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

2012-04-29 00:44:03唐宇明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社会科学哲学

唐宇明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在筹办党的十八大的重要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了新方向、作出了新指示、谋划了新篇章。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举旗人和教育改革的探路者,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如何结合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现实,寻找落脚点和发力点,努力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文化基础,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兴国之魂与兴国之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的,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予以强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深刻阐述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这一重大问题。

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高等教育就是兴国之体,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引导是重要手段。加强教育引导,在人群上要区分层次抓重点,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青少年、名人名家等是重点关注对象。高校正是这些重点人群的集中地,小小校园之中聚集着大量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具备相当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就平均密度而言,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恐怕都无出其右。就这个特性而言,一方面,有利于集中实施教育引导,形成高效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但另一方面,大学师生思想活跃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又给开展教育引导取得实效提出了挑战。

因此,把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出“大戏”唱得响亮、做得精彩,是高校德育工作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根本任务。做好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入理解《决定》的精神实质,将体系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通育人工作各环节。具体工作中,应该遵循中央有关要求,注意把握好以下关系:一是把握好坚持一元引领与倡导多样包容的关系,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二是把握好继承优良传统与积极开拓创新的关系,从中华文化的传统中汲取营养,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从最新实践中获取感悟,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旺盛活力;三是把握好加强教育引导与健全制度规范的关系,丰富教育引导的方法和手段,强化制度规范的保障作用;四是把握好强调先进性与注重广泛性的关系,善于用先进性要求培育思想道德建设的领跑者,用广泛性要求实现全体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覆盖;五是把握好抓紧当前工作与推动长远建设的关系,既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尽快见到成效,也要建立健全经常化、长效化工作机制,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为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输出的是电视机还是价值观

据《凤凰周刊》的介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所著《治国方略》(STATECRAFT)一书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从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这一说法虽然带着有色眼镜,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一种偏见和歪曲,但也提醒着我们,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不相称,国际文化格局西强我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造就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中国大国形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然,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党中央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在《决定》征求意见和起草调研过程中,文件起草组进行了深入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题研究,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表述。从调研情况看,概括出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北京已经引领了时代风潮,首都高校师生也走在了时代的前沿。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一年多以来,在提炼、评选“北京精神”表述语的过程中,首都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青年学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在提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探索中,高校可以发挥智力和人力资源的优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表述建言献策,为传播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竭诚尽智。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马克思有句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建设。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要把“二为”和“双百”作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的基本方针。邓小平重新恢复并坚持了毛泽东提出的“双百” “二为”方针。江泽民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2004年3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首次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系统的指导性意见,指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就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明确提出,“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体现了党中央的一贯要求,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

高校是先进思想的策源地,也是理论人才的集中地,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开拓地。高校在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坚持以重大现实题材为主攻方向,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着力推出优秀成果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方面,肩负着舍我其谁的重要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当高校着眼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宏大命题时,不应忽视当前校园文化的自身建设。应该放眼长远立足当下,建设融入、贯穿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来感染、鼓舞并影响广大高校师生的精神世界。从高校的校风学风、学术科研、课外活动中,自然流淌出来的文化气息,既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起点,也是最终检验我们育人成绩的重要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高校应当凭借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及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担当,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发作为。

(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常 晶]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社会科学哲学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2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32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