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
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襟怀,以农民科技脱贫、科技致富为目标,不怕劳苦、兢兢业业,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一干就是三十年。她就是汤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办主任胡秀芳,也是汤原县农业技术推广战线的业务骨干,更是全省水稻高产创建首席专家、水稻学科带头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她从佳木斯农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寒地水稻的科研和推广工作。她矢志不渝、勤奋工作,她有一个信条就是“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她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由她扶持的农户赵德清在07年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和农民企业家及农民专业协会理事长。由她指导的有机稻米已打造成汤旺河牌大米,现已走向国际化生产轨道;她为农民排忧解难,为农民科技脱贫、致富,深受广大稻农的欢迎和喜爱,被誉为“农民的贴心人”。
2005年,汤原镇合作村村民自发为胡秀芳同志送来了一面锈有“技术精湛、服务为民”的锦旗,开了农民为技术人员赠送锦旗的先河,这也更加激发了她的工作热情,激励她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她开展的各项试验、调查,资料齐全、数据详尽。她所撰写的《水稻障碍性冷害分析及预防对策》等二十余篇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水稻硅肥研究等多项成果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高度称赞,也为汤原县争光添彩,更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她对当前主栽的水稻品种的生育进程和分蘖及叶龄动态,进行了跟踪调查。她的调查数据为指导全县水稻生产,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尤其是水稻叶龄的调查是对水稻生育进程的促控与抵御自然灾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她所开展的有关水稻的试验项目、品系,数据可信可用,得到了院县共建领导和单位领导及同行的一致赞扬。
2009年春季汤原县遇到了多年少见的低温冷害,她提出了抗冷害栽培技术,在科技之冬和电视讲座,但一部分稻农在浸种催芽和育苗过程中还是出现很多问题,不知所措。当她接到农户的求救电话后,就立即赶往现场并果断地判断指导,为农民争得了时间、减少了损失。那年是她最忙的一年,早晨两三点钟就到农户家诊苗一天她要跑上全县的十个乡镇,当农户给她打电话报喜时说:“是您让我赢利了二十万元啊”,胡秀芳确淡淡的说只要你们连年丰收就是我的快乐。
连续八年成绩斐然
她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及时掌握先进科技成果,以农民需要、生产需要为已任,常年工作在乡村和田间,为农民送去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先后推广了58项先进栽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她耐心为农民解答问题,认真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她累计推广水稻钵育摆栽、盘育机插、稻田养鱼、稻田养鸭、防治病虫害和缓解药害等技术。
她的工作得到了农民一致好评的同时,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认可,她连续11年被评为省市农业系统先进个人,连续8年被市、县妇联授予 “十大女杰”、“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岗位建功模范”,还多次被授予县“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省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等称号。
励三十载响誉全国
三十年来她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在《北方水稻》、《中国科教与财富》等刊物发表了19篇省级、国家级论文。她在丰收计划科技项目中有13项获省奖励。她主持水稻旱育希植技术成果曾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项目。经她试验的旱育希植技术获得了成功,并在全国推广,四年累计面积达到880万亩、增产8.8亿斤;她的事迹被黑龙江日报,佳木斯日报等报刊专题报道过。
2009年授予中华农业科技“优秀创新团队奖”; 2010年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2010年授予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黑龙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 2011年授予黑龙江省黑龙江“五、一”劳动模范奖章;黑龙江省十佳三农人物、全国十佳优秀推广农业技术员;201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为我们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工作者赢得荣誉。
一面旗帜万人称颂
三十年来,胡秀芳同志经历了汤原县水稻由直播到插秧,由插秧到旱育稀植,由旱育稀植到钵育超摆三个阶段的全过程,每个阶段都倾注了她的精力和汗水,都使水稻的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由她主持设计和指导的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成了县委、县政府指导全县生产的指挥田、农业技术培训的田间课堂,同时也成了观光农业的景点,多次代表县迎接农业部、省政府、市委领导和国外农业专家的检查指导,多次接待县内外及农垦的农民参观学习,为示范全县乃至全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户家。
在三江大地上无论是种稻的农户、还是农技人员,一提起她都会赞不绝口,“说她是平凡中见伟大、奉献中见品格、是农民最需要的人”。她为我省水稻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农民致富的贴心人,更是我们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