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特色的宝福局咸丰大钱

2012-04-29 00:44蔡炳根
收藏界 2012年1期
关键词:大钱包浆咸丰

蔡炳根

公元1851年咸丰帝刚上台就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军于1853年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都城,建立“太平天国”政权。由于巨额赔款和频繁战争,清朝国库早已空虚。为了应对濒危的政局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咸丰帝不得不打破祖训开铸大钱。

据马定祥主编的《咸丰泉汇》中所述:“咸丰三年(1853年)就在北京户、工两局刚开始铸大钱之时,宝福局也铸了大钱。当时太平天国革命正蓬勃发展。据署闽浙总督王懿德咸丰三年六月十八日摺中奏称:‘闽省值军务紧急,经费不资,民用支绌之际,⋯⋯在籍绅士尚书衔廖鸿荃等呈请变通,以济时艰。乃‘仿照成法,从权办理,于局内添设两炉,鼓铸以一当十、一当二十、一当五十、一当一百各项大钱,与原设各炉鼓铸时钱,相间行用。并许民间缴铜赴局易钱,以资铸造。并筹议所铸各项大钱,当十者每枚重五钱,当二十者倍之,当五十、当百者如数递增。钱之现模一如旧式而加大焉。”“不过宝福局并不全照户部颁布式,而是以自己的格式铸造,而且没有铸当五百、当千大钱。铜钱也比较厚重,其当百大钱还超过了户、工部有的当五百、当千大钱”。另外,“宝福局亦铸行了铁钱”(见原书600页)。

在笔者的几枚宝福局当五十、当百咸丰大钱中,正如《咸丰泉汇》中所述的一样,以自己的格式铸造,别具特色。其一是,钱体特别厚重,最厚重的当百大钱,其厚度13毫米,重量380克;其二是,当百大钱不称“元宝”,而称“通宝”或“重宝”,“通宝”与“重宝”没有明显界限;其三是,大钱版式花样多,有纪值、纪重,还有缘纪重和内纪重;其四是,大钱材质有多种,不仅有红铜,也有黄铜、青铜,还有铁质的。简介如下:

一、“咸丰重宝”宝福五十缘二两五钱

该钱是红铜质,面径58毫米,底径56毫米,厚6毫米,重120克。字体端庄、深峻,笔画稍粗,结构严谨,笔锋尖锐,钱体上面大、下面小,成倒梯形,有明显的脱模斜度,具有母钱风范,是一枚品相较好的母钱。

二、“咸丰重宝”宝福五十·二两五钱

该钱是黄铜质,有黑色包浆,有流通过的痕迹,磨损处露出黄色的铜质来。直径53毫米,厚3毫米,重50.7克。正面字体笔画清晰,背面“两”、“钱”二字笔画有粘连。这种内纪值纪重大钱,存世稀有。

三、“咸丰通宝“宝福一百

该钱是青铜质,褐黑色包浆,地章有芝麻状小粒,楷书字体,端庄秀雅。直径73毫米,厚4.5毫米,重110克。这种版别在《咸丰泉汇》中登载了四枚,该钱与图“16-6-16”版式相同。

四、“咸丰重宝”宝福一百缘纪重五两

该钱的特点是大、厚、重。黄铜质,黄金色泽,铜质精良,包浆熟旧,字体笔画清秀。只可惜灌注时,铜液不到位,尤其在背面出现多处空洞,显得粗糙不平。直径74毫米,厚13毫米,重380克。这样厚重的咸丰当百大钱非常罕见,是当百钱中的大哥大,存世仅见。这枚大钱是试铸时的粗始版式。

五、“咸丰重宝”宝福一百缘纪重五两

这枚缘纪重五两大钱,铜质,整体黑色,光洁明亮,无杂色,无锈迹,是一枚黑漆古大钱。笔者在一次逛古玩街时,远远看到它在地摊的钱堆中,显得异常耀眼,立即走上前拿起而购得。字体笔画比前枚稍粗,穿口稍大。该钱也流通过,边沿和笔画磨得较为圆滑。直径68毫米,厚7毫米,穿径14毫米,重155克。

六、“咸丰重宝”宝福一百纪重五两

该钱青铜质,钱径62毫米,厚5.5毫米,重106.5克。包浆熟旧,字体清晰,笔画深峻,体形和重量与上三枚当百大钱比较,显得少了一点,但与户、工部及其他省局所铸的当五百、当千大钱相比,仍然大许多。估计是宝福局铜材短缺时所铸,这种宝福一百内纪重五两大钱,存世稀罕。

还有宝福局铁质大钱两枚:

一枚是“咸丰重宝”宝福五十·二两五钱,该钱字体秀雅,笔画清晰,锈蚀不严重,品相尚好。直径56毫米,重53.5克。

另一枚是“咸丰重宝”宝福当五十,该钱氧化得较为严重,品相较差,但字体仍可辨识,直径54毫米,重49.8克。(责编:丁丑)

猜你喜欢
大钱包浆咸丰
文玩那些事儿——文玩包浆的三层意义:冰浆 晶浆 玉浆
文玩那些事儿——包浆太慢?因为你手太“勤”了
包浆及灰皮的形成原因及鉴定要点
包浆
十里荷香赏荷归来
咸丰妙解写错字
科学谋划 精准扶贫——“咸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履职尽责铸造咸丰“人社品牌”
赚贼的钱
助贼逃跑