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增霞 李东玲 吴平
在保护地黄瓜生产中常表现出萎蔫症状,时常导致植株死亡,随着黄瓜种植面积的增加,萎蔫型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产值。现将日光温室、大棚黄瓜常见的几种萎蔫型病害发生症状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一、症状识别
1、黄瓜低温障碍黄瓜叶片失水引起的急性凋萎形成的生理病害,黄瓜叶片急性凋萎是指在短时间内,黄瓜整株叶片突然萎蔫,失去结瓜能力。主要原因是秋冬或早春栽植的大棚黄瓜因遇阴雨雪天较多,尤其低温持续时间长,地温低,凡根系不发达或生长较弱植株一遇晴天,白天棚内气温很高,瓜叶的蒸腾作用强,根系吸不上足够水分和营养,导致,叶片突然萎蔫,严重的全株死亡。
2、黄瓜枯萎病黄瓜在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病,发病初期病株表现为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为明显,早晚尚能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不再恢复常态,在潮湿环境下,病部表面也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的霉层。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5~6年,病菌从黄瓜根部伤口和根毛端细胞侵入,在维管束导管里快速生长,分泌分解酶和毒素,使植株萎蔫,导管变褐。
3、黄瓜根结线虫病地上部症状为植株矮小,发育不良,在土壤干旱和水分供应不足时,中午前后可出现萎蔫症状,根部症状是在须根和侧根上,可形成大小不一的瘤状根节,根节开始乳白色,到后期变成淡褐色,剖开根节,内有很小的乳白色线虫。该病是根结线虫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线虫以卵或2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3~4年。线虫从黄瓜根尖上侵入,定居在生长锥内,并分泌刺激物形成巨型细胞和根瘤。线虫生存的适温为25~30℃,一般沙质土壤危害重。
二、防治对策
1、选用抗病品种,现在没有高抗病品种,一般来讲均属中等抗病。如津杂2号、济杂1号、中农5号、长春密刺、新泰密刺等。
2、土壤消毒用,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g/平方米处理畦面。定植前再每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混入细干土30kg,混匀后均匀撒入定植穴内。
3、实行轮作,黄瓜连作最好不超过3年,轮作间隔期3~4年为好。
4、嫁接换根,用黑籽南瓜做砧木进行嫁接,不仅防病,而且还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5、防治方法,对由黄瓜低温障碍引起的叶片急性凋萎,注意提高地温,特别是夜间地温要保持12~15℃或以上,如果夜间棚内地温长期处于8~10℃,当白天晴天时,棚温会很快上升,应采用缓慢升温措施。如日出后中午棚温上升至30℃以上,应用草帘子间隔式遮光,使黄瓜的生理机能慢慢恢复,避免出现叶片突然萎蔫。?防治枯萎病可用2%农抗120水剂250倍液灌根,也可用50%的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灌根。防治根结线虫病,在定植前用15亿/g阿弗罗链霉菌及其活性物颗粒剂,每667平方米沟施2~3kg,在生长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灌根。?以上药液要交替使用,一般每株药液0.25kg,隔10~15天灌1次,连灌2~3次,可减轻发病。
(作者单位:136300吉林省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