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宗教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2012-04-29 08:21彭晓波王水根
理论观察 2012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道教佛教

彭晓波 王水根

[摘要]现代商品经济的挤压,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泛滥,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严重匮乏,而一般人文教育人们会局限于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的教育,而忽视宗教文化教育对其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佛道含有丰富的人文关怀,因此应从它们对人生处境的关怀,对人伦道德的提倡,对人格升华的鼓励,对人间关怀的强调来看宗教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人文素质;佛教;道教

[中图分类号]B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20-02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在现代商品经济的挤压下,科学主义、实用功利主义泛滥,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单纯为市场服务的工具价值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价值核心。而走在世界教育前列的欧美教育却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人、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如哈佛的课程虽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但在通识教育上的投入也很大,以工程教育著称于世的麻省理工大学也向学生开设大量人文课程,仅音乐课程就有80多门。其实人的真正的全面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文教育。就业仅仅是这一漫长过程中的一步,大学教育在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同时也应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人文精神营养,而不应脱离人文传统转向纯粹的职业教育,但是中国的教育沿袭前苏联的模式,无论是课程体系的安排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尽量以市场为导向,凸显的是职业教育的特色。这种教育理念教导出的学生也以就业为唯一价值体系。世界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从大学培养出的杰出人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哲学底蕴。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不比国外差。但在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及创新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当代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明显呈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特点,价值取向的自我化削弱了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利他精神,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价值目标的短期化使得大学生丧失了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出现了精神真空,丧失了人生目标,这种明显的整体“精神失范”就是我们一向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后果。

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经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其外显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等,是人的素质结构中高级形态的层次,体现的是人的内在精神与价值意识。它是全面素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文化长期积淀成的一种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凝聚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指引着人怎样做人、与人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类创造财富,人文素质所铸造的人文精神始终规定着人生的方向,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

二、佛道宗教文化与人文素质的关系

一般谈到人文素质教育,人们自然而然的想到的是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等的熏染。很少会想到宗教在其中的作用,甚至认为宣扬神灵存在的宗教是反人文主义的。其实这完全是人们认识的误区,西方或亚洲的很多国家都信奉宗教,千百年来宗教作为他们世袭的精神生活深深影响了那一方世世代代的人们,对他们人文素质的养成,千百年来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人们也渐渐认识到宗教与人文素质的深层关系,其实宗教作为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尤其作为人的信仰追求和生活虽不离其神性维度,但这种维度并不影响宗教成为人道的,人文的。宗教发展中有着积极的人文主义审视,它虽与世俗人文主义本质有别,却在人类社会人文意义的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有着广远影响,从中国的两大宗教:佛道中可以窥探到宗教的人文关怀。

(一)佛道对人生处境的关注。中国自古受儒家文化影响,而儒家文化是不信鬼神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荀子自信“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也大叫“上帝死了”,希腊思想家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世俗人文主义从乐观精神和积极意义上谈论人的处境和作为。然而,人类千百年的发展史,使人深感上述乐观浪漫的人观与人的现实处境相距甚远。宗教对人生处境冷静悲观甚至令人失望的分析评价却顽强的存活下来,并保持其广远的影响力,究原因,可能在于宗教对人生处境的分析更接近真实,而且这种言述本身并没有放弃人。没有失去对人的同情关注和眷顾,对人的痛苦揭之越深,宗教中拯救的观念的人文蕴涵愈为明显。佛教在描述人生处境时较为突出人之苦,佛教提出的四谛原理,核心即论及人生是苦。以及如何从苦中解脱,“苦谛”讨论人的痛苦苦性。乃四谛之首条,最根本之条,提出五苦八苦十苦等概念,详尽阐述了人生是苦的主题,以体悟人之苦海无边,从而指出跳出苦海之必要及其人生意义,佛教认为只有让众生了解种种苦相并进而认清诸苦之原因,才可能把握集谛灭谛道谛之真理,从而去消灭痛苦得到解脱,如果“不知苦之本际”,则无法走上正道。可见,佛教并非消极绝望的谈人之苦,乃基于对人生处境的正视和对人之命运的关怀,以苦为起点。由苦致觉,引导人们走上救赎之路。道教在关注人生处境时则表现出一种自然人文主义的意向,突出自然人性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对“天地之间小小的我”有着深刻而独到的体会。并由之通达一种返璜归真的全新境界,让世人有限的个体生命能与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合一共融,实现对自我心性的超越。道教对人世的评价亦不乐观,展示的是一副“人为物役,欲生祸咎”的悲惨图景,“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46章),所以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19章)。以恢复人的纯朴本性和内心平静,庄子也认为世人不应该为物所累,而应达到一种“未始有物,与道同一”的解蔽之境。看淡生死,顺应自然,安于命运,“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庄子·德充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不过这种乐天知命,生死齐一的自然无为思想并非要在自然界中被动的消解或化掉自我,而是寻求“忘却受外物束缚役使的假我,恢复自然的真我,达到人与自然之道合一的境界”。即实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相通大道,在道教精神层面的超越中,人之生命意义得以保留。其贵己、重生、全性、保真的思想和养生长生的理论与实践,持守住道教追求生命自由快乐及寻觅生命永恒奥秘这两大意趣,得到人的精神与身体都需要的逍遥和超脱。

(二)佛道对人伦道德的提倡。宗教对人伦道德的提倡是信仰与现实生活的一个理想结合点,宗教伦理一方面有着信仰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则主要为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伦理道德体现出人类集体生活的共在原则。反映出社会群体稳定存在所必须共守的规则。宗教伦理道德使宗教能积极面向人世及人生,它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和精神

资源而为人的平等共处、和谐交往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原则,在其具体实践中,宗教的人文关怀及人道意向也得到了鲜明生动的体现,而以佛教最为明显。佛教伦理道德以人的善恶为其根本问题,释迦牟尼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法句经》),从其历史发展轨迹来看,早期佛教注重个人的精神解脱,其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较偏重修行者个人的身心修养和道德实践,到了大乘佛教时期,除了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之外,还强调“普渡众生”,以救渡众生“脱离苦海”为自己的宗教修行实践,并将这种修行实践称为“菩萨行”,因此,大乘佛教的修行又以慈悲为道德原则,并尊崇菩萨大慈大悲的怜悯众生之心和为解救在现实生活的苦海中受苦难的众生而甘愿下地狱的道德精神,这样以求得修行者彻底的精神解脱,证得无上之觉悟,也就成为佛教的最高道德理想。这种伦理道德突出个人的道德改造和完善,倡导以普渡众生为己任的慈悲精神,其道德改造和救渡集中体现在扬善除恶上,佛教的善恶观因而乃其伦理观念和道德思想之核心,佛教的人间关爱,即表现为其劝人为善的实践,这种伦理特性使佛教成为伦理的宗教。

(三)对人格升华的鼓励。宗教对人格升华的鼓励使宗教得以回返其拯救和超越的主旨,达其对完美境界的体认和实现,即实现神人之融契,宗教中的认识自我旨在超越自我,在宗教的理想中,人生不能只是循环或轮回,而应不断突破、超越、升华,人格升华亦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这种人格的升华完善会消解宗教内部神学与人学两大趋向间的张力,并使人类宗教信仰的真谛得到充分体现。人格升华在宗教的情趣中体现出独特的人文精神,这一点在道教中表现的很明显。道教的人文精神概括为自爱、自然、阴柔的博大精神,这种自知、自然、自觉、自爱展示出道教人格理想的魅力,总体而言,道教向往的人格理想境界乃是崇尚自然,“委运乘化,与道合一”,其人生态度故而有着注重自然淡泊、逍遥隐逸和寂寞无为等特点,显露出其空灵超妙和清幽之情趣,使人格人性具有鲜活之态,但正是这种对广袤宇宙的玄微瞑想和由此形成的逍遥气质,使道教得以“悟透了人生人世,对人间的变化无常洞若观火,对命运的一切都能任运自然,泰然处之,这种境界渗透了对人的关怀和理解,它以一种灵性意义上的虚静恬淡和飘逸洒脱而让世人获得心境上的旷达自适优哉悠哉,形成人在自我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越”。

(四)对人间关怀的强调。宗教仰望天际的目光亦能环顾人间,来自宗教对永恒与现实,彼岸与此岸之关系的审视和调整。这种以出世的精神来达其人世的生存之旨趣,不只是超越,更有其融贯,宗教的关怀人间和温暖人间,使宗教更贴近人生,更有其活力和魅力。佛教的人间关怀表现在20世纪“人间佛教”的提出,在大乘佛教普渡众生救苦救难之菩萨行的启迪下,当代佛教从传统遁世中走了出来,不仅采取回返现实,直面人生的客观态度,而且将其“利乐有情”慈悲济世的精神发扬光大,关爱世界、温暖人间,在慈善事业和和平运动中充分展开了其人间关怀的特色,又从慈悲观进而引申出“无害”即非暴力思想。以其不杀生非暴力而强调了对生命的尊重,由此产生了对社会和谐、世界和平这一理想境界的追求及努力。道教在中国历史上亦表现其济世度人助国助民的人间关怀,道教本有其贵已重生、乐生养生的思想因素,在其追求逍遥境界的同时,亦强调对今世今生的重视和对个体生命的保全,即倡导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在其养生炼丹的实践中,葛洪“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强调人在战胜自然命运上不要消极放弃,而应积极有为,在这一意义上,道教坚持仙是人修的,提出对人的自我关爱。对人生永恒的向往。道教的修炼养生虽以长生不老、飞升成仙为目的,但其指导思想也有积极进取的意义,也就是说,它是人对自我存在的肯定关注,也是人与其命运抗争的一种努力,这种对生命的重视,对人性自由的把握,是道教人间关怀的基点,在社会实践中亦有较大的影响。

三、结论

基于佛道宗教的人文关怀的特征,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否加进这种宗教文化教育,利用佛道千百年来对中国人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而更便捷的完成我们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社何光沪,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545

[2]卓新平,宗教理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6-37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道教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西夏道教补议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