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骅
访中篇评弹《陈云的故事——凌云出岫》作者范林元
12月17日,天螗逸夫舞台上演了一出特别的中篇评弹《陈云的故事——凌云出岫》。该评弹分为“风雨子夜”、“特殊任务”、“银元之战”、“江西日子”四个章节,选取了老一辈革命家陈云一生中四个重要阶段,用老首长生平最喜爱的艺术样式——评弹来演绎,别有一番风味。由此,笔者采访了该评弹的作者范林元。
我们欠着老首长一份情
1984年4月29日,24岁的范林元随上海评弹团来到了杭州。刚毕业不久的他和几个青年演员要为陈云唱评弹。当时陈云近八十高龄,但对评弹事业依旧十分关心。他已经敏锐地感到评弹有所下滑的趋势,所以青年演员一有新作品,陈云就会抽时间来听他们的汇报演出。那次带去杭州的演出是中篇《一往情深》,共三回。陈云一天听一回,听得很细,提出了不少建议。范林元演出的是第二回。演出结束后,团长在介绍范林元时,告诉陈云,范是其同乡。陈云很高兴,问范“你也是青浦练塘人?”范忙回答:“不,我是西岑的。”陈云说:“同乡同乡,就隔着四里路嘛,喝一条河的水。”范林元感到老首长很亲切,没有官架子,原本还有些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之后,陈云对范的表演提了些意见,还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多去农村演出,最大的市场在农民,他们很质朴,至少水铺蛋会烧给你们吃的。”他还说:“现在评弹有所滑坡,关键是要把娃娃们抓好,这是种子。如果种子没了,气候好了又该怎么办呢?”这些话深深地印在了范林元的心中。
评弹界人士十分敬爱和景仰陈云这位一直关爱评弹艺术和评弹人的“老首长”、“老听客”。作为同乡的范林元更有着一份别样的感情。他一直有个想法:我们评弹人欠着老首长一份情,我们要用老首长生平最喜爱的艺术样式——评弹来演绎其光辉的一生。陈云诞辰95周年之际,范林元有个初步想法,创作15个关于陈云事迹的小段子,放在自己的一些传统剧目前演出。陈云诞辰100周年的时候,范林元改变了想法,他决定把它做成一个中篇,并把一些志同道合的创作人员拉进来,一同来讲讲陈云的故事。
不是党史是艺术形象
从开始决定创作起,范林元便一头扎进资料堆之中。这几年范林元几乎网罗了市面上所有关于陈云的专著。同时,他还从陈云革命历史纪念馆中获得了不少珍贵资料。可是很快范林元发现了不少困难。由于陈云为人低调内敛再加上早期地下党的身份,这些资料中很少有鲜活的故事,更多的是一大堆数据和简略介绍。如果被史料框住,又要照顾到方方面面,那么评弹“讲故事”的本质就会丧失,更谈不上什么“理、味、趣、细、技”了,剧本缺乏可塑性。但范林元也反对随意的杜撰,妄自去表现陈云的心理活动。于是,在选材上,他给自己定了标准,从人物出发,主要选择反映陈云“内敛沉稳,精明坚韧”性格方面的历史材料,用几个有代表性的片段故事来塑造出一个陈云的“艺术形象”。于是,在选材上,范林云拿出“王佐断臂”的勇气。之前,他对陈云在东北战场指导“四保临江”战役十分感兴趣,并花了很大精力写了一回。可是在创作中,他发现指挥战斗的陈云形象与在经济、组织工作上的陈云形象反差较大,出于整体考虑,更好表现其“精明内敛”的一面,他最终放弃了这一回。
有割舍,也有扩展。该评弹最早的形式是三回加一个开篇,这个开篇的内容就是现在版本中“银元之战”这一回后面关于“两白一黑”的情节。后来,范林元觉得不过瘾,他认为经济工作是最能展现陈云性格和才能的地方,需要扩展开来写。但在实际操作中,他还是遇到了些难题。一来经济工作往往是细微和繁琐的,只有数字的记录,缺乏大开大合的戏剧故事素材。范林元来了个乾坤大挪移,把陈云运粮中使用的“空城计”移植到了运输银元这个情节中。换汤不换药,虽然不是事实,但所想到的计谋与所实施的步骤却符合陈云的性格与才能,令人信服;另外,该章节的结尾处也是难点。因为交代的情节信息量异常庞大,如果按普通方法表述,时间不允许。范林元从自己擅长的传统剧目《三笑》中借鉴了“乱鸡啼”这个曲牌。叠字叠句,一气呵成。快而不乱,不但完成了剧情,还营造了很好的舞台效果。
艺联另一种生产方式
在这次演出中,有一位演员比较引人注目,他就是著名滑稽演员谭义存。谭义存虽然是位评弹老票友,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正规的中篇评弹演出。另外,黄嘉明、胡国梁这两位深受老听客喜爱的演员其实离开评弹舞台已经有很多年了,都先后去了新的工作岗位,这次能够同时登台也着实不易。那么范林元又是如何把他们聚在一起的呢?范林元认为除了大家对陈云的感恩之情外,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这个平台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艺联不是专业院团,少了许多牵牵绊绊,在重组演员人才资源上有着自己的优势。这次演出就是助推会员原创、为会员提供展示艺术才华平台的一坎有益尝试。演员愿意,观众喜欢,何乐不为呢?此外,这次演出还获得了中共青浦区委宣传部的关注和支持,并在青浦演出两场。在陈云的故乡演陈云的故事,这既是对老首长的一种纪念,也表达了范林元的一份浓浓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