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利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9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从一定角度上来说,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90年,就是理论建设的90年,理论丰富的90年,理论创新的90年。正是由于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创新,党才度过了建设道路上的种种难关,才实现了每一阶段的辉煌胜利,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伟大事业能够永续发展的源泉。
一、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
列宁说过:“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指引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进而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使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原则
1. 理论创新的原则之一在于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理论创新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社会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一切都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凡是被实践检验为正确的新理论,我们就坚持它,并坚定地运用它去指导实践;凡是被实践检验为错误的理论,我们就坚决地摈弃它。
2.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群众路线。
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从根本上说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
3. 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从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密切注意时代动向,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实现理论创新,不断用创新的理论去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获得成功,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与时俱进中推进理论创新。
4.坚持理论创新必须有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的精神。
理论创新是一项艰辛的创造性工作更是宏伟而又艰巨的事业。它需要对现成的理论有全面而又科学的理解,需要亲身投入到实践中去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的研究和辩证的思考。因此,理论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之所以在理论建设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是和他们的理论基础、爱国情怀分不开的,更是和他们坚持不懈探求真理的精神分不开的。
三、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把握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亟须理论创新的时代。无论是时代变化还是实践发展,都迫切要求我们更加具有理论创新的品格,更加弘扬党的理论创新精神。理论创新应该以鲜明的时代精神为基本前提。理论创新应该体现着每一个时代的主题。正如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党就把握了这一时代主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经典理论前提下,努力地运用符合时代主题的科学发展观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积极参与到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列中。把握和紧跟时代精神可以引导和推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步伐,有利于促进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2.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只有全党同志,包括党的领导干部、党的理论工作者、党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才能在探索、认识和运用“三大规律”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这个道理对于党的理论创新方面也同样适用。只有党员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党的理论才能不断丰富和创新。也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党是依靠全体党员和全党的各个组织,来联系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为了从人民群众中收集他们的意见和经验,为了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把它变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主张,并且组织人民群众加以执行,一般地都必须经过党员的努力,经过党的下级组织的努力。”所以党员的素质高,本领强,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党的理论创新应该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及其优秀的理论成果。
我国的理论创新离不开世界环境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来看,许多思想观点直接就是对当代世界及其发展的新概括。如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既是当代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又是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结果,是当代人类文化的共同结晶。所以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及其优秀成果有利于我们党放眼世界,开阔世界眼光,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单位:163318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