10年的“感动中国”活动还向以白方礼老人为代表的长年热心公益事业而未能获得荣誉称号的所有爱心人士表示特别致敬。
材料二:10年来,《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年终人物盘点节目,始终以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中央领导同志赞为一部“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被广大观众称为“一部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年度精神史诗”,被专家学者看作“一部记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
【知识链接】
1.先进文化始终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提供法律保障和政治保证;精神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現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
3.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5.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我们应该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在公民权利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我们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同时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6.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現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7.人生难免有挫折,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等优秀品质,养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8.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爱戴父母。孝敬父母需要付出,即要付出代价,可能表現为付出时间,付出感情,付出体力,甚至委屈自己;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9.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集中表現为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无论什么时代都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发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10.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诚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损害他人、集体的利益。
11.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岸同胞手足情深。
12.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冲刺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
1.坚持12年爱心“长征”,全身心帮助西南山区麻风病村孩子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成为10年来首位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台湾同胞。张平宜的事迹告诉我们 ( )
A.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两岸同胞手足情深
C.张平宜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
D.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国两制”
2.10年间,维吾尔族青年阿里木依靠自己微薄的烤羊肉串的收入,先后资助百余名贫困学生。作为公民,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这样做可以 ( )
A.回报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
B.帮助他人,获得巨额回报
C.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D.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3.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养母,大学生孟佩杰毅然作出了“带着母亲上大学”的决定,从此走上了一条边求学边照顾养母的艰辛道路。孟佩杰的事迹告诉我们 ( )
A.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現
B.孝敬父母仅仅是成年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C.人生难免有挫折,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我们应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4.10年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唱响了中华民族英雄楷模的精神赞歌,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宣传先进人物的意义是 ( )
A.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保证
B.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C.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D.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5.下图漫画《见死不救》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社会上还存在着漠视生命、见危不救等現象
B.生命需要彼此关爱,我们要珍爱生命
C.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D.我国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非选择题
6.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10年。10年来,《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个)人物和群体,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徐本禹、高耀洁、魏青刚、洪战辉、田世国、李灵等,有光彩耀人的明星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有勤政爱民的郑培民、任长霞等,也有睿智学者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等。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震撼的精神力量。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感动中国人物大量涌現说明了什么?
(2)请你给《感动中国》这一电视栏目设计颁奖词。
7.“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被中央领导同志赞为一部“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
(1)10年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的每一次播出都是举国上下难以平静的时刻。你认为什么样的品质能让整个中国为之感动?
(2)中央领导同志称赞《感动中国》节目办得好,并要求节目创作人员再接再厉、精益求精。为让这一“精神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请你来出谋划策。
8.某校九(3)班同学准备开展一次“向‘感动中国’人物学习,做负责任的中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現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1)请列举身边令你感动的两位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2)请为你身边令你感动的一位人物设计颁奖词。
(3)《感动中国》已走过10年,青少年应怎样从“感动中国”迈向“行动中国”?
参考答案:
一、1.ABC 2.AD 3.ACD 4.BCD 5.ABCD
二、6.(1)①目前我国涌現出一大批热心公益、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无怨无悔的爱心群体。②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③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④我国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⑤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2)10年来,栏目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创新的理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深入群众,挖掘出了100多位(个)“感动中国”人物和群体,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引领这个时代的坐标。
7.(1)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身残志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的传统美德等。(2)①公民要关注这一电视栏目,积极参与相关评选活动,为栏目的发展献计献策。②社会要大力宣传和弘扬“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③栏目组要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实际,推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模范人物;要弘扬传统美德,传播先进文化;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创造出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优秀作品。④国家有关部门要对优秀栏目在物质、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8.(1)略。(2)略。(3)①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②发扬奉献精神,不言代价与回报。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④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⑤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