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骏,沈传来,高大庆
摘要:按国家研究生教育教学和培养要求,根据我系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实际,研制符合本学系实情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以探讨寻东南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平台;免疫学;病原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57-02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人类与传染病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支撑学科。由于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学科的特点,培养研究生的要求则相应提高,难度也随之增大。面对国家研究生教育教学和培养要求,学系研究生导师认真学习院校发展规划,审时度势,理清思路,把握方向,增强信念,共谋划策,共同研制出符合本学系实情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努力创造条件,打造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培养平台,为研究生顺利完成高质量论文提供保障。为此,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建感染与免疫实验室研究平台
本学系有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两个二级学科,一个博士点和两个硕士点,有六位博士生导师,七位硕士生导师,实验室面积仅400平米,因此,不可能每位导师拥有一间实验室。针对学系的客观情况,各位导师顾大局识大体,凝心聚力,集思广义,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建一个全系师生共享的实验研究平台,即感染与免疫实验室,学系所有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实验研究均在此平台进行。具体做法是:根据现有条件和研究所需的常用实验技术,建立PCR与RT-PCR实验室、电泳摄像实验室、克隆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贵重仪器实验室、动物解剖实验室、研究生常规操作实验室、洗涤与高压灭菌实验室和学院公用仪器实验室。这样做的好处是,按实验室功能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空间和仪器设备,使其物尽其用,发挥最佳的整合与有效使用效率。
二、健全规章、统一管理,使研究平台有效运行
为使研究平台正常、有效、长期运行,学系先后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新生入实验室前的培训制度、仪器使用预约与签名制度、重要仪器专人负责保管制度、卫生专人负责制度、每日轮流负责制度、定期安全卫生与仪器使用检查制度、实验室仪器管理与报修制度、实验室奖励与惩罚制度、助研助教管理制度、Lab-Meeting制度、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制度、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各自负责与统一管理12项制度。用国法、校纪、室规统一管理和规范研究生在研究平台的举止,为该平台的运行与建设提供保障机制。5年来,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培养平台不断地建设与实践,为这两个专业研究生培养营造了良好氛围,创造了必要条件,激发了奋发激情,产生了高质量论文,共培养免疫学博士研究生30名,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硕士研究生45名,为学系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目标明确、措施到位,起点、过程与终点有机结合
为了培养培养高质量的基础医学和临床科研应用高级人才,学系制定了上述12项有效措施(制度),使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措施到位,使培养的起点、过程与终点有机结合。
1.起点——做好研究生入学教育。①介绍本系学科沿革、现状与发展方向,给研究生介绍本系发展历史背景、退修老教授们为学科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目前导师们在教学科学等方面所做出的成绩以及本学科与国内外先进的同行之间存在的差距与努力方向,激发其使命感。②宣扬做好学问首先做好人的理念,个人努力在人身发展过程中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知识、能力、做人,后者更为重要,大力宣扬要做好学问先做好人的理念。因为科学研究需要团队精神和相互学习合作,树立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人生观和责任感。③指出研究方向和努力目标,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不同的学科,每个学科又有2~4个不同研究方向,结合研究生培养方案,针对每位研究生的特点和感兴趣的研究,指出研究方向和努力目标,使研究生们蒙发紧迫感。④预警基础医学研究的艰辛,本学科导师主要是进行基础医学研究,课题起点高难度大,研究任务相对较重,因而遇到的困难也较多,不太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需发表3.0以上的SCI论文方能获得博士学位。预警他们不怕艰辛、经受住困苦与挫折,要有危机感。
2.要点——抓实培养过程。在做好研究生入学教育同时,更关注培养过程这一关键要点。经学系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老师集体研究,制定了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培养考核内容与测评表。从遵纪守法、政治表现、业务学习、论文研究、助研助教、发表论文、学术会议、其他活动8个栏目、29项内容(每项均有权重系数),从自我测评、综合评价、研究生办考核、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考核5个层面,以优、良、中、差4个等级进行较全面考核与测评。通过自评、研究生办、导师和指导小组考核等综合考评方法,使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监测与评价指标,使高标准的研究生培养每一过程落到实处。
3.终点——产出高质量研究论文。产出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终点,我们重点把握以下环节:①选题,论文的选题既要有先进性、创新性,又要有实用性、可行性,同时又要因人而异。硕士生的培养,主要注重的是科学研究技术、方法的训练,课题可行、实用即可。博士生的研究是为了新的发现、新的创造而为之,选题必需具有创新性。每位研究生背景和科研基础有较大差异,选题时应因人而异。②预实验,通过短期预实验获得初步的实验结果,分析所选课题在立题的依据、实验方法、经费使用、研究周期等方面是否可行,以便及时调整。③开题与中期考核,研究生应在第二学年结束前一个月,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在全学系研究生培养专题会上宣读。师生对开题报告提出问题、意见和建议,让集体智慧通过研究生开题的形式得到发挥和体现,使每位研究生课题研究受益。完成开题报告后,按研究生院要求进行中期考核。学系导师指导小组对每位研究生的课题进展、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对博士生课题遇到困难和问题,指导小组设法协调解决和帮助调整或推迟中期考核,原则是保证培养质量。④毕业论文、预答辩和答辩,撰写毕业论文过程是对整个课题研究进一步理解、完善的过程,同时毕业论文也是为了预答辩和答辩、汇报交流的物化载体和必须完成的工作。多年来,学系认真组织研究生论文预答辩,为在答辩会上展示研究成果、顺利完成答辩做好预演工作。
总之,五年来我学系创建的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培养平台,不断地实践与建设,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地、科学地、适合本学科实情的研究生培养流程与措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一培养平台的创建和实践过程,也是伴随着我系研究生教育改革及学科建设的实施过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国家研究生教育教学和培养要求,我系的发展还不够快速优质,与国内985高校同行相比还有差距。仍需继续努力工作,使该平台运行的更稳健有效,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作者简介:窦骏,1997年获浙江大学病毒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南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系主任,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免疫学会常务理事、江苏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生物技术通讯》杂志常务理事、Frontiers in Bioscience、WJSC杂志、《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病毒学杂志》编委,《中国免疫学杂志》特邀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批六大人863计划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江苏省第二才高峰培养对象、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编辑部推荐的优秀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