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材料】
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颁奖。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最根本的要靠改革开放、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靠激发和调动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内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知识链接】
一、党中央、国务院一年一度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二、为什么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最根本的要靠改革开放、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靠激发和调动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内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就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会受制于人。因此,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4.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激发和调动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内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三、这些受表彰的科学家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1.强烈的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这些受表彰的科学家既是自主创新的典范,又是精神文明的楷模。我们应该向这些受表彰的科学家学习,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这些受表彰的科学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应向这些受表彰的科学家学习,不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应该向这些受表彰的科学家学习,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4.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志坚强的崇高品格。我们应该向这些受表彰的科学家学习,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四、为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应该怎样做?
1.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人才;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各业中为创新作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2.青少年: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实践,敢于善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都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和奖励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这 ( )
①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②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③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唯一途径 ④能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012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主持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时强调,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我国之所以强调发展科学技术,是因为 ( )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④发展科学技术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认为:“我们要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强调培养高素质的创新科技人才,能够产生新思想,并能克服困难,把思想变为现实,这样才能攀登世界的顶峰。”他的话启示我们 ( )
①只要有理想,就一定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②发展科技事业,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③科技创新必须立足实践 ④要把成为科学家作为自己唯一的职业理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以科教兴国为己任,把自己的事业抱负、科技专长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要拥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必须 ( )
①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以“拿来主义”为主,多借鉴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 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推荐的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高级技师高森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自2006年至今,已有9名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推荐的一线工人登上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在这些一线工人看来,创新决不是只停留在脑海、挂在嘴边的某种理想,而是作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种精神、意识和习惯。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发明创造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普通人也可以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②想象力是创新的前提,只要富有想象力就一定能创新 ③必须把创新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结合起来 ④创新存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1950年,收到梁思成先生“新中国急需建设人才”的来信,吴良镛毅然回国,重新执教清华。数十年来,他以严谨的学风坚守在教学一线,培养了一批批建筑英才,在建筑教育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这表明吴良镛 ( )
①情系祖国,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 ②以祖国和人民利益为重 ③把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社会统一在一起 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7.材料: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颁奖。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我们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在许多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我国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我们要敏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给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契机,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科技力量布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积极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努力形成中国经济的新优势。
【事例我列举】
(1)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取得的两项重大科技成就。
【原因我分析】
(2)我国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观点我辨析】
(3)小军认为:“我国取得这些重大科技成就,表明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建议我谋划】
(4)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题,为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你有哪些好建议?(至少两点)
8.某校九(1)班决定以“看科技成就,学创新精神,做创新人才”为主题举行班会活动,请你参与以下三个环节,完成下列任务:
环节一:看图片,谈感悟
(1)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
环节二:读新闻,析道理
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颁奖。
(2)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为什么要大力实施这些战略?
环节三:谈启示,见行动
孟杰:“上述图片和新闻启示我们:要真正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要靠创新。”
孔汶汶:“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应自觉培养创新精神。”
(3)孟杰同学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4)你认为应该如何自觉培养创新精神?
参考答案:
一、1.C 2.A 3.B 4.C 5.D 6.D
二、7.(1)“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世界第一;“蛟龙号”成功下潜突破5000米;“天宫一号”、“神舟八号”成功发射并实现交会对接等。(2)原因:党和政府重视、支持中国科技发展;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科技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自主创新;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为发展科技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等。(3)不对。这是因为:①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②当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③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科学技术。(4)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人才;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各业中为创新作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8.(1)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①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有利于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有利于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