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上善若水”的著名论断。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学习领会传统文化中“善”的精神,从而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积极的品质养成教育。
关键词:上善若水” 品质养成 教育
一个全球经济、多元文化和信息网络扭结的繁复时代,无可置疑地到来了。我们的生活以及观念在改变,但“真善美”的价值观是不能改变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上善若水”的著名论断。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学习领会传统文化中“善”的精神,从而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投身于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上善若水”是一个漂亮的比喻,指向极其深广的内涵。老子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老子主张善,恰当地以水设譬,从诸多方面进行论述。那么,人善的行为要具备水的那些品质呢?首先讲到水的特性,能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甘愿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卑下的地方,拥有容纳百川的深广襟怀。其次,交往仁慈友爱,说话要讲诚信,这是做人善良的基本点。再次,如果为政则从善良出发,发扬无私的精神,为百姓谋利益。处事随物赋形,机智灵活,善于发挥才能智慧。行为顺其自然,与时俱进,很好地发展、完善自我。老子善,包括言善,行善和心善各个方面,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全面的达到善的精神境界。而且突出强调不论从政,或者处事,无时无处都要求为善。人人为善,我们所处的世界就会美好起来。
为善,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美好道德品行的要求,是中外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老子提出“上善若水”的观点,在《道经》《德经》中反复申述论证,指出了“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道理(《老子》第二十七章),从善良的立场去教育人,以友好的态度去对待物,人和万物都会前进、发展。谆谆告诫人们:“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第四十九章)讲了“善”的鲜明的态度,对待“善者”要善待,对待“不善者”也要善待,这样才达到善的道德。孟子显然发展了这种观点,提出性善论,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荀子提出性恶说,就是要通过教育,使人们弃恶从善。孔子把“善”的思想贯穿于教育之中,他主张人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讲到韶乐,说:“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他的要求相当严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八佾》),矢志不渝,始终如一坚持“善道”,热切地呼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努力追求善,极力地躲避邪恶。他曾经深深地忧虑说:“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善与不善,对垒鲜明,表现了社会突出的矛盾,反映了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弃恶从善,众心所向,是传统文化中做人处事待物的思想核心。在西方文化思想中,善的论述也是显著的。苏格拉底说:“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对于人有益的就是善。他甚至将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他认为:美就是善。他认为美德就是善。善是至高无上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人是善的尺度。
我们要树立“善”的价值观。柏拉图说:“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所追求的,是每一个人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进入新世纪,科技在飞速发展,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更应该讲求善良。任何时候,艰难也好,顺昌也好,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原则是善,以善始,以善终。在任何情况下,我们追求、获得幸福,善是我们核心的价值观。在环境、现象和事物的价值和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中,善是具有正面意义、正意识、正价值,是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活的所规范的性质,是符合人类为了实现生存发展的基本目的。善处于真善美价值标准的中枢部位,真是指认知客观实际,要求合规律性。善是指人的行为对群体的价值,要合目的性;美是客体作用于主体,使主体产生一种精神上愉悦的体验和享受。朱光潜把“真、善、美”价值观和人的“知、情、意”三种活动结合一起,认为“人生来就有求知、想好(向善)、爱美的天性”,强调通过教育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是主体认识与客体相符合,善是人们的心理、行为与大众利益相符合,美是客体特性与主体本质力量的和谐统一。我们要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要坚持真理,就要有善行,就要获得美,这样才能很好地完善自我,发展壮大事业,建设和谐而繁荣的社会。
何凤箫,甘肃平凉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