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东
近年来,温室生产黄瓜已成为我县菜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黄瓜病虫害随着种植面积扩大而日益加重,严重影响了菜农的收入及种植黄瓜的积极性。下面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角度,介绍黄瓜安全防病及增产方法。
一、安全防病方法
黄瓜霜霉病、角斑病、白粉病是造成黄瓜减产的主要病害。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应尽量使用无公害农药。
1.黑砂糖M酵素法
黑砂糖农药是防治黄瓜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的无公害农药。它的合成成分中不含有毒物质,可通过叶片吸收,增强叶片生理活性,同时增加有效菌,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制造出更充足的养分,使植株对病原菌产生较强抵抗力,阻止有害病菌侵入。
制作方法:黑砂糖(红糖也可)4千克、生物M酵素300克、沸水9千克、干净的瓷罐1个(15千克装)。先把瓷罐洗干净(最好消毒),晾干,把黑砂糖倒入罐内,随后加入沸水,使糖完全溶解。水温降至30℃以下时,缓缓加入酵素,轻轻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然后,用消毒的漂白布,将罐口扎盖密封,放在较温暖的地方(18~35℃),每天搅拌1次,并于第1次搅拌时加适量食用醋(5毫升左右),5~10天发酵出现泡沫。随着新生体不断产生和酵素的聚合,营养液表面先出现白点,后形成一层白色膜,这就制成了黑砂糖农药原液,药效期为3个月,可放在较阴凉处保存,使用时稀释1000倍喷施。
2.糖酒醋M酵素法
糖酒醋农药可防治黄瓜多种病虫害。制作方法简单、效果好。
制作方法:将AM生物菌剂原液、红糖、白酒(30℃以上)、醋、水按1:1:1:1:10的比例配料混合,将混合液放入聚乙烯塑料容器里,将盖子盖紧,放入常温室内发酵,确认溶液温度不超过40℃。数天后,发酵液会产生气体,容器会鼓起来,这时需松动盖子,放出气体,然后再立即盖紧。第1次气体产生后每3天左右需放1次气体,若气体不再产生,表明发酵已完成,可闻到刺激性醋味。发酵时间夏天大约15-30天。常温下密封保存期限为2-3个月。若醋的气味消失,表明已经失效。
防治病虫液标准稀释倍数是1000倍液,如喷洒后效果不明显,可逐渐将稀释倍数提高到50-200倍,嫩叶、幼苗不要低于800倍液。叶片两面、幼嫩茎秆都要喷到。使用配制液最基本的目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应及早使用,若病虫害大量发生时再使用,效果不理想。
3.尿糖液
黄瓜生长中后期,若肥力差、长势弱,会出现营养不良症状。据报道,黄瓜植株体内汁液氮糖浓度比值下降到2以下,易发生霜霉病;若把汁液浓度比值提高到2.2以上,则可预防霜霉病的发生。据试验测定,抗病品种含糖量高,感病品种含糖量低。所以,也有人把霜霉病称“低糖”病。通过补充营养,可达到防治目的。根据试验,用尿素0.2千克+糖(白糖、红糖均可)0.5千克+水50千克配成溶液,在生长盛期,每隔5天喷1次,连喷4-5次,防效达80%左右。一般早上喷,喷在叶背面,可用在感病品种上。
二、安全增产法
1.短日照处理。黄瓜出苗后40天内,每天进行8小时左右的短日照处理,可促进雌花分化多、分化早。
2.变温管理。定植后,晴天时白天上午棚内保持26℃~30℃,下午保持22℃~26℃,夜间不低于12℃;阴天时白天22℃~26℃,夜间不低于10℃;地温以16℃~23℃为宜。定植初期可高些,结瓜期略低些。
3.棚内熏烟。瓜苗2~4片真叶时,在棚内放满清淡的烟雾并密闭2~3个昼夜,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可抑制瓜苗呼吸作用,使雌花增加15%~20%,使黄瓜增产10%~15%。
4.喷施乙烯利。喷施乙烯利可增加雌花比例,促进黄瓜早结、多结瓜。2片真叶时,喷施200PPm40%乙烯利溶液,隔6~7天再喷一次。
5.人工去雄。在黄瓜花刚刚形成时,留出5%~10%的雄花,人工摘除其余的。一般5天左右摘一次。
6.人工辅助授粉。用雄花的花粉去点雌花的柱头即可。注意在雌、雄花刚刚开放时进行。
7.多蔓挂瓜。对长势弱的侧蔓在坐瓜后摘心,对生长旺盛的侧蔓整理利用,以增加坐瓜群体,提高产量。
8.用红光照射。黄瓜最喜欢红光,开花后每晚用红色灯泡或用闪烁的脉冲光照射2~3小时,可提高产量15%以上,且黄瓜的品质好。
9.撒施草木灰。从幼苗起,在黄瓜的根部(不要靠得太近,以防烧根)或叶面撒施草木灰,10天左右撒1次,共撒4~5次,既可防病治虫,又能提高品质,一般可增产10%以上。
10.叶面喷肥。幼苗期喷施1%的尿素液或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可促苗健壮早发;7叶期喷0.2%的硼砂溶液可保花、保瓜、防落;大量结瓜时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混合水溶液,可促进增产,防止早衰。
(作者单位:156400黑龙江省同江市乐业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