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若
如果不是1997年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这个生机见衰的古城不会有如此的小城之春。平遥古城,用2700年的历史注脚,告别了“走西口”的谋生悲凉。
平遥城悠悠
平遥古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但四川、安徽那两座城的名号显然不如平遥、丽江响亮。丽江与平遥一样,都是1997年入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不同的是,平遥是以整座古城申报的。
1997年12月6日,在意大利的纳不勒斯,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大会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列入名录的平遥古城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以古城墙为界向外延伸30米绝对保护区之内的整个老城区;二是距县城西南6公里处的双林寺;三是距县城东北1 2公里处的镇国寺。也就是说,平遥古城实际上是“一城二寺”的统称。
平遥史称“古陶”,帝尧初封于此。奏汉始称平陶。北魏年间,因避太武帝名焘,改平陶为平遥至今。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进行过数十次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后因康熙西巡路经平遥,又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现在游人看到的古城墙是明洪武三年扩建时的原状,城内的六大寺庙建筑群和县衙署、市楼等历代古建筑皆是原来的实物。作为平遥历来县衙所在,平遥古城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因此被誉为“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平遥城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安好。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从宏观的格局来看,与江南苏州的城市发展之路颇为相似。内核保留古城韵味,外环发展现代都市。
不过,同其他古城一样,平遥差点在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中变成故纸堆里的文献。幸好一个学者发出的声音得到了尊重,平遥得以避免了梁思成对着北京古城大哭的那种悲痛与断裂。
1981年,全国建设高潮正值兴起,城市改建日新月异。在这股大潮下,平遥县的工程师们按照领导的意图,制订了一份平遥县城总体规划,送交山西省建委审批,时值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在榆次协助城市规划工作。山西省建委把平遥总体规划送给阮教授看。阮教授一见大吃一惊。按此规划要在城内纵横开几条大马路,城墙相应开挖八个大口子,城市中心要将市楼周围房屋拆掉,做一个环形的交叉口。阮教授马上放下身边的工作,亲自到平遥察看。果然,东城墙已经扒开一个大口子,正在拓宽马路,已经拆去180米长两旁的传统民居。阮教授建议立即停止这种“建设性的破坏”。平遥县政府非常尊重阮教授的意见,立即终止了原有的规划。停止了所有施工,并通过省建委委托阮教授重新制订平遥总体规划。此后,同年七月暑期,阮教授带领十名研究生和大学生来到平遥,制订了一个新规划送到北京。时任建设部的高级工程师,全国政协城建组长的郑孝燮,见到此规划非常高兴,并在规划上写道:“这个规划起到了‘刀下留城的作用,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部又拨了专款维修城墙。此后,山西省很快批准了这个规划。平遥古城就这样保留了下来。现在平遥施行的《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其基础就是阮教授原来作的规划。
儒道释的融合
平遥古城的总体布局是仿照古人康乐永寿的图腾吉祥物——神龟设计的,意喻长生不老,青春永驻,坚若磐石,金汤永固。因此,平遥又有“龟”城之称。从平遥的街道布局、民居建筑、遗存的寺庙、道观来看,平遥古城体现了汉族儒道释融合的特色。
平遥古城区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用数字来说,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蚰蜒巷构成的。街巷格局,经纬交织,井井有条,主次分明。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亦体现历史原貌。
在此街道格局基础上,平遥的县府衙门(现只存二堂,后堂及部分西院),作为重大建筑群虽然没有布置在域区的几何中央,但按照封建“礼制”布局秩序和县衙的建筑性质等级,其环境地位仍然成为全城的政治中心。实际上,平遥的总体布局除了遵循八卦方位之外,还严格遵循着儒家的礼制。
古城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的礼制程式,形成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平遥古城保存的左以文庙及魁星楼为首的文系建筑(左即东半城),右以武庙为首的武系建筑(右即西半城),即是例证。其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平遥的古民居以建于清朝的四合院为主,只有极少而珍贵的元代旧居。平遥古城现存的清朝四合院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代表性的民居如冀氏老宅,此宅按五行八卦布置而成,全院平面呈鲤鱼跳龙门状。正房底层是五孔窑洞,上建五间硬山项明楼。此宅建于元代,为平遥民居的始祖和样本。还有侯殿元旧居,现留存豪华型四合院一座。正房下为七孔窑,五大二小,前檐插廊,檐柱通天。上建木结构双坡硬山顶楼房,也是五大二小。东西厢房底层是五孔窑洞,前檐插廊,通天柱廊,上木结构双坡硬山面楼房五间。迪廊环绕。全院用料考究,制作精良,木石雕刻,古雅别致,庭院深深,巍峨壮观,闻名全县,人称“七间七檩”。
关于平遥民居,还有俗语叫“房子半边盖”,讲的是平遥民居单坡内落水的特色。讨个口彩的说法是,“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实则是有居住实用功能的考虑。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从对雨水的处理上,可以看出南北方气候不同对建筑形态的影响甚大。此外,与江南宅第园林造境不同,平遥的院子里不种树木,明代归有光笔下描写的“庭有枇杷树”亭亭如盖的景象在平遥是见不到的。平遥民居的院子整体面积形状上也偏狭小细长,不似江南私家住宅讲究移步换景,豁然开朗。据说平遥院子里不种树,也跟吉祥话有关,说是院子里种木,便成了一个“困”字,便以低矮盆景代替。不过,也有人认为,是山西形制细狭,若树木生长,便影响采光。
平遥的店铺也是四合院,主要分布于南大街和东西大街两侧,成了古城市井的独特景象。这些店铺多为前店后寝式的多进院。院的临街倒座为铺面,多为木结构插板式。第一进院为经营受理和接待处,二进、三进院供居住、储存或作坊。多数铺面较高,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下面营业,上面居住。门面油饰彩绘,古色古香。店铺前门靠街,后门通巷,可谓是生意人的四通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