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特征

2012-04-29 00:44杨景震
华夏文化 2012年1期
关键词:花灯风俗活动

杨景震

目前,传承下来的节日风俗中,观察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生活方式的需要,尽管千变万化,逢急遇难,总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的。每个节日有鲜明的特征。

一、礼仪性

众多的节日风俗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日往来,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家族关系的桥头堡。通过这样正常的来往可以互相寒暄,交流生活信息,密切人际关系,也可以交流发家致富的经验。从春节开始,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重大的节日。随即开始了礼尚往来的循环活动。大年正月初二起,嫁出的姑娘(包括外甥、晚辈亲戚等)要给娘家行拜年礼,礼品多为花馍、点心等。过了正月初五日,娘家人要给外甥送灯笼。俗谚“外甥打灯笼照舅”,意思是:外甥打的灯笼好坏,就知道舅家的贵贱了。清明节,嫁出的女儿,外出的家族成员,要给祖先送烧纸钱、祭祖。“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就是说小麦快成熟的时节,新出嫁的女儿要拜望娘家人,表示关心娘家夏收的准备情况。等待夏收后,娘家老人看望嫁出的女儿家的收获情况。端阳节,女儿要给娘家送粽子、油糕、绿豆糕。中秋节,女儿要给娘家送月饼。重阳节,娘家要给女儿家送花糕或“曲联”。这样一来一往,年复一年,循环不已,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制度。

二、理想性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人民的迫切希望,寄托美好的生活理想和宗旨。没有理想和宗旨的节日是不会存在的。如春节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正是农闲季节,人们在一年辛苦劳动之后,要休整生息,总结经验。所以人们把春节活动作为庆祝丰收、展示成绩、交流信息的日子。正月期间是“立春”的气节,这个时候天气慢慢地暖和起来了,适宜举办大型的娱乐活动。元宵节是春节的继续,以展示花灯为主,追求前途光明、生活幸福。清明节的理想和宗旨,主要是“慎终追远”,悼念先祖。端午节的理想和宗旨是健康身体,祛邪避疾。开始以吃角黍、插艾叶、饮雄黄酒、戴香包为主要活动。重阳节主要是提倡远游、登高、开阔视野为目的。主要活动是登高望远、插茱萸、喝菊花酒等。在农村有“追九”的习俗,即向女儿家送“花糕”、送“曲联”。通过送“花糕”、“曲联”等活动,增进亲戚思想感情。

三、时代性

节日风俗的形成,有一定的环境背景,体现了时代性特征。如元宵节看花灯的风俗,形成于汉代。《初学记》记载说:“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唐以后这种风俗更盛行了,并且被写进文艺作品中。据五代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说:“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根据历史记载,花灯节的兴起,只能是人们进入文明的时代,至少是封建社会初期才有条件兴起,那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发达,物质比较丰富,才有较好的艺术欣赏能力。灯节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文化科学知识的提高。初期的花灯,只限于手工操作,采用植物油、动物油,以多种材料做成。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高质纸的出现:花灯也逐步追随时代前进,花灯的工艺制作水平已提高到高级阶段。自从电器业迅猛发展,元宵节的花灯也以电光装置,大放异彩了。初期的花灯,只限手提,固定灯台,而现代的灯会,多以电器科学装饰,大改过去的“静态”,现在灯会多以“动态”为主。节日的花灯,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走向更高级的形式。

四、民族性

原始人因居住的地域、水土环境、谋生方式不同,逐步分化为各个民族。在各个民族中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以及和节日相适应的风俗习惯。这种节日风俗,有着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如蒙古族很喜欢过“大年”和“小年”两个节日,他们把春节叫做“查干萨日”(白色的新年)。居住在农业区和城市工矿的蒙古族,过“大年”和汉族相仿,牧民却不同,在腊月十五以前,要清扫蒙古包内外,并且开始“调马”,做新蒙古袍、蒙古靴,购置毯子、奶桶、锅盆等。

蒙古族年三十日晚上,也有“守岁”的风俗。但他们和汉族不同,是在当天晚上全家老少席地围坐在矮桌旁,桌上摆满一盘盘香喷喷的肉食、奶食品,以及糖果、香烟、美酒等。矮桌上放一张大纸,用蒙文写上祖先的名字。深夜开始饮酒进餐,儿女们给长辈们敬酒祝愿。

藏族过年别具风格,他们在藏年的初一,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说:“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新年里,孩子燃放花炮,大家喝青稞酒,通宵达旦。节日期间,民间还普遍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比赛活动。

五、传统性

风俗的生命力在于流传。《礼记,曲礼上》规定:“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是要人人遵守,不可逾越,民俗虽不是法律,但有法律的功能,谁要是违犯了风俗,就要受到指责。

节日即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俗,就要求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事实上良好的风俗,人们不但自觉地接受,而且要发扬光大,使它长久流传不衰,反映了风俗的传承性。

我国有许多古老的风俗,流传到近代,经过几千年考验,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给人们带来了“继往开来”的凝聚力。如春节拜年、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戴香包、划龙舟、吃粽子、油糕、绿豆糕等,中秋节拜月、送月饼等,重阳节登高望远、送花糕、送曲联等,腊八节吃“腊八粥”、吃“腊八面”等风俗活动,都反映了人们生活的需要,是自觉自愿组成的节日,人们热爱自己的节日,节日风俗永葆青春,长期流传不衰。

六、变异性

凡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没有矛盾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节日风俗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竞争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演进,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传统的风俗必然受到历史的批判。继承传统的风俗必须要有批判的眼力,坚持“批判地继承”的原则,继承其优秀精华,批判其污渍糟粕。良好优秀的民俗,后人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在继承的过程中,加以补充和改进;对不健康的风俗,随着时代的变化,要加以改造以至于取缔,这是节日风俗产生变异的客观规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更,以及自然环境的转变,节日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异的现象。如元宵节是古代人根据历法和月相的关系,每月十五必逢满月,称之为“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好,所以把这一天看作最吉利的日子。在这一天有祭祀天地、祈求福佑的活动。到了汉代,由于“五斗米道”(道教派)的影响,把天、地、水当作人格神,尊为“三官”,又称“三元”,认为它们能消灾赦罪,降福于人类。

“端午节”初时有插艾叶、饮雄黄酒、吃粽子、戴香包等风俗,以后由于爱国诗人屈原跳汩罗江殉国的事件,增加并扩大了向江河里投粽子、油糕等活动,并把“赛龙舟”的活动定为端午节的必备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举行“跑旱船”、“彩莲船”等活动。端午节不仅是一个生活的节日,也是一个文化活动的节日。

七、群众性

节日风俗是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众人之事的管理场所,由群众自愿自发l生形成。晚清学者黄遵宪说:“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既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这就是说,节日是群众自己创造的,风俗是随着节日发展的过程形成的,风俗既经形成,人人都得遵守。它不同于各朝代的“国庆日”,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庆日就不复存在。但群众性的节日,扎根于群众的生活,永远不会改变,节日形成的风俗,千古流传不灭。

节日风俗代表集体性,不是个别人的活动;是群体人们的共同愿望,非个体独自的愿望;是年复一年固定性的,非一地一时事件;是有规律自然发展的,非人为的偶然事件。节日的群众性,决定了节日的性质,它的内容和宗旨是不能改变的。

八、地域性

人类由于长期居住的地域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地域风俗。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谈笑风生。听其声,如见其人;观其活动,谙其地方色彩。

人的性格与思维也会受到环境的熏陶。人常说:山水人情”,反映了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素养和特征。居住在山区,常见森林密布,悬崖绝壁,风声鹤唳,野兽成群,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人多体壮勇猛之士。生活在河川水秀、绿色平原的地带,人多聪明、善谋之士。居住在南方沿海一带,喜食大米、鱼虾,爱好水上活动;居住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带,喜食麦、黍、大肉,爱好陆地活动。在他们的节日活动中,无不打上地方色彩的烙印。同是南方气候或北方气候,也有地方性的差别。节日活动的特点,也各有不同的差异和特色。

人类因居住的地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教授,邮编710069、

猜你喜欢
花灯风俗活动
看花灯
太平风俗美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挂花灯
做花灯
闹花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红楼风俗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