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2-04-29 00:44:03王文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通识学分课程体系

王文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目标与实施

国内大陆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始于20世纪末,由教育部发起和部署。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高质量的人才。2010年教育部召开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5周年纪念大会”,回顾总结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进展与成效。

教育部指导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关于开展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2]77号),同时公布了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检查评估的指标体系,从学校的指导思想与组织领导、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初步的成效3个角度考察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质量,在政策措施、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基地经费、校园文化活动、特色与创新方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教育部的部署同步展开。在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第一个十年,学校在全校范围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大讨论,广泛考察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更与香港、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工作者进行经常性的全方位交流;建立了文化素质教育专门机构、划拨了专项资金、建章立制,形成了初步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引入了欧美关于博雅教育、通识课程等概念,构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契机,全面修改培养方案,初步构建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2006年,学校被评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此为契机,学校重新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反省与检查,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为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确立了方向。

第一,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学校是一所以文科为主的学校,在校生规模不到全国高校校均规模的50%。内外条件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小而精、小而特,明确提出实施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模式是应有之义。因此,“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最基本的、首要的目标。

第二,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政治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的管理人才,这一目标强调了政治素质、社会关怀及实践能力,因此,学校的素质教育又是价值观教育。

第三,青少年工作素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特色目标。应该说这一目标与学校的属性、办学定位、学科专业优势密切相关,围绕着“促进青少年成长与发展”,学校逐步建立起青少年工作素质教育的理念,开发了课程模块、整合了实践活动。

总之,在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精英教育与通识教育、政治素质与能力、青少年工作素质都是重要的理念,既切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又彰显了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

优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明确了定位与目标之后,学校对通识课程体系进行了反省。

第一,对课程设置进行全面梳理和检查。在学分制改革阶段,学校提高了选修课程比例,使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达到 40.8∶59.2;调整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各占10.6%、31.7%、57.7%;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设置学生科研学分、学生艺术团综合艺术课学分、运动队学分,凡是学生按照规定完成任务者分别可以获得相关课程学分或2学分~3学分。

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分为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三大系列,每个系列大约由20门~30门课程构成。学校规定学生应修14学分~18学分,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系列不得低于12学分,自然科学系列不得低于2学分。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与国内高校素质教育课程(学校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通识课程)开设状况进行比较,学校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较高比例;学生应修通识课程学分超过了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中期检查评估指标规定的8学分要求。

2008年,教育部高教司文化素质教育项目组调查了89所高校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情况,该项调查显示:有近20%的学校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少于50门,有34.8%的学校开设100门,有46.1%的学校超过100门。学校2008年有此类课程近100门,目前已超过100门。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高校对应修通识课程学分规定可区分为2学分~4学分、5学分~7学分、8学分~12学分、12学分4种情况,学校的培养方案规定12学分为底线。

总之,学校通识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学分、开设情况均位居国内高校的较高水平。

第二,建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核心素质与能力的对接关系。按照培养目标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实施“核心能力”和“核心素质”培养功能。学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单独列出,其余均为通识基础课程,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3大系列。与通识课程相对应,确立了全球视野、表达与沟通能力、探索批判与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合作与领导能力、伦理与社会责任、美感品位7种能力的教学目标。

第三,着力建设自然科学系列课程。在通识课程3个系列中,自然科学课程的开设遇到较大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是一所以文科为主的院校。因此,学校特别加强了对自然科学教育资源的配置。学校整合内外师资,强化自然科学课程模块建设,并使该系列课程数量与其他两个系列课程数量大体相当。该系列课程的建设,强化了对学生量化的能力培养,启发了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推理、验证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互相依存的关系,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开发生命教育课程模块,强化价值教育。生命教育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学科和内涵上并不十分明确。日本 “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中国的香港、台湾大体与日本相似,只是更倾向于亲子教育。在中国大陆,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性战略部署,号召“科学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活动,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中”。

学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建设起步于2009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起源、珍视生命教育,以及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开设“女性主义”“青少年性教育”“青少年生理健康”“生命伦理”“幸福学”等课程,试图培养学生思考与探索人生的能力;发展学生道德思辨与伦理判断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生命奥秘的了解与欣赏;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以实际行动保护大自然的能力。此类课程的开设和模块化既丰富了通识课程体系,又大大强化了价值教育,改变了长期以来价值教育由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的局面。

第五,重视青少年工作素质教育,整合青少年工作课程模块,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目前,围绕青少年成长与发展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学校整合、开拓了新的课程模块,该模块大致包括“青少年心理咨询”“当代青年研究”“青年生涯发展教育”“青年组织学”“西方少年儿童政策研究”“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实践”“青年领导力开发”等20门课程,并将陆续开放供全校学生选修。

综上所述,在通识课程体系的改造和优化中,学校不断引进新的理念,注意发挥学科优势,把最前沿的学术纳入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生命教育、青少年工作教育,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生命教育”课程、“青少年工作素质”课程模块均被纳入社会科学系列。

树立品牌素质教育活动,全方位开展经典教育

如果说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注重系列化、模块化、层次化、特色化,那么“隐蔽课程”即课外活动更是一个培育、整合、品牌化的过程。在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学校尤其重视讲座、学科竞赛和阅读经典活动。

第一,建成了十大品牌讲座。它们分别是青少年工作系举办的“尚著讲坛”;社会工作学院举办的“民生讲坛”;法律系举办的“德恒法律讲堂”;经济系举办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热点问题”;新闻与传播系举办的“新青年传播论坛”;公共管理系举办的“国家政策论坛”;中文系举办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坛”;外语系举办的“中西文化交流讲堂”;团委举办的“中青大讲堂”;学校生命教育基地举办的“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讲座是所有大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依托学科,建设品牌讲座是学校比较独特的做法。

第二,培育了十大学科竞赛。它们是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ERP(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模拟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Jessup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大学生演讲竞赛、大学生越野攀登赛、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大学生模拟联合国竞赛。上述学科竞赛有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也有行业协会或企业举办的,这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平台,也是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交流、竞赛的平台。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于2005年制定了《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将学科竞赛制度化。经过培育、奖励,很多竞赛获奖级别逐年提高,英语、数学等均获得过全国一等奖。

第三,阅读经典无疑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原先期望大学生直接阅读经典,但事实上许多学生离这一期望渐行渐远,他们较多沉溺于网络游戏或奇幻文学中,疏远经典,轻视经典。”为引领学生走近经典,各院系开列书单、规定阅读书目、举办读书沙龙、开设经典导读课程、编撰名著导读丛书等,阅读经典在校园蔚然成风。

经验与启示

1.设置论坛,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话语体系

学校负责文化素质教育的主管部门不断提高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议题的能力,提升文化素质教育主流话语质量,强化人文思想的说服力,引导教师、院系主任、学生观察问题的视角,收到良好效果。

多年来,教务处举办教师教学沙龙、系主任论坛,坚持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编辑导师寄语、文化素质教育丛书,征集了解校友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评价和认知,通过反复热议、强化相关话题,增强了文化素质教育话语权。例如,在系主任论坛上设置以下议题:“通识教育不是专业以外的补充教育,而是建构专业基础的教育”“通识课程不是教有趣的东西, 而是建构学生的‘核心能力”“通识课程不是淡化的专业课程,而是学习跨领域的知识”“没有专业的通识是空洞的,没有通识的专业是盲目的”“如何面对大学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大学化的现实”等。

通过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和月报制度,在学生中灌输:“我不是什么事情都知道,但只要我想知道,我可以做得到”。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专业,没有前途,只有专业,前途有限。

通过教学沙龙,广大教师讨论研究如何上好通识课程,并形成如下认识:通识课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否则,课堂教学无法深化,教师没有学术成长;教师开设专业课程比较容易,而开设通识课程相对困难;教师通常向学术深度发展,横向跨领域的广度却不易掌握;教师开设通识课程需要有学术根基,需要将自己的课程建立在专业基础上,并用专业精神经营通识课程。

上述议题,在院系主任、教师、广大学生中反复讨论,引发思考,为文化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环境,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动力。

2.加强研究,素质教育专业化

第一,素质教育专业化的第一个涵义指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专门化。学校也跟随了主流做法,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重建了专门的教学部门,整合了专门的师资,投入了专项经费,建设了专门的工作室来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不言而喻,与专业建设比较,文化素质教育相对弱势,需要动员全校力量来经营文化素质教育。

第二,用专业的水准来评估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提升文化素质教育的品质。学校不断整合和提升课程、讲座、第二课堂活动,打造品牌,使其达到专业水平。

第三,深化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使其更加专业。学校从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到广大教师都重视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取得丰硕成果。通过研究,学校也意识到:通识课程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显得驳杂不精,也缺乏可供参考的标准,构成通识知识的各个领域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体系。这种思考将成为学校文化教育建设和改进的方向。

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化过程是与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同步进行的。近5年来,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包括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为抓手的专业学科建设。在3项改革中,文化素质教育起到了先导作用,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先于其他两个改革,而且更因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通识课程体系的完善以及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经验都为其他改革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处)

[责任编辑:张 雯]

猜你喜欢
通识学分课程体系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学分美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通识少年“种”石油
探索科学(2017年3期)2017-05-03 11:23:30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探索科学(2017年1期)2017-03-03 01:41:24
通识少年·拿破仑
探索科学(2016年11期)2017-01-17 13:08:58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