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丽
芹菜营养丰富,运输储存方便,栽培简单,生长期不需要过高的温度,适合高寒地区开展无公害栽培。
一、环境条件
1.温度
种子发芽适温为18-20℃,超过25℃以上发芽速度虽快,但极易热伤,30℃以上失去发芽能力。保护地栽培,一般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最低10℃左右。
2.土壤
芹菜是浅根植物,不耐旱,喜氧,适宜在保水排水能力较强、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沙壤土上栽培。同时,无公害芹菜种植地块选择必须是远离工业,“三废”污染的地方,且其土壤、地下水、空气等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二、种子准备
1.种子选择
选择叶柄长、实心、纤维少、丰产、抗逆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2.种子处理
先进行种子消毒,用48℃恒温水,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浸种30分钟,取出放在凉水中浸种24小时。将浸泡过的种子捞出,用清水洗干净,沥干水分,用纱布包好,再用湿毛巾覆盖,放在18~20℃条件下,当有30%-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三、育苗技术
1.苗床准备
芹菜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在各地都能种植,但是种子小,前期生长缓慢,所以选择排涝方便、 土壤疏松肥沃、保肥保水性能好的田块作苗床。翻耕细作,作成畦宽1.0-1.2米、沟宽0.3-0.4米、沟深0.15-0.20米的高畦。每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25-30千克,氮磷钾复混肥100克,加多菌灵50克,深翻细耙搂平。
2.播种量
每667平方米栽培田,本地芹菜育苗需种量为100-120克,西芹育苗需种量为80-100克。
3.播种方式
先将苗床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把催出芽的种子连细沙均匀铺在畦面上,再盖细土0.5-0.6厘米,然后再加盖薄层麦秆保湿即可。
四、苗床管理
1.温度管理
春季育苗,可在棚室内加盖地膜保温,出苗后揭除地膜,随气温升高,加大通风量。芹菜苗期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为18-20℃,以白天15-20℃、夜间10以上为宜。
2.肥水管理
在整个育苗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浇水要小水勤浇,一般在晴天上午浇水为好。
3.间苗
当幼苗长有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苗距1厘米,以后再问苗1-2次,使苗距达到2厘米左右,间苗后及时浇水。
五、定植技术
1.整地
高寒地区最好选择秋翻地,秋翻和春翻地都需平整土地。将耕地平整成3.5米宽的畦,沟深20厘米。
2.施基肥
中等肥力土壤每667米2施入腐熟厩肥3-5吨、磷酸二铵复合肥40-50千克。基肥于翻地前撒匀,深翻20厘米以上,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匀,整细耙平。
3.定植密度
大田定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情况而定,最适宜温度为18-20℃,一般5月上旬夜间温度高于O℃时就可定植。要求种苗高10-15厘米、有6-7片叶。本地芹菜按株行距12厘米x15厘米定植。西芹以株行距25厘米x30厘米定植。定植时注意选优去劣,每窝栽1株,移栽时要浅栽,以利缓苗。每667米2本地芹菜栽培30000株左右、西芹8000株左右。移栽前3-4天停止浇水,用铲带土取苗,单株定植。定植深度应与幼苗在苗床上的入土深度相同,露出心叶。
六、定植后管理
1.浇水
3~5天后浇缓苗水。定植后10-15天,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千克,以后20-25天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追尿素和硫酸钾各10千克。收获前10天停止追肥、浇水,主要用以降低硝酸盐含量,有利于贮藏。浇水时应早晚进行,午间浇水会造成畦面温差过大导致死苗。施肥与浇水交替进行,并注意加强通风降温,防止湿度过大发生病害。
2.中耕除草
芹菜前期生长较慢,常有杂草危害,应及时中耕除草。一般在每次追肥前结合除草进行中耕。由于芹菜根系较浅,中耕宜浅,只要达到中耕除草、松土目的即可,不能太深,以免伤及根系,反而影响芹菜生长。
七、病虫害防治
1.病害
芹菜病害主要有叶斑病、斑枯病、菌核病等。生长期叶斑病、真菌性病害可用78%百菌清700倍液、50%多霉灵粉剂1000-1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细菌性病害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可杀得1000倍液等叶面喷雾防治。软腐病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扑海因粉剂100-15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70%多菌灵600倍液、80%炭疽福美粉剂800倍液等叶面喷雾防治。菌核病发生时可用1000倍菌核净或1000~1500倍液扑海因、速克灵等喷雾防治。此外,保护地种植的芹菜还应加强通风排湿,以减轻病害发生。
2.虫害
芹菜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白粉虱、夜蛾等。蚜虫、白粉虱发生时,可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或20%啶虫脒2000倍液等防治。夜蛾发生时可用24%甲氧虫酰肼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蓟马、螨类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65%蚜螨虫威600~7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八、收获
已长成的芹菜不可收获过晚,大芹菜可在株高长至60-80厘米时采收,小芹菜可在株高长至30厘米左右时采收,采收时用镰刀在地面下2厘米左右把根切断,削根去掉病老残叶后打捆上市。
(作者单位:151400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